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骑士的献祭 > 第11章

第11章(第1 / 7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孩子没查到出生证,也没上户口簿,系统里没这个人。这个事情不寻常,一会儿老冯就打算再去一次李家了解情况。

“李善斌和时灵仪离婚那么多年,应该有几段其他感情吧,你们关系这么好,多少知道一点?”

和李善斌有交往或纠葛的女性,是警方的重点方向。但迄今为止,还没发现和内裤人名相符的。

“到下周三?还是说算上休息天有两周?”

“是两周了。”

“很长的假了。再怎么有调休,请这么长的假,不多的吧?他从前也请过这么长的假?”

“那一年他结婚的时候,也就请了三天的假,有一次带孩子回六盘水,请了五天假。”

“那就是头一次请长假,先请十天可能还要延假。这个很不寻常,说原因了吗?”

事情不顺。

李善斌所购买垃圾袋及锯子的型号和作案工具能对上,购买时间也与被害人死亡时间重合,人虽然没抓到,但是他不合情理的消失,以及在便利店内的举动,更足以证明了他的嫌疑。可以说,在逻辑链上,李善斌和“六一三”碎尸案已经完美联系在了一起。专案组上上下下原本有着极大的信心,要在短时间里迅速完善证据链,对李善斌通缉抓捕,然而第一轮情况摸下来,李善斌竟然出乎意料得干净。

李善斌现年四十岁,父母是回沪知青,他生在六盘水,一直到十五岁才随着落实政策的父母来到上海,初中毕业读了个技工学校,出来后在印刷厂一待就是二十年。印刷厂如今成了印刷公司,所有制从国营变成了民营,李善斌也从普通工人,晋升为印刷机长。这样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年数,让工友比亲友更熟悉,而李善斌又不善交际,朋友圈即工作圈,所以专案组觉得,能从李善斌的同事口中打听出被害人的身份线索。

李善斌几乎每年都是公司的先进个人,如果有哪年没评上,不是因为他干得不好,而是他主动推让。一个勤勤恳恳的好人,一个老实人,这是上上下下所有同事对李善斌的一致评价。对这样的典型人物,每个人都不会陌生,一个足够大的群体里,总会有几个整天闷着不知在想什么的人,有暴躁易怒动不动就翻脸的人,有嘻皮笑脸爱讲下流话的人,也会有李善斌这样,原则问题之外不和人发生矛盾,肯吃亏不记仇,踏踏实实待人处事的人。某种程度上说,正是这样的人构成了整个社会的核心,他们的存在让周围的人安心,并且生出“毕竟还是有这样的人啊”的感慨,从而不再下坠成为更坏的自己。他们就像一个个榫头,联接起周遭的普通人,共同构成了托承社会的基石。

通过与十几名印刷公司员工的交谈,包括与其中五位李善斌的多年老友的深入沟通,许许多多的细节,一桩桩回忆,慢慢在专案组面前拼出一幅画像。每一个切面、每一块碎片都有着共同的指向性——一个老好人,没有疑点。然而如果他真是这样一个人,怎么会是分尸案的凶手?

李扬的表情有了变化,复杂微妙又意蕴深长。老冯看出了变化,但是他解读不出来,这已经超出了他所能捕捉到的情感频率。他记起有一次参观葡萄酒厂,明明佳酿就在一个个大橡木桶里酝酿发酵转化,可他连一丝味儿都闻不见。

“他说太累了,想歇一歇,就是这个理由。善斌也是不容易,一个人拉扯两个孩子又侍奉妈。人到中年了啊,可往后看看,还有很长的路。不像我,没几年就退休享福了。我也是从四十岁过来的,知道走到河中间,两头不着落的滋味。”

“那两个孩子,女儿是他和时灵仪生的吧,儿子呢?”

时灵仪是李善斌前妻,六盘水人,两个人在一九九零年结婚,一九九五年离婚。

“儿子啊……”李扬想了想,然后慢慢摇头:“是又多了个孩子,但这种私事,他不提别人也不好追问。不过你们警察,查查户口簿出生证之类的,不就知道了吗?”

车间主任李扬比李善斌大一轮,李善斌进厂的时候,李扬是印刷机长,可以说是他手把手把李善斌带出来的,两个人感情很深。现在李善斌住的房子,就是李扬借给他的。

老冯先问李扬,李善斌当时是怎么请假的。既然年年都是先进个人,请假的次数一定不多。

“全公司数善斌加班最多,每年年底都积了一大堆调休浪费掉,所以他要请假的时候,谁会不准呢。这次是刚刚结束一个大订单,业务上空下来了,他找我说要请段时间的假。”

“哪天开始请假的,请多久?”

“周一请的假,说是先请十天。”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