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段3 二〇〇三年十二月十五日(第2 / 3页)
白医生被那双眼慑住。
面对创伤压力的患者,有可能进入一个极端的状况,不单逃避过去,甚至把意识抽空,以“离开”的角度去观看自己。
“我并不是个奉公守法的人,我只是屈服于现实。”阎志诚一脸木然。
她做的另一个猜测,是阎志诚有“解离”的症状。
──这个才是阎志诚的真面目?
“白医生,你是想绕圈子引我说自己的事情,减轻自己的压力吧。”阎志诚突然说道。
只要条件符合,便会爆炸──阎志诚可能是颗定时炸弹。
“对啊,老是把创伤放在心底,并不会愈合的。一位美国的心理学家说过,受损最严重的情感便是那些从未讨论过的,单单说出来已有着显著的功效。”白医生知道阎志诚是个敏锐的人,所以没有回避问题,更何况难得对方单刀直入。
换言之,现在的阎志诚可能只是他自我塑造出来的假象。白医生恐怕那个愤怒地殴打休班警员的阎志诚才是他的真正性格。或许那个警员有点像导致他父亲死亡的司机,或者那人身上的服装勾起了他的回忆,甚至微小如气味之类让他醒觉,于是阎志诚便按捺不住痛打对方,以发泄丧亲之痛。
“白医生,请你省下那些手段吧。”阎志诚恢复本来的扑克脸,说,“我不会说关于自己的事情,因为我信不过你。”
白医生估计,阎志诚现在是回到逃避期之内。或许阎志诚曾在半年前经历过侵扰期,变得暴躁,可是她又觉得不对劲,因为他很快回到逃避期,以回避问题的态度来跟白医生见面,这半年来他亦没有表现出第三期的症状。
白医生直瞪着阎志诚,为这个半年以来首次目睹的性格感到讶异。
创伤后压力心理障碍的患者,往往会在逃避期和侵扰期之间游走,在因为过去的片段闪回令自己变得困扰后,可能回到逃避期,再一次否认现实。心理治疗师的工作,就是要帮助患者离开这些迷宫,向着完成期迈进。
──这是进展吗,还是退步?还是这半年来,自己只是原地踏步?
最后的是完成期,或是称作“熬过而完成”的阶段。当人能够正视创伤,以客观的角度和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克服障碍,便能真正度过创伤带来的压力,完全康复。一部分人能自行经过这四个阶段,甚至快速地跳过中间的逃避期和侵扰期,从创伤中复原,可是PTSD的患者便会卡在第二期或第三期之中。
资料上说,阎志诚的父亲是位特技演员,而阎志诚中五毕业后便从事相同的职业,即使他本来的成绩不错,有足够资格继续进修。他就像是为了继承父亲的志向而存在,把本来的自我埋藏起来。
“我们有保密协定,我不能向第三者透露任何内容。”
只是,白医生认为阎志诚的“解离”症状具有摧毁性。她怀疑阎志诚解离出一种“理想的身份”去生活。
“你误会了,我不是不信任‘你’,我是不信任包括你在内的所有人。”阎志诚露出异样的眼神,“我今天仍在这儿,是因为我受法律约束,反抗的话便会被拘捕,失去自由。”
接受白医生治疗的另一位病人,便有轻微的症状。许友一警长因为目睹同僚殉职,自己命悬一线,白医生发现每次跟他谈到那段经历,他也会不其然略过,或表示忘记了当中的细节。这并不是许警长刻意隐瞒,而是因为意识为了防止二度侵害,自动把当中的片段封锁。有部分人从PTSD康复后仍遗留相关的症状,不过,“解离”并不一定是坏事,因为这是意识的自我保护机制,就如一些人会以发白日梦来舒缓工作的压力,只要不影响生活便没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