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第2 / 2页)
周仲玉是一位相当有名气的老艺术家,演了许多的话剧和电影,现在还在世,已经有九十岁高龄了。之所以两个戏剧学院毕业的人一时之间想不起来,只因为周仲玉是本名,而之后被广为人们所熟悉的,则是另一个艺名。
“没事的。”费城这样说着,却忍不住叹了口气。连韩裳都主动顶上了女主角的位置,他又怎么可以退?有许多时候,人的行动并不取决于自己的意愿,有太多的因素裹携着你,让你无法选择前进的方向,也停不下脚步。
周仲玉的家境非常好,父亲是做丝绸起家的大亨,旧上海著名的联华影业公司大股东之一。那时联华影业公司旗下有阮玲玉等一批最顶尖的电影明星,算得上是旧中国电影业的龙头老大。而身为联华影业大股东的女儿,周仲玉和那些电影明星玩在一起,从学生时代就进入了上层社会的社交圈。被肖特曼请去参加首次拍卖会,一点都不奇怪。
“没事吧。”他说。知道茨威格诅咒的周训,在昨天深夜从网上看到夏绮文的死讯时,也吓的不轻。饭桌上这些人里,除了韩裳,就只有他能体会到费城此时的心情。
周仲玉在几十年前,曾经当过一段时间上海戏剧学院的老师,严行健就是她的学生。费城立刻给严行健去了电话,请他牵线搭桥,和周仲玉联系。
在当时,7块大洋就足以支付一位全职保姆一个月的工钱,1550大洋的价钱买一份手稿,可谓价值不菲了。
她把铜牌翻过来,看到了背面刻着的“TF”。
通常在清单之后,会附以详细的拍品介绍,竞拍成功者付款纪录等。遗憾的是,两个人没有找到关于“萨伐格手稿”的进一步记录,和其它很多拍品的记录一样,“萨伐格手稿”的拍卖详细记录没有被保存下来,毁于文革中或者以其它的方式遗失了。
韩裳细细端详着,如果忽略材质,这块铜牌几乎和她从外曾祖父藏宝木箱里得到的那块一模一样。只是相对来说,这块泛着金黄色光泽的铜牌更具观赏性,而青铜质地的青黑色铜牌,显得厚重而神秘。
“周仲玉,这个名字……”韩裳拧起眉毛使劲在脑海中回忆着。
饭桌间上厕所的时候,周训拍拍费城的肩膀。
<a id="zhu1" href="#zw1">[1]</a>孙寒冰(1903~1940)原名锡琪,1927年秋到复旦执教,曾任复旦大学教务长和法学院长,《文摘》杂志主编。1940年5月27日在日机空袭复旦校园时不幸被炸身亡。
《泰尔》剧组成员的第一次碰头会还算成功。大多数人并不和夏绮文熟识,对她的死最多不过唏嘘一番,然后成为一项谈资。费城昨晚状态很差,一度担心会不会早上起来发烧,结果还好,只是鼻子有点塞,嗓子有些不舒服。他勉强打起精神,把接替夏绮文出演柯丽一角的韩裳介绍给大家,其实大都是一所学校出来的,相当一部分人本来就和韩裳认识。
“好像是黄铜的。”周泽人把这块铜牌借给了费城,这时他取出递给韩裳。
“你也觉得这个名字有点熟吗,我也是啊。周仲玉……听名字像是女的,以肖特曼的精明,获他邀请参加第一次拍卖会的,多半是在旧上海社交界比较活跃的人士,又愿意花这样的价钱,去买一位在当时中国尚不十分出名的作家的手稿,会是哪位名媛呢?”费城分析来分析去,就是想不起这个似曾相识的名字到底是谁。
“泰丰拍卖行商标性质的赠品?是个什么样子的浮雕牌,青铜做的吗?”
直到他们出了档案馆,就近找了家网吧上网一搜,才恍然大悟。
碰头会结束后,费城邀请韩裳一同前往上海档案馆,也把昨天在周训家里的收获都说给她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