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还是太窄(第1 / 2页)
F大学是我准备报考的一所一期学校,它的宣传口号是“全日本学费最低”。
“唉,剩下的就靠你们自己努力了。但是,可不许有什么先复读一年看看之类的想法。”
考试在三月四日和五日举行。最终我没去D大学办入学手续,这真正是背水一战。靠不住的班主任曾给出似乎也不大靠得住的意见:“既然D大能合格,F大应该也没问题吧。”如今那成了我心里唯一的支撑。
我们这帮被抛弃的少数派,只能参加每两周一次、在星期六放学后开课的辅导班。可是我强烈地感觉到,这种敷衍的课程对考试没有任何帮助。有一个学生就此询问老师,而老师像是被戳到了痛处,脸色变得很难看,嘿嘿干笑着给出了如下回答:
不过我总觉得,我的考生时代就是那段时间气势最盛。K大之后,我还考上了连班主任都说应该没戏的D大学。我家热闹得简直和过节一样,可喜悦的心情在我们看到入学手续之后便烟消云散了。
一眨眼的工夫第一学期已经结束,大部分人都决定去参加预备校开设的暑期课程。而我却连暑期课程是什么都不知道,浑浑噩噩地过完了每一天。当时的我认定预备校那种地方只有复读生才会去。第二学期一开始,当我发现自己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时,脸不由得抽搐起来。
学费贵得吓人。入学费和授课费在当初备考时就知道,但除此之外,上面还林林总总地写了设备维护费、研究设施使用费等各种费用,其中产生致命效果的是标明“一股一万元,最低十股”的赞助费。
但是,从来没有认真学习过的人的悲哀之处就在于,即便想复习迎考也根本不知道该从何做起。不管怎样先在桌子前坐到半夜吧,可在听完自己都感觉没多大用处的广播讲座之后,已是半梦半醒的状态,到头来也只是愣愣地盯着大学宣传册或者其他什么东西。身边堆着受形势所迫、一时冲动买下的复习备考用参考书和试题集,已经高得好似比萨斜塔。虽然买了,但是灵活运用它们的方法我却一无所知。更有些时候,竟会突然很想去看以前的漫画,一看就看到半夜。想来想去,我每天的熬夜都好像只是为了吃泡面,就这样日复一日。
“嗯——”得知第一年要交的费用总额超过七十万日元,父母和我都不禁沉吟起来。D大学在京都,如果再算上住宿费,每年一百万日元以上的花费是跑不了的。这样的花费至少要持续四年,那就是四百万。
揭榜那天,我兴致勃勃地和朋友一起去看,怀着激动的心情站到写有“电气工学科合格者一览”字样的板子面前。
“哎呀,各路神仙,看不起K大学都是我不好。要是能合格,我一定高高兴兴地去,请不要让我不合格。拜托了!”平时连“信仰”的“信”字怎么写都不知道的我,唯有这时候才在神龛前双手合十。
朋友的号码有了。我的却没有。
正因如此,考试一结束,我的脸就僵住了,因为不管哪个科目都特别难。这下完蛋了,我的腋下不停地往外冒冷汗。
“浑蛋!”神仙还是靠不住啊,我将手上的准考证撕得粉碎,像赛马场里没买中的大叔那样漫天撒开来。合格的人需要拿那张准考证去换证书。
“我也没有因为考试而特意学习啊。原本感觉没希望,结果去参加考试却幸运地考上啦。”不管是成年人还是大学生,总有些家伙会说出这种令人厌恶的话,结果还就是这样的人偏偏考上了一流大学。如果这话是真的,那么那些家伙要么是不得了的天才,要么就是每天都在勤恳学习。不用说,这两种人我都不是,所以想应考的话,必须要做相应的准备。
“喂,”抱着胳膊的父亲对我说道,“F大学的考试,你给我下点狠劲。”
我开始认真地复习迎考就是在那段时间。我开始焦躁起来,因为我知道再这样下去可没什么好下场。
“我知道。”我点头。
听到这番话,我不禁怔住了。我的脑海里产生了幻觉,好像在空无一物的荒野之上只剩下我独自一人,空洞的风呼呼吹过。
我抱着找考试状态这样的目的,先参加了私立K大学工学部的考试。我觉得肯定不可能落榜。其实这样想也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根据,只不过是因为某个著名笑星是从这里毕业的,所以就没把它放在眼里。不仅如此,我还放出了“就算合格也不会去那种差劲大学”的豪言壮语。
那时,一起去的朋友说了一句话:“你参加的考试不是电气,是机械工学科吧?”
如今的考试体系每年都在改变,除了考试相关人员之外谁也摸不清楚,而在我们那时候却简单易懂。一月和二月主要是私立大学的考试,三月会举行国公立大学一期学校和二期学校的入学考试。开始执行统一考试的制度是在我高考结束两年后。
“嗯?”被他这样一说我想起来了,确实是机械。我慌忙跑去看机械工学科的合格名单,结果我的准考证号赫然在列。“太好啦!”我高举起双手。但是,那时候我手上已经没了准考证,因此也没能拿到通知书,只得空手而归。最后还被大家嘲笑:“自己考的是哪个专业都能忘记,听都没听说过。”
从那之后我开始了加班加点的备考生活,但无论如何都已太迟。最后终于要迎来考试的季节了,我的学习水平却只像一件干巴巴的黏土手工艺品一样靠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