引子(第3 / 3页)
<a id="ch20" href="#ch20-back">[20]</a> 在秦代以前,中国的武职将军名号只有左右前后将军,武帝刘彻时开始设立各种名将军,称杂号将军,又称列将军。这些将军的杂号是针对某次战役而特别授予的。西汉军制,军队平时分隶卫将军和诸校尉,战时任命杂号将军指挥。等到战争结束后,这些杂号将所率领的部队或解散,或交还中央,名号也就不再存在。等到下次战役,皇帝根据需要,再对不同的人任命不同的军衔,让他们率领部队作战。
<a id="ch21" href="#ch21-back">[21]</a> 代郡:今河北蔚县东北。
<a id="ch10" href="#ch10-back">[10]</a> 刘敬:娄敬。汉初齐人(今山东),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戍陇西时经过洛阳,以戍卒的身份通过齐人虞将军求见刘邦,向刘邦提出迁都长安的建议,得到采纳,被赐姓刘,拜为郎中,号为奉春君。
<a id="ch11" href="#ch11-back">[11]</a> 平城、白登山:均在今山西大同。
<a id="ch12" href="#ch12-back">[12]</a> 阏氏(yān zhī):匈奴单于妻妾称号,正妻称“大阏氏”。阏氏地位很高,常常跟随单于出师。又,匈奴没有文字,来往书信使用汉文。
<a id="ch13" href="#ch13-back">[13]</a> 见唐代诗人戎昱《咏史》。和亲起初只是一种委曲求全,正如鲁迅先生所言,是“以美女作苟安的城堡,美其名以自欺曰和亲”。
<a id="ch14" href="#ch14-back">[14]</a> 本小说中出现多位皇帝,采用习惯谥号称谓来区分。刘邦庙号太祖,通称高祖,谥高皇帝。刘盈无庙号,谥孝惠。刘恒庙号太宗,谥孝文。刘启无庙号,谥孝景。刘彻庙号世宗,谥孝武。
————————————————————
<a id="ch1" href="#ch1-back">[1]</a> 中国古代采用夏历纪年,因诞生于夏代,故称。它是世界上三大历法中历史最悠久、天体定标点最多的历法,以月亮的周期作为月长,又参考了二十四节气,所以是阴阳合历,又称农历。夏历将朔日定为每月的第一天,即初一。以建寅月(今农历一月)为正月(岁首,一年的第一个月),殷历以建丑月(今农历十二月)为正月,周历以建子月(今农历十一月)为正月,史称三正(zhēng)。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以建亥月(夏历十月)为岁首,但不改正月。汉初沿袭秦制,直到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才由太史令司马迁主持改制,改建寅月为岁首。
<a id="ch2" href="#ch2-back">[2]</a> 汉代一尺等于23.1厘米。十寸为一尺。十尺为一丈。
<a id="ch3" href="#ch3-back">[3]</a> 又称长冠、斋冠,高七寸,广三寸,促漆为之,制如板,用竹皮编制,形似鹊尾。刘邦寒微未发家时经常戴着它四处招摇,所以又被称为“刘氏冠”。
<a id="ch4" href="#ch4-back">[4]</a> 此韩信为战国时期韩国韩襄王庶孙,并非同时期的淮阴侯韩信,史书上为避免混淆,往往称其为韩王信,本小说亦沿袭此称呼。
<a id="ch15" href="#ch15-back">[15]</a> 太仓:西汉最大的国家仓库,汉初由丞相萧何主持修建,位于长安城东南。
<a id="ch16" href="#ch16-back">[16]</a> 刘彻即位之初才十六岁,其女应当还是幼童,似乎不大可能在这一年出嫁匈奴,而军臣单于已在位二十一年,年纪已然不轻。但《汉书·武帝纪》中明确记载刘彻口称“饰子女以配单于”。本小说对此点不多作考据,仅根据史籍设定孙公主为刘彻之女。
<a id="ch17" href="#ch17-back">[17]</a> 韩嫣:韩王信曾孙。韩王信投降匈奴时生下一子名韩颓当,后韩王信与汉军作战被杀,韩颓当在胡地长大,成人后任匈奴相国,于汉文帝十四年(公元前166年)率部投归汉朝,在平定吴楚七国之乱时立下大功,被封为弓高侯。韩嫣为韩颓当庶出孙(非正妻所生,无权继承爵位)。
<a id="ch18" href="#ch18-back">[18]</a> 中国古代的一种治国理论,最早由春秋末期的老子提出。汉初的黄老之学吸取了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强调清静无为,主张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对人民的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采取不干涉主义或少干涉主义,借以安定民心,发展社会生产。
<a id="ch19" href="#ch19-back">[19]</a> 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雁门:今山西代县。
<a id="ch5" href="#ch5-back">[5]</a> 阳翟:今河南禹州。
<a id="ch6" href="#ch6-back">[6]</a> 晋阳:今山西太原。马邑:今山西朔州。
<a id="ch7" href="#ch7-back">[7]</a> 夏后氏:中国第一个世袭王朝夏朝的氏称,夏皇族以国为氏,所以称夏后氏。夏代多位君主称呼前均冠以“后”字,如“后启”、“后相”、“后羿”、“后少康”等。先秦时代姓、氏含义不同,夏后氏为姒姓。
<a id="ch8" href="#ch8-back">[8]</a> 东胡原分布于大兴安岭南端,因居于匈奴之东而得名。大月氏原分布于河西地区,匈奴打败大月氏后占领了河西走廊,并进而控制了分布于祁连山以南的羌人;丁零原分布于今俄罗斯贝加尔湖一带;楼烦、白羊河南王则在黄河河套以南。
<a id="ch9" href="#ch9-back">[9]</a> 代谷:今山西繁峙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