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各怀心思(第1 / 2页)
老朋友见吴局动了真火,不再开玩笑,正色道,我可以提供两条线索,第一费铁峰和陈晓辉走得很近,两人的关系不是一般的好,而是相当好;第二,每逢天宏集团有货物进港,费铁峰、陈晓辉都会凑巧到海关履行公务,因此章天宏的货从未被扣押或被找过麻烦。你可以了解一下是不是这个情况。
这是吴局第一次听到章天宏的名字。
第二次则是李亦然调到特种大队后,向吴局讲述事情经过时提到的,很不幸,又与费铁峰扯上关系。因此当费铁峰突然提议让林诚退役时,吴局觉得不能沉默下去,便圈定老徐负责全程陪同林诚去核电站。
老徐是吴局最依赖的助手,这是十多年前两人深入戈壁滩无人区捉拿台湾间谍时结下的过命交情。按业绩和资历,老徐升任副局长是水到渠成之事,因为十处的级别比局机关其他部门高半级,老徐作为名义上的负责人早在五年前就享受副处级,接替吴局毫无悬念。
但费铁峰以空降兵之势打乱了循序渐进的格局,当时老徐远在巴西,接到吴局电话,反而开玩笑说头一回听到老领导用如此痛心疾首的语气说话,感觉比做副局长还爽。
汽车奔驰在驷城通向省城的高速公路上,车内两人各怀心事,上车后不着边际地闲扯几句,便闭目佯睡,陷入沉思之中。
吴局耳边犹然响着省厅秦处长的话:“你这个不开窍的榆木脑袋,上面已定下的调子你反对干什么?这不是明摆着让省厅领导下不了台吗?我知道你暗里瞧不起那个公子哥,这么长时间的气都忍了,还在乎最后几天?老战友呀,我说什么好呢,陈副厅长为这件事很生气,昨天在办公室还拍了桌子,所以叫你们到省城来开会是假,摊牌是真,要你表态!”
表态?哼,不如说叫我低头认罪好了。吴局忿忿不平地想。
早在费铁峰到局里报到第一天,陈副厅长就找吴局谈话,说作为老同志要勇于做绿叶,把年轻干部扶上马、送一程,平时让费铁峰多挑重担多顶责任,尽快适应领导岗位。还能说什么?吴局便按要求将日常事务交给费铁峰处理,自己成天泡在特警大队督促训练,只有在热火朝天的训练场上,才体验到昔日战场上的感觉。
但越来越多的情况表明,费铁峰不是一个合格的公安局领导。
玩笑归玩笑,老徐工作起来从不含糊,也从未在费铁峰面前撂担子、甩脾气,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分内事。
从欧洲回来那天晚上,吴局与他一直谈到深夜。由于常年在外,十处事务基本是费铁峰直接管理,老徐乐得做甩手掌柜,对费铁峰的情况不太了解,对林诚也不是很熟悉。但他坚信一点,凡进入十处工作的同志,必定经过有关部门精心挑选、慎重考察,像林诚、李亦然这些人更是执行过涉及国家安全的秘密任务,历经枪林弹雨和美女金钱考验,与花花公子出身的费铁峰相比,他宁愿相信林诚。
若只是工作上碌碌无为、不思进取,处理问题简单粗暴、瞒上压下倒也罢了,公安系统不是企业,自有一套完善的内部约束机制,就算局领导集体失踪半年,整个体系仍然会井然有序运转下去。
问题是吴局从某些渠道得知,费铁峰与驷城传说了很久的秘密走私团伙有瓜葛。做出这个论断的人,是吴局一位相处多年的老朋友,也在驷城重要岗位担任领导职务,属于那种口风很紧,处事谨慎的人。他敢指名道姓说费铁峰三个字,必定掌握了确凿情报。
吴局的第一反应是维护本单位同事,反诘道你说得如此肯定,为何不向有关部门汇报?
老朋友感叹地说老吴啊,在警界混了几十年,难得你还这么实在。有些事大家都心知肚明,却没人愿做出头鸟把症结点出来,结果都做好好先生,一团和气。
什么心知肚明,我就不知道!吴局沉下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