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悠悠馆密案 > 译者序

译者序(第1 / 2页)

没有了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在陈舜臣众多的历史小说中,最为读者所熟悉的当属《小说十八史略》(小説十八史略)。人性面的探讨,是这部作品的中心思想。全书由二百七十七则故事构成,含括了中国传说时代至宋朝末年的历史精华。陈舜臣从人性的角度切入各个历史层面,使读者在享受阅读小说的乐趣之余,也能赋予原本已熟悉的历史事件及人物新的观点,领略不同于以往的读史趣味。

除了《小说十八史略》之外,作者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历史小说还有《曹操》(曹操)、《三国史秘本》(秘本三国志)、《太平天国兴亡录》(太平天国)等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在日本长销不衰,同样也很受中国读者的青睐。作者曾这样说道:“历史小说多半不就是作者依据史料的推理和虚构的混血儿吗?”这句话用来形容他的历史小说创作风格再合适不过。纵观作者的历史小说,我们可以发现,作者在参考研究具体史料的基础上,对细节诸如人物的心理活动、对话、环境描写等进行了适当的补充,使故事情节更加完善,更具人情味。同时,作者也在故事中融入了个人观点,从而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中国史史观。

如果说陈舜臣的历史小说是“史料、作者推理和虚构的混血儿”,那么他的推理小说大概就是“作者虚构、史料与推理的混血儿”了吧。陈舜臣推理作品的一大特点就是将故事中的人物置放在一个大的历史背景之下,然后调动大量的历史史料,营造出多个谜团,以此来推动整个故事向前发展。所以,就像一些推理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历史感”是形容他作品的一个关键词。读者们在阅读陈舜臣的推理小说时,总会产生历史悠然而过,人生随时代而漂流的喟叹之感。

说起陈舜臣的推理小说,难免要提及的便是让他荣获“三冠王”称号的获奖作品《枯草之根》、《青玉狮子香炉》、《玉岭的叹息》以及《孔雀之道》。前面已经提到,《枯草之根》算是让陈舜臣坚持走上职业作家道路的重要作品。该故事讲述了南洋豪商席有仁远赴日本神户,与恩人李源良会面,不料在他身边却接连发生两桩命案——先是独居老人徐铭义被绞杀,后是政客吉田庄造的侄子田村良作中毒身亡。其间疑云重重,扑朔迷离。对此,“业余侦探”陶展文将如何帮忙解决这个难题呢?值得一提的是,该作品中的侦探陶展文,在之后的《三色屋事件》(三色の家)、《分裂者》(割れる)、《虹的谎言》(虹の舞台)以及短篇《崩坏的直线》(崩壊の直線)中,再次作为主人公登场,侦破了一个又一个的迷局。通过这五部作品,作者成功塑造出了“陶展文”这一侦探角色,在推理迷中有很高的认知度。这一系列同时也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陈舜臣本人在推理界的知名度。

《青玉狮子香炉》以故宫珍藏的文物青玉狮子香炉因战乱惊险辗转各地为主线,刻画了小人物在历史洪流中的沉浮。本篇小说推理色彩并非多么浓厚,但是其中对人物命运的刻画十分出彩,让人唏嘘动容。

陈舜臣其人

说到华裔日本作家,相信各位读者对陈舜臣这一名字并不陌生。

陈舜臣原籍为台湾省新庄乡(今台北市)。在他出生的前一年,因他的父亲在日本商社任职,举家迁到了日本神户。

1941年,受印度诗人泰戈尔的影响,年仅17岁的陈舜臣考入了大阪外国语学校(今大阪大学外语学院),成了一名印度语专业的学生。在大学英语课上,他接触了柯南·道尔的小说,由此开始阅读福尔摩斯系列小说。1943年9月,由于战争的关系,陈舜臣不得不提前从大学毕业,之后留在母校做西南亚洲语言研究所的助手。1945年二战结束后,由于某些原因,陈舜臣无法继续留在日本从事学术研究。他曾于翌年返回新庄,在新庄初级中学担任英语老师。1949年回到神户后,陈舜臣结婚了,之后便进入父亲的贸易公司工作。

陈舜臣35岁时,长女患病,他在病床边陪护的过程中,经常阅读推理小说以消除困意。他读了野村胡堂的《钱形平次追捕纪录》,渐渐产生了想要创作此类小说的念头。1960年,陈舜臣以笔名“陈左其”参加了“文学界新人奖”的征稿,创作了小说《在风中》(風のなか),虽然该作品最终止步候选阶段,但是坚定了陈舜臣投身文学创作的决心。

1961年5月,陈舜臣的长篇推理小说《枯草之根》(枯草の根)获得第7届江户川乱步奖。对于该作品,日本侦探作家木木高太郎曾盛赞道:“即便在该奖的历届获奖作品中,《枯草之根》都是第一的佳作。”该作品还入围了翌年的“日本侦探作家俱乐部奖”。自此之后,陈舜臣正式开启了职业作家生涯。1969年,推理短篇《青玉狮子香炉》(青玉獅子香炉)获得第60届直木奖。1970年发表的《玉岭的叹息》(玉嶺よふたたび)和《孔雀之道》(孔雀の道)同时获得了第23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至此,陈舜臣成为了日本文学史上首位“三冠王”。

陈老先生一生笔耕不辍,先后著书200余本,内容涉及小说、随笔、对谈、汉诗等多种体裁。其中,小说在他的创作生涯中占据着不可撼动的地位。具体来说,陈舜臣的小说以历史小说和推理小说居多,这两者的创作风格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下面我们就通过陈舜臣的一些代表作,来一探究竟。

陈舜臣的创作

1967年,陈舜臣的第一部以中国近代史为题材的长篇小说《鸦片战争》(阿片戦争)问世,这部历时三年创作的小说久负盛名,在日本出过多个版本,畅销数十年,曾被东京大学作为近代史的指定教材。正是从这本小说起,陈舜臣确立了自己历史小说作品的写作风格。

说到日本的历史小说家,司马辽太郎是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存在,不过他的作品主要是以日本历史为素材的。而陈舜臣的历史小说基本上以中国的历史为蓝本。很多日本人正是通过他的创作,才逐渐对中国历史有了具体的认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没有了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