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连载(第2 / 8页)
因为陆荣死前,只有小米跟他在一起,警方遂将小米列为重点怀疑对象,但据小米交待,那晚陆荣将她悄悄约到公园假山后面,两人先是坐着说了一会儿话,调了一会儿情,然后陆荣就掀起她的衬衣解开她的胸罩,将她推倒在长椅上……完事后不久,陆荣突然浑身抽搐着倒在长椅上,口鼻流血,十分骇人。小米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场景,吓得丢下他跌跌撞撞跑出了公园。在两人幽会期间,陆荣只喝过一瓶他自己买的矿泉水,可是警方并未从留在现场的那瓶矿泉水中检验出任何有毒成分。小米说自己并没有向陆荣投毒,而两人幽会期间,也没有第三个人靠近他们。
我是穿着便装去的,张编辑并不知道我读了警校,更不知道我当上了警察。
十分巧合的是,他们的幽会过程,恰好被一个无聊的中学生躲在草丛中用手机从头到尾拍了下来。当拍到小米惊慌失措地跑开,陆荣口喷鲜血死在长椅上时,他才觉出事态的严重性,急忙用手机报了警。事后这名中学生考虑再三,还是把自己用手机拍到的视频交给了警方。警方看了视频之后,发现由始至终,小米并没有投毒的可疑举动,也没有人靠近过他们。也就是说,陆荣是在幽会的过程中被人毒死的,但凶手并不是小米,而且也找不出第二个怀疑对像。
我很不甘心地下了楼,心想既然陆荣的死惊动了警察,那说明肯定是非正常死亡。
张编辑告诉我,金田二可是眼下国内最火的本土推理作家。
我跨上摩托车,来到辖区派出所,一打听,得知陆荣的命案是副所长老何带队侦办的,就直接找到了老何,跟他说明来意,向他了解陆荣的情况。
傍晚时分,我坐张编辑的车来到了聚贤庄酒楼。
老何一边抽烟一边告诉我,陆荣今年42岁,本是文化馆的创作员,后来单位效益不好,就辞了职,回家写小说,搞自由撰稿,可是因为没有名气,稿子根本发不出去。后来经一个文化经纪人介绍,开始当枪手,替别人写稿子,稿子写好后署上别人的名字发表,自己拿一些稿费。几年后,渐渐在文化枪手这个圈子里有了些名气,找他写稿子的人越来越多,他的稿费收入也就相当可观了。
她神情微变,说:“他死了。”
金田二说:“这部小说的结尾部分,我已基本完成。但本着对读者负责和精益求精的原则,我还想再好好打磨打磨,所以临时拿了另一篇小说顶上去。”
“死了?”我一怔,“怎么死的?你是他的……”
我又问:“那为什么《死亡连载》这部小说不再连载了呢?”
“我是他的妻子,我姓卓。他过世已经半个多月了。”
我自然求之不得。
陆荣的妻子叫卓玉婷,是三中的一名数学老师。夫妻关系一般。大概半个月前的一天晚上,有人发现陆荣口鼻流血,死在了金盆山公园假山后面的一把长椅上。经法医到场检验,他是氰化钾中毒死亡。死亡时间是当晚10点至10点20分左右,氰化钾经由食道进入体内的时间,大约在晚上9点半至9点50分。而根据警方调查,当晚8点至10点,陆荣一直跟家里的女佣人小米在一起。
张编辑是个热心人,说正好今晚我约了金田二到聚贤庄酒楼吃饭,顺便谈谈稿子。要不我带你一起去吧。
小米是一名在读大学生,因为家里经济情况不好,趁着放暑假,想做两个月家政,赚点大学生活费。在陆家做佣人的过程中,读了陆荣写的一些小说,十分崇拜陆荣的才华,一来二去,两人就搅到了一起。因为卓玉婷经常在家给班上的学生补课,两人在家里偷情不方便,就把幽会的地点定在了离家不远的金盆山公园。公园的假山后面是一片树林,那里少有人去,十分僻静,两人便常常躲在那里的长椅上偷情。陆荣中毒身亡时,正逢两人在幽会。
我只是以一个普通的金田二的粉丝的身份,请她把金田二的联系地址和电话告诉我。
金田二听了满脸不高兴,瞪了我一眼说:“你这是什么意思?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我的每一篇小说,不论长短,都是我对着电脑一个字一个字码出来的。”
“他是怎么死的?能跟我说一下你先生的情况吗?”
等张编辑跟他谈完稿子后,我抓紧机会问他:“《死亡连载》这篇小说,真的是你写的吗?”
她柳眉微皱,有些不耐烦地说:“你们警察不是来调查过好几次了吗,他是怎么死的,连你们警方都不知道,我哪里清楚?”说罢“砰”的一声,关上了防盗门。
见了面,我才知道金田二只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小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