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故人长绝(第1 / 19页)
霍光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仔细思虑了好大一会儿,才小心翼翼地答道:“陛下龙凤之姿,天日之表。既有雄才伟略,又感情真挚深厚;既有帝王之心,又有平常百姓之情。这才是陛下可贵的地方。”
李陵叩头自请道:“臣愿意全力支持贰师将军,但臣希望能自己独当一面。请皇上准许臣自领一队,到兰干山南吸引单于部队,这样匈奴人就无法集中兵力攻击贰师将军。”
刘彻闻言心中大悦,半开玩笑地道:“朕下次倒是可以考虑派霍卿为主帅,率军出击匈奴,立下战功,才好封侯拜相。”霍光道:“多谢陛下厚爱,臣深感惶恐。朝中有李陵将军这等精于骑射的良将,哪里轮得到臣来担任主帅。仅凭他敢率五千步兵深入胡地,朝中再无第二人有此等胆色。”
苏武一行出使匈奴被且鞮侯单于扣留后,皇帝刘彻很是生气,决意出兵征讨匈奴。贰师将军李广利被再度选中,任命为主帅。李广利率领三万骑兵从酒泉出发,预备进击匈奴右贤王驻牧地。李陵则被任命为后将军,负责监督辎重,跟随李广利的大军北进,其实就是负责押运粮草的后续部队。鉴于有上次李陵不肯配合李广利出师大宛的教训,刘彻亲自在建章宫骀荡殿中召见李陵,当面交代他这次务必要支援李广利一军。
但无论如何,司马琴心的话还是在霍光心中投下了浓重的阴影,因为他几乎能够肯定是刘彻杀了侄子霍嬗。那以后,皇帝在他眼中就变得陌生起来,以前他敬畏皇帝,之后全成了畏惧。他偶尔会想:这样一个老人,是如何在几十年的时光中由一个乳臭未干的孩子变成了威震八方的皇帝,手段严酷,心如铁石?当然,他从来没有过要向刘彻复仇的意思,即使司马琴心的话是真的,他也绝不敢起一丝复仇的念头,哪怕是一丝的恨意。他只是格外留意地观察着那位皇帝,虽然贵为天子,虽然花费巨资求神拜仙,希求长生不老到了幼稚可笑的地步,却还是在追逐着日月年华老去,头发日渐花白,每晚所召幸的嫔妃数目也大为减少<a id="ch6-back" href="#ch6"><sup>[6]</sup></a>,后宫七八千美女大多终日独守空房,在寂寞中挠头度日。他心中竟有一点幸灾乐祸的感觉,只是一点点幸灾乐祸而已,实际上,朝中应该有许许多多的人心中都在暗暗盼着老皇帝快点归西呢。
离开建章宫的一刹那,李陵忽然有一种从所未有的感觉,胸口仿佛被什么东西堵住了,喉咙也是涩涩痒痒,难受得很。回首瞻观这座巍峨华贵的皇家宫阙,竟生出一种生离死别的情感,似乎这一次离开就永远回不来了。他的心陡然空荡了起来,怅惘若失。回到茂陵家中,忍不住拔剑歌道:
他有时候会想,这位不可一世的皇帝临死时,最后想到的人会是谁?当然不会是皇后卫子夫,也不会是卫太子刘据,这对一度有“独霸天下”之称的母子失宠多年,早已经被彻底摈弃在恩宠之外。几年前,丞相石庆病死,公孙贺被皇帝选中,拜为丞相。当时朝廷多事,大臣难安于位。石庆之前,已连续有李蔡、庄青翟、赵周三名丞相因犯事坐罪下狱而死。石庆为人谨慎,朝议时从不多言,只唯唯听命,虽最后得以善终,但亦屡受皇帝督责。丞相位子形同炉火,居位者经常难以保全首领。所以当公孙贺被任命为丞相时,顿首涕泣,不肯接受丞相印绶。刘彻见状起身离去,公孙贺才不得不受职,事后哀叹道:“这下我完了。”又委托妻妹卫皇后出面向皇帝说情,想辞掉丞相之位。刘彻很是奇怪,道:“骠骑将军和大将军都是已经过世,你们卫家外朝无人,朕这是为你们好啊。”脱口而出的“你们”二字,等于是跟卫氏划清了界线,这可真是让人从头凉到脚的大实话啊,侍奉在一旁的霍光甚至能清楚地看见卫皇后脸上的塌肉在抽动。
但李陵心中并不如何喜悦。汉朝自立国以来,一直不得不送公主到匈奴,以和亲换取和平,就是因为匈奴骑兵强大,来去如风。李陵虽然没有直接与匈奴交过战,但毕竟出身将门,熟知兵法,深知步兵在大漠中根本无法与骑兵相抗,他是在激愤下将自己推上了一条危险之极的路。
正想得出神,忽听见刘彻悠悠吟道:
李陵闻歌深受鼓舞,上前握住妻子的手。韩罗敷顺势投入丈夫的怀抱,将头倚靠在他肩上。这还是第一次,夫妻二人同时感到心灵是如此接近。
歌词即为屈原所作《思美人》,称美丽的香花终究会芳香四溢,美好的声名即使地处荒僻也总能传扬开去。
李陵喃喃道:“羌居蔽而闻章,说得真好。我一定要让皇帝在建章宫也听到我得胜的消息。”
芳与泽其杂糅兮,羌芳华自中出。纷郁郁其远蒸兮,满内而外扬。情与质信可保兮,羌居蔽而闻章。
韩罗敷抬起头来,虽只是一瞥眼间,她已看清丈夫脸上那破釜沉舟似是一去不返的悲壮之色,心中忽起了一种异样的思绪。
大殿中寂然无声。皇帝沉思了很久,也许是被李陵的豪言壮语打动了,也许考虑到他出兵确实可以分散敌人的兵力,最终点头同意了这冒险且不合常规的请求,允准李陵率领步兵、射手五千人,兵出居延。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萧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他说得慷慨激昂,豪情满怀,一股英雄之气在他身上澎湃激荡。一向刚毅的刘彻居然也受了感染,不由得回忆起李陵生父李当户来——当年李当户在皇宫中任郎官,侍奉皇帝左右。刘彻宠爱一块长大的玩伴韩嫣,亲若兄弟,韩嫣仗着天子宠爱,势比王侯,群臣无不礼让三分。唯独李当户见不惯韩嫣与皇帝肆无忌惮地调笑,居然冲上前打了韩嫣,而且是当着刘彻的面。从此以后,非但韩嫣远远见到李当户便主动避开,就连刘彻也对他多了几分恭敬。可惜,若不是李当户在雁门大战中战死,说不定他今日也可以成为大汉的一员良将。
这是皇帝本人昔日巡游天下时所作的《秋风辞》,清新隽永,缠绵流丽。刘彻有些感伤起来,慨叹道:“霍卿,你看朕是不是真的很老了,才变得儿女情长了?”
刘彻知道李陵这样的名家子弟看不起李广利,所以不愿意跟随其出战,怫然不悦,当即拉下脸道:“你不愿意隶属贰师将军么?朕这次出兵众多,没有多余的骑兵分给你。”李陵愤然答道:“臣无需骑兵。臣所率领的边关屯军,均是荆楚一带的勇士和能力出奇的剑客,力气大得可掐死老虎,射箭百发百中。臣愿用少击众,只带领五千步卒,用五千步兵横扫单于王庭。”
韩罗敷见丈夫心情郁闷,便取过琴来,也抚弦和歌道:
而李陵离开骀荡殿后,刘彻也渐渐回过神来,左右顾盼,殿中适才还有李陵豪言壮语,声称要横扫匈奴王庭,掷地有声,颇有昔日皇帝最宠爱的骠骑将军霍去病之风,如今却已人去殿空,孤清冷落,心中不觉真的起了悲戚之感。他信步茫茫走出殿外,天高云淡,树叶姹紫嫣红,如同春花一般华丽静美,好一派秋高气爽的景致。
这是诗经《柏舟》中一章,写的是一个胸怀大志的人被群小所制,无法奋飞,又不甘心退让,空怀满腔忧愤。
奉车都尉霍光紧紧跟随皇帝身后。他虽然是刘彻最信任的内臣,但对于天子的感情,早已经不是初到长安时的敬畏和崇拜了。他常常想起嫂嫂司马琴心临死前的那番话,对于她声称是皇帝杀死了兄长霍去病,他其实是并不相信的。多年来,他朝夕侍奉在皇帝身边,亲眼看到刘彻追忆兄长霍去病不已,自己能够得居高位也全是因为皇帝爱屋及乌之故。当年兄长曾有豪言云:“匈奴未灭,何以家为?”霍去病死时,匈奴单于还没有就擒,皇帝怎么可能下毒杀死最心爱的大将呢?但霍光也不认为司马琴心会以谎言骗他,他宁可相信那只是一场误会,就像兄长误会之下射杀了郎中令李敢一样。
日居月诸,胡迭而微?心之忧矣,如匪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