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革命者 > 摘自《日本的黑雾》 ——帝银事件之谜

摘自《日本的黑雾》 ——帝银事件之谜(第1 / 1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可是,如果仔细想想,日本堂事件纯粹只是桩支票诈骗案。诈骗案和虐杀案根本是两码事。然而,一般人却总有一种印象——既然他做过那种坏事,说不定也干得出毒杀的勾当。但诈骗犯绝对不可能杀人,终年与案件为伍的调查员们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一点。因为诈骗犯与杀人犯在人格上存在着根本的差异,可惜社会不这么想。从此开始,平泽周围的环境发生了巧妙的转变。

警视厅在“刑搜一第二〇四号”中也明确写道——“之前逐步紧缩的搜查网,已在一定程度上锁定了犯人的身份。”这指什么?只要看搜查纲要中“搜寻军方符合资格的嫌疑人”这一句,便一目了然。

此外,帝银案中使用的毒物并非法庭上所说的氰酸钾。高木检察官在审理初期用的也是“氰酸化合物”这个字眼,可是后来不知何时变成了“氰酸钾”。帝银案中用的毒药的确不是单纯的氰酸钾,而是特殊化合物,不管到底是不是所谓的丙酮氰醇或丁腈,总之,绝对不是单纯的氰酸钾。就其药效发作较慢的特征来看,可见应该是特别研制的化合物。绝不可能像监察方主张的“因为氰酸钾放得太久,所以才会发作较慢”,太荒唐无稽了。

其实搜查行动原本的确是朝着军方逼进的,关于这点,在前述六月二十五日发布的搜查纲要中表示——“因此得以将搜查范围大大缩小,并将部分搜查方针移至新的方向。”同一天,国警<a id="zw3" href="#zhu3"><sup>[3]</sup></a>总部长官也曾在指示中提到——“经过之前细密的基础调查,现已进入正式调查阶段。”

不料,回到日本的石井中将不仅没被美军视为战犯问罪,反而得到GHQ留用。美国驻留军为何会用他?这是因为石井率领的技术部队和九研部门,在当时的细菌研究方面取得了惊人的进展,站在美方的立场,必然很想利用他们的研发技术。

可想而知,搜查本部肯定对帝银案中使用的毒物做了各种研究,同时也致力于查明那是氰酸钾还是其他什么化合物。

另一方面,任凭苏联方面将梶塚隆二军医中将(终战时一〇〇部队的最高主管)等人视为战犯问罪,也是因为判断他们没有利用价值。当然,这里所谓的价值,是指能在将来的区域战争中派上用场。而GHQ内部正在进行秘密研究之事,绝对不能让外人知情,更不能在社会上曝光。

想必搜查本部都不相信毒物是单纯的氰酸化物吧?更别提后来公审判定的氰酸钾了。

如果帝银案的案犯是受到GHQ包庇的生化部门人士,影响将非同小可。并不是为了保护犯人本身,而是美国留用日本前军官做细菌研究一事如果被发现,将会引发轩然大波,被全世界知道了会极为麻烦。因此,警视厅的搜查网一旦明确朝着军方集中,马上就发现事态不妙。被占领军称作MPB的警视厅,搜查技术非常优秀,他们正准确而精妙地朝着军方逐步收网,况且还是如此轰动的大案。日本新闻界固然不用说,外国的记者们也都睁着锐利的鹰眼注意着案情的发展。如果显露出GHQ内有生化部门存在的蛛丝马迹,即便能堵住日本新闻人的嘴,也阻止不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特派员。最好的证据,就是事发以后警视厅连忙让幸存者住进圣母医院,并严禁日本记者面访。然而他们无法阻止外国新闻记者,当时共同通讯社的记者能进入医院访问幸存的帝银行员,抢到一个大独家,就是因为伪装成了外国通信员。

在此值得注意的是,军方有嫌疑的人,如今大多任职于医疗、防疫或药品相关单位。

单就这个,也能看出搜查方向已非常明确地指向军方人士。指令后甚至还附上一份名册,指示向当事人打听有无其他涉嫌者。

当时,无论是七三一部队的要员,还是第九技术研究所的相关成员,对于细菌和毒物都有着丰富过人的知识。他们复员以后前往民间医疗、防疫或药品相关企业上班,可谓顺理成章。现在药品公司的技术部门还有很多这种人呢。

正如前一之(五)后段<a id="zw4" href="#zhu4"><sup>[4]</sup></a>所述,案犯是上述身份的可能性极大,因此在清查这些人时必须格外慎重。此外,根据以往的搜查经验,上述大部分人士目前均任职于医疗、防疫或药品相关企业,进行搜查时尤须注意。末尾附本部草拟的上述关系者名册(隶属贵部管辖者),务必逐一检查有无涉嫌。鉴于名册难免有遗漏,如确定没有嫌疑,还请敦促被调查者提供同一部队有无其他嫌疑人信息。调查之后将结果回报。

但问题在于,这么优秀的技术人员是不是只被民间制药企业雇用。这当然不可能。其中还有一部分人被GHQ公共卫生课(PHW)偷偷留用了。同时,该部门的最高首长就是前七三一部队的队长石井中将。

13

14

警视厅显然在侦查过程中遇到了一个障碍。

平泽贞通被押送到东京时,高木检查官和藤田刑事部长还不确定平泽“有罪”。途中押送方法之残酷,还曾引发人权问题的争议。而检调方面,也说希望审理完毕后能立刻放人。但当被告平泽曾涉及日本堂诈骗事件的前科一曝光,社会舆论顿时转为强烈怀疑平泽涉案。警视厅也逐渐倾向平泽就是真凶的论调。对平泽而言,日本堂事件可说决定了他的命运。

我要再重复一次,这份搜查纲要已经极为客观、清楚地勾勒出帝银事件真凶的肖像了。既然如此,后来为何会指向与这项搜查纲要完全沾不上边的平泽贞通呢?

实际上,在搜查纲要中也的确明白提到,已按照这种方针搜查到某种程度。

战争结束后石井中将抢先一步回国。战败后,曾在新宿区若松町经营旅馆,但在被新闻记者发现后便下落不明。

此外,驻守在中国满洲的七三一部队,还在石井中将的率领下研究各种战略用细菌。警视厅当初会怀疑帝银案的罪犯可能是该部队的复员官兵,可谓理所当然。

石井中将率领的七三一部队全被视为战犯,他的部下遭到苏军逮捕送审。审判记录可参考一九五〇年莫斯科出版的日文版《前日本陆军军人因研发与使用细菌生化武器遭到起诉的相关公审文件》。

最后,他们大概发现那种毒物与旧陆军研究所制造的丙酮氰醇(acetone-cyanhydrin)极为类似吧。这是战时军方秘密研发制造的东西,军方用语称为“丁腈”﹙nitrile﹚。这种东西据说是位于神奈川县稻田登户第九技术研究所的田中上尉发明的,而且,它与帝银案中所使用的毒物一样,药效发作得很慢。但没有任何证据能断定“丁腈”就是帝银案中使用的毒物,只能说非常相似。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