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璇玑图 > 附篇 千诗织就回文锦 ——无尽璇玑

附篇 千诗织就回文锦 ——无尽璇玑(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心之所至,情之所至,世间仅此一幅璇玑图。

宋代诗人黄庭坚有《织锦璇玑图》:

千诗织就回文锦,如此阳台暮雨何?亦自英灵苏蕙子,只无悔过窦连波。

既为苏蕙叫屈,也谴责了窦滔的背弃行为。

无论如何,这副锦缎是用真情浇灌,浸满了苏蕙的血泪,所以她将它取名为“璇玑图”,意指这副图上的文字,排列象天上的星辰一样玄妙而有致,知之者可识,不知者望之茫然。

《璇玑图》面世后相当一段时间里,没有人能够读通全篇诗章。有人请教苏惠,苏惠笑答:“诗句章节徘徊宛转,也依旧是一首诗赋。除了我的家人,谁也不会明白个中三味。”

于是苏惠的家人将《璇玑图》星夜送至襄阳窦滔手中。窦滔惊诧“璇玑图”的绝妙,随即明白了妻子的深意,于是把赵阳台送回关中老家,派人去迎接苏蕙到襄阳,夫妻两人和好如初。

苏蕙的璇玑图轰动了那个年代,人人争相传抄。这幅图奇巧绝伦,妙处在于无论左右、上下、里外、交互、半段顺逆、旋回诵读,均能成七言、六言、五言、四言、三言等格式的诗文,上陈天道,下达人情,中稽物理,博引广譬,寄意深远,玄妙至极,所以有人称呼“苏若兰璇玑诗,宛转反覆,相生不穷,古今诧为绝唱”。

《璇玑图》最早是八百四十字,后人感慨璇玑图之妙,于是在璇玑图正中央加入“心”字,成为现在广泛流传的八百四十一字版本。

历代文人雅士都喜欢破译该图诗句,唐代有武则天、李白、李善等,宋代有李公麟、苏东坡、黄庭坚、秦观、朱淑真等。其中唐朝武则天曾专门为苏惠与《璇玑图》撰写序文,就璇玑图着意推求,得诗二百余首。宋代才女朱淑真著有《璇玑图记》,成为堪与武则天所撰序文媲美的研究文章。宋代高僧起宗,将其分解为十图,得诗三千七百五十二首。明代学者康万民,苦研一生,撰下《璇玑图读法》一书,说明原图的字迹分为五色,用以区别三、五、七言诗体,后来传抄者都用墨书,无法分辨其体,给解读造成困难。康万民研究出了一套完整的阅读方法,分为正读、反读、起头读、逐步退一字读、倒数逐步退一字读、横读、斜读、四角读、中间辐射读、角读、相向读、相反读等十二种读法,可得五言、六言、七言诗四千二百零六首,每一首诗美韵和,情真意切,令人感动。

自《璇玑图》问世后,历代文人学士争相创制回文诗词,如唐宋大诗人白居易、陆龟蒙、王安石、秦观、苏轼等人,回文诗创作盛极一时,然而却没有人能超越《璇玑图》,所以有人称:“如璇玑一图非奇者乎?……女郎以锦心织成锦字,令千古骚流不能卒读,天才耶?仙才耶?虽仿其制直代不乏人,类不能出其规范。”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