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鬼吹灯2:龙岭迷窟 > 第三章 传说

第三章 传说(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老刘头说,咱们话赶话说到这里,我突然想起听人说过,我姑且一说,你们姑且一听。我曾听当地一位老人说起过,龙岭里头有座唐代古墓,相传规模极大,这两年很多盗墓贼都想去找,始终也没人能找到,龙岭那片山岭太密了,而且那古墓藏得很深,甚至就连有没有都两说呢。毕竟这种事都是打多少年前口耳相传留下来的,未必便真有其事。这种古墓的传说,在我们当地非常多,而且几乎是一个人一种说法,没有固定的,有些人说龙岭中是唐代的大墓,也有说是别的朝代的。反正都是传说,谁也没见过。

那年春节,家里有属猴的人,都穿红裤头,扎红腰带,怕被那三只铁猴精报复,结果最后这附近也没出什么大事,当然也有几个走背字倒邪霉的,不过那也都是他们自找的。

我一听这老头的口音,不像是西北人,于是跟他随便谈了几句。这老头姓刘,老家在北京通县,在古蓝已经生活了好几十年了。

黄河里面沉着很多古怪的东西,这些事我们都听说过,河东博物馆里陈列的黄河铁牛,就是镇河用的。当年元末之时,还传说在黄河中捞到一具独眼石人,那时候正闹农民起义,有童谣说是什么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那件事只是传说,并不足为信,但是仍然可以见证黄河的古老神秘,稀烂的河泥中,不知道覆盖着多少秘密。

正吃着半截,招待所食堂中负责煮面的老头,过来跟我搭话,问我们是不是北京来的。

不过我们对什么铁猴、铁牛、石人之类的东西并不感兴趣,便一再追问,附近哪有古墓和遗迹,谁手里有古董想要出手。

老刘头喝得醉眼矇眬,说话舌头都有点大,不过酒后吐真言,着实吐出了一些当地的秘闻。

于是先没让老刘头继续讲,说现在天色还早,让胖子出去买几瓶酒,再弄些下酒菜,请老刘头到我们房中喝酒闲谈,讲讲当地的风物。

古蓝前一段时间被水冲出了几座古墓,都是宋代的,不过不是什么贵族墓葬,除了几具快烂没了的骨头,只有些破瓶子烂罐子。

我心念一动,我们三人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想在这县城附近收些古玩,谈何容易。这老刘头在古蓝住了好几十年,听他言谈话语之中,对当地的情况了如指掌,何不让他给我们多说一些当地的事,诸如出土过什么古墓古玩之类的,这些信息对我们来讲十分有用。

这里出土的最贵重的东西,是有一年干旱,这一段黄河都快见底了,清淤的时候,从泥里挖出来三只大铁猴子,每一只都重达数百斤,把上边的锈迹去掉,发现铁猴身上雕刻的花纹优美流畅,外边都是镏金的,至今好像也没考证出来这些铁铸的猴子是做什么用的。

胡乱冲了个热水澡,三个人这才算是还阳,问招待所的服务员,有什么吃的东西卖么。服务员说只有面条,于是我们要了几碗面条,多放辣椒,吃得出了一身大汗。

老刘头想了想说,原来你们是倒腾古玩的,你们若是早几年来,能有很大收获,现在早都被收得差不多了,不光是民间的古玩商来收,政府也收,一年收十多遍,再多的东西也架不住这么收啊。

我和大金牙、胖子三人如同三只落汤鸡一般,找人打听了一下路径,就近找了家招待所,去的时候还真巧了,这招待所每天只供应一个小时的热水淋浴,这工夫还剩下半个小时。

前几年开始,古蓝附近接二连三出现盗墓的情况,好多当地人也都参与了,到了秋天一刮大风,你就看吧,地上全是盗洞,走路不下心就容易掉进去,城外古墓集中的地方,都快挖成筛子了。

古蓝历史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保留至今的城墙是明代的遗迹,这地方历史虽然悠久,但是名气不大,县城的规模也小,很少有外来人。

老刘头说:“这个我也曾经见过,跑船的就说这是河神。今年这不是水大吗,水势一涨这河里的怪东西就多。我在这黄河边上生活了半辈子,那时候还没解放,我才不到十五岁,曾经有人抓过活的,当时亲眼瞧见过这东西。你们要真想看,我告诉你们个地方,你们有机会可以去瞧瞧。”

有人说是唐代镇妖的,也有人说是祭河的,后来是拉到哪个博物馆,还是大炼钢铁给熔了,就不得而知了。

我把我们在黄河中的遭遇说了一遍,这河里究竟有什么东西,怎么这么厉害,是鱼还是鳖也没瞧清楚,或者还是个什么别的动物,从来没听说过黄河里有这么大的东西。多亏这小船结实,要是木船,我们现在恐怕都掉到水里灌黄汤去了。

最邪的是,从淤泥中发现三只铁铸的猴子之前,有不少人都梦见三个白胡子老头,哭求着放过他们。这事越传越玄,好多人都说这三个老头就是河中的铁猴精。

老刘问我们怎么搞成这副狼狈的样子,跟从锅里刚捞上来的似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