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无欲则刚(第3 / 12页)
杨文广乘船到达苇草滩后,便命船夫掉头。船夫却意外发现北岸边的水草中有一什么东西在上下浮动,还好奇地猜测道:“会不会是那无头尸首的脑袋?”船划过去一看,却是一个大麻袋,缠在水草中。杨文广和船夫合力将麻袋捞上来,打开一看,里面装的正是慕容英。
康惟一犹豫良久,终于还是点头同意。
汴河是人工河流,主引黄河之水,但并非这一带的唯一的交通河道,沿途亦有不少河流与其交汇并行,在商丘以西有睢水、包河等。包河发源于商丘之西,位于汴河之北。发源处有一大片浅水泥滩,长满苇草,方圆数十里,一直弥漫到汴河北岸,人称“苇草滩”,是鸟儿的世外桃源,时时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的美景。
沈周忙道:“如此说来,小杨将军做得也不算太错。包拯,你适才的指责如叛国通敌之类,实在太重了。”
张建侯哈哈大笑了起来,笑了好一阵子,才道:“康提刑官,你为人其实是很不错的,也要谢谢你的信任,相信我不会是歹人。可这个软剑不同于一般兵刃,是不可能有人拿它来砍牌匾的。这种兵器,完全不能用砍招,刺招也需要极强的内力,世上没几人能办得到,最常见的招数也就是拉势、点势。我知道提刑官不会武功,解释起来有点困难,这么说吧,你看裴青羽对付盗贼王伦,用的就是点势,用剑尖点中了他的眼睛。那杀死全大道的凶手,用的就是拉势,轻轻一带,就割断了他的脖子。”
沈周道:“野利氏是西夏大族,莫非那假崔都兰名叫野利裙?”杨文广道:“这我可不知道。我听到温媪叫喊后,急忙赶进来。慕容英一眼就认出了我,道:‘杨文广,是你!快些杀了我,我宁死也不要落入你们宋人手里。’还挣扎着想去拔我的佩剑,终因伤势太重,晕厥了过去。我见她一心求死,心想交给官府也没有多大用处,她多半是被西夏同伙所害,我若暗中设法照料她,抑或能套出一些真相。是以一早进城,买了些药送来这里,哪知道刚要返回城中时,就被二位公子撞见了。”
康惟一面色一沉,道:“我不管什么招数,你快些交代出玉露剑剑主的名字!且不说是不是这人昨晚砍了宋城县衙牌匾,指证张望归夫妇的最大证据是全大道死在软剑之下,既然这人身怀软剑,也一样有嫌疑!”
杨文广道:“据船夫说,她多半是在上游不远的地方被人装入麻袋丢入河中,顺流漂下来,如果不是那些水草凑巧缠住了麻袋,她早就沉入水底了。我一时想不明白她为什么会被弄得这么惨,当时已经日暮,来不及返回城中,遂带她来到温媪这里。温媪刚为她换好干净衣裳,她竟然醒了过来,说道:‘野利裙,你好狠。’”
第二件事更是令人匪夷所思,昨夜有路人经过全大道家,发现院门虚掩,堂中有灯光透出,大着胆子推门进去,却见堂上方桌上放着几张旧纸。那路人识得些字,拿起来略略一读,惊得目瞪口呆,竟是另外几篇《张公兵书》残页。那路人最信鬼神之说,登时吓得魂飞魄散,丢了残页就跑了出去,一路大叫:“全大道鬼魂回来了!”遂引发老字街整条街轰动,随即全城轰动。
包拯道:“那么康提刑官相信是张建侯所为么?”康惟一道:“当然不信,不然他哪里还能好好地站在这里说话?只要他说出他将玉露剑送给了谁,本司就可以立即释放他,可他就是不说。包公子,你可知道玉露剑的真正主人是谁?”
第一件是宋城县衙门首的老牌匾昨天半夜忽被歹人砸了,牌匾中掉出了东西,砸匾的歹人捡了东西就跑。等到差役闻声开门出来,早不见了踪影,门前只剩下满地的碎匾。
包拯道:“嗯,这个……怕是有些难度。提刑官,烦请你将证物玉露剑借我看一下。”
还未进城门,便见到路人奔走相告、议论纷纷,杨文广上前一问,才知道南京城中又出了大事。不过满城疯传的并不是杀死全大道的凶手向官府自首,而是另外两件事——
张建侯登时又惊又喜,道:“康提刑官也疑心张望归夫妇不是杀死全大道的真凶?”康惟一道:“他们承认得太过痛快,本司还没有见过这么合作的杀人犯,完全不合情理。”张建侯:“是啊,他们本来就不是凶手。”
包拯和沈周极为意外。沈周道:“原来将军发现慕容英时,她竟被人抛在河中。”
康惟一狐疑道:“你知道凶手是谁?”张建侯道:“不知道。”
杨文广道:“我发现她时,也是大吃了一惊,她不仅被装在麻袋里,而且肚腹中了一刀,手脚均被绳索捆住,嘴里塞满马粪,模样极惨,人也早是九死一生。”
包拯忽然插口道:“如果康提刑官让我们见一见张望归夫妇,也许我们能说服他二人交代出真相。”
康惟一叫了一声,便有差役奉上了两截短剑。那剑断处甚是齐整,或许是被什么利刃所断,剑刃上有多处缺口,显是经历了一场激战。
杨文广知道包拯留下沈周隐有监视慕容英之意,然而事已至此,再无回旋余地,只得叮嘱了温媪几句,将沈周介绍给她认识,再跟包拯一起回来城中。
包拯道:“提刑官,这剑既是昨夜歹人落在现场,应该是他随身所带兵器,对吧?”康惟一道:“不错,所以本司才要你们说出剑主,也就是歹人的名字。”
包拯道:“好,是我一时性急。小杨将军,我同意给你几天时间,等到你真能从慕容英口中套问出西夏人的下落,我再正式向你赔罪。小沈,你懂些医术,何不暂时留下来照顾伤者?”沈周微一迟疑,应道:“好。”
包拯道:“这剑既然已断成两截,不能再用,歹人为何还要带在身上呢?”康惟一道:“这剑是歹人用来砍宋城县署牌匾时才断成两截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