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了月山!(第1 / 3页)
那玩意儿看着就难受,即便要挑战,也得继续往上走到T形拖牵的站点才行,于是我当场谢绝。再说了,用它提升的高度也没多少,犯不着费这个劲。
“哇——好热!失算失算。根本没考虑帽子的问题。”
就这样,我们三人决定在主流线路上滑雪。这主流线路也不轻松,坡度虽然不大,但坡面没有经过平整处理,到处是坑坑洼洼。其次是距离很长,滑一轮就让我的大腿又酸又胀,上气不接下气。
S总编说穿长袖,T女士则是一身运动服,她甚至连滑雪服都没带来。我在一番思想斗争后,决定穿半袖T恤(我本来就没有长袖的衣服)。可是没有滑雪服又有些心虚,就把滑雪服缠在腰间。针织帽无论如何都太热了,我选择了GAP的棒球帽,蓦然发觉T女士竟然戴着同款,仿佛一对老夫老妻(这个词恐怕会激怒T女士)穿着情侣装齐上阵,让我有些不好意思。S总编戴了一顶冬天用的针织帽,说:
我们每滑两轮就要充分休息,以如此舒缓的节奏反复多次,最后大家商定:难得来一次,不如挑战一下满是雪丘的大斜坡。征服雪丘,乃是我入圈之后要攻克的一大课题。现如今,检验训练成果的时候到了!
从吊椅上望下去,滑雪场一片雪白。刚开始我心想会不会到处是裸露的山岩,但眼前的景色立刻打消了我的疑虑。我甚至怀疑自己的眼睛:这真的是6月的风景吗?
三人经过一番休整,准备乘上吊椅。站点附近已经没有雪了,各路玩家们都得抱着滑雪板坐上去。吊椅上安装了一个可以搁置滑雪板的小小的台子。我第一次坐这种吊椅,总感觉板子会掉下去,有点担心。后来坐了几次也没出问题,就不再介意。(第二天我就尝到了掉以轻心的后果。)
也不全是喜事。占据滑雪场大部分面积的大斜坡上到处是雪丘。这些雪丘是单板玩家的天敌,难怪来场的大部分是双板玩家。
好不容易走到,三人已经是气喘吁吁。喝一口果汁,喘几口大气。我的T恤已经湿透了。后来我才知道,这一带是自然保护区,所以限制了索道和缆车的建设。累是累了点,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这个季节还能滑雪,已经很幸福了。
下了吊椅,附近也没有雪。简易小屋的周边说是滑雪场,其实更像是夏天的露营地。竟然有一群人在这里烧烤,还有人烧起开水泡方便面。我们还是得抱起滑雪板从这里一路往上走,才能到达有雪的地方。我以奔五之躯爬坡,当真不易,但看看四周,不少玩家年纪比我还大。大家都在努力加油啊。
到达旅馆后,三人马上动手换衣服。这时有一点小疑惑:穿什么合适呢?滑雪服我是带来了,然而眼下是夏季呀。看看户外的行人,穿T恤的占绝大多数。话说回来,这些人基本上是玩双板的,相对容易摔倒的单板玩家还是选择穿长袖。
<img alt="" src="/book/uploads/2022/02/20220217-16-14.jpg" />
我们高兴得太早了。没过多久,三人都陷入了沉默——我们在雪坡上走了好久,愣是没见着缆车站点。“徒步五分钟即达滑雪场”没错,走到缆车站点却要足足二十来分钟,早说嘛!
好不容易走到斜坡中段。想去更高处滑雪的人,要借助一种叫做“T形拖牵”的设备。此物形貌奇特,滑雪者将一端固定在缆绳上的T形金属器具夹在两腿之间,由缆绳将人拖拽着滑行。双板玩家或许没有什么不便,但单板玩家的滑雪板是横在脚下的,他们怎么上去呢?我仰头望去,见到的全是双板玩家。继续观望一阵,总算有一位勇敢的单板滑手出现,经过一番艰苦卓绝的斗争,总算挂搭上去——他也没有成功把T形器具夹住,全靠臂力勉强坚持。
准备停当,出发!听人说从旅馆出发走五分钟就能到滑雪场。果不其然,走出旅馆后没多久,前方就出现了积雪,踩上去发出清脆的嚓嚓声,悦耳动听。我惊讶于这里优质的雪质,比4月中下旬体验的春季滑雪好太多。
“您要不要出马挑战一下?”T女士面带冷笑。
其实他失算的不光是帽子,事后洗澡的时候又是各种“失算”。来之前明明说了是简易旅馆,他愣是什么洗漱用品都没带。依我看,他是习惯性地把与作家一同出游当成是高端豪华游了。我说总编,你这观念得改一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