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法医秦明:第十一根手指 > 第十一案 诡火

第十一案 诡火(第4 / 1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这两条金属物体,大小、长短高度一致,平行地放在尸体的底下,你们说,这两条东西最有可能是什么?”我问。

林涛皱起眉头想了想,说:“啊,我知道了,是行李箱的拉杆!”

我微笑着点头,说:“对,是行李箱的拉杆。因为这是一个纺织品制作的行李箱,所以烧得只剩下金属质地的拉杆了。但是,这个东西告诉我们,尸体是被装在一个行李箱里运到这里,然后点火燃烧的。”

我点点头,一边张罗着打开裹尸袋,一边和大宝合力把尸体抬进了袋子里。尸体很轻,倒不是因为死者孱弱,而是因为高温导致尸体内的水分丧失,尸体的重量会大打折扣。

“那也不能肯定,这就是一起命案啊。”林涛托着腮,说道。

我没吱声,拿起一个物证袋,把灰烬一层层地扫在一起,并装进物证袋里。

“火灾现场,这些灰烬就是宝贝啊,很多物证都是从这个物证袋里发现的。”大宝的话戛然而止,因为我们三个人同时看到了一个东西。

在我把灰烬清扫了一部分以后,露出了两条黑色的、长条的、有棱边的规则物体。我让技术员拍照固定后,小心翼翼地把两条物体从灰烬里抽了出来。我能感觉到,这应该是金属物体,那种较轻的合金。

我摇摇头,说:“本质就错了。我们在烧死的案例中,可以看到死者呈现出斗拳状的姿态,是因为人体的肌肉遇到高温后,发生挛缩,肢体顺着关节的方向蜷缩,双腿、双肘和双腕一蜷缩,看起来就像在打拳击一样,所以称之为斗拳状。”

“哦,对对对。”林涛说,“上次也是在龙番市,那个工程监理的案件,听你说过。所以说,斗拳状不是生活反应,对吗?”

我说:“刚才我们说了产生斗拳状的原理,是肌肉遇到高温后挛缩。那么死后的尸体的肌肉,遇到高温也会挛缩,所以也会产生斗拳状。斗拳状的尸体是火灾现场尸体征象,和生前烧死还是死后焚尸没有关系。”

“是啊,”大宝说,“判断生前烧死还是死后焚尸要看呼吸道内的情况,还有血液内的碳氧血红蛋白含量。”

“所以判断生前还是死后,还得看你们法医解剖啊。”林涛说。

“这是什么?”大宝瞪起了眼,“还是金属的呢,喂,这不会是作案工具吧?”

“是啊。”林涛凑近了看,说,“作案工具就这么轻而易举地找到了?”

2

我上下左右仔细看了看这两条金属物体,顺手把它们放进了物证袋,笑着说:“很轻,没法当作案工具。不过,我基本可以肯定这是一起杀人焚尸的案件了。”

“怎么判断的?”大宝问。

“未必。”我盯着那一堆灰烬,摇了摇头。

“咋啦?”林涛弓下腰,顺着我的目光盯着灰烬,问道。

我说:“首先,我觉得尸体目前的状况,不能从严格意义上算是斗拳状,而是蜷缩状。也就是说,在被烧成斗拳状之前,他应该已经呈现出比斗拳状更加收缩的蜷缩状姿势。高温导致肌肉挛缩,不会让肢体蜷缩到关节最大功能位置。”

我见技术员已经拍照固定完毕,把尸体拉动了一下,说:“你看,尸体的大腿几乎蜷缩到了胸前,火烧绝对不可能形成。”

“你是说,尸体是在蜷缩的状态下,被焚烧的?”林涛看了看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