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我的晃荡的青春 > 圆谷的哥斯拉

圆谷的哥斯拉(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总之,在那个年代,怪兽就是孩子们的偶像。《南海大决斗》(一九六六年)上映时,伊比拉、哥斯拉、摩斯拉这三只怪兽还去上过当时正红的节目《明星一千零一夜》。与这部影片同时上映的还有夏木阳介主演的《这就是青春!》,但完全没人气。《南海大决斗》还是身为夏木阳介影迷的姐姐带我去看的,结果她后来说“全是小孩子,根本静不下心来好好看”,气得跟什么似的。

那年冬天,怪兽的世界发生了一件了不得的大事—《三大怪兽:地球最大决战》(一九六四年)上映。众所周知,那是王者基多拉的首次登场。那时候我读小学一年级。

可能这并没有什么因果关系,不过《金刚的逆袭》(一九六七年)上映时,同时上映的影片是《奥特曼》。这是部将在电视上分为上下两部播出的《怪兽殿下》整合在一起的作品。这两部同时登场、让孩子们拍手叫好的电影,我是和父亲一起去看的。当《奥特曼》的主题曲响起时,电影院里的孩子们开始了大合唱,父亲则是一副不知所措的表情。

就这样,怪兽热潮如怒涛般汹涌而来。在面向成人的科幻巨作《海底军舰》(一九六三年)之后,试水的作品是《摩斯拉对哥斯拉》(一九六四年)。哥斯拉竟然败给了蛾子怪兽,我们都在观众席上喝起了倒彩。

从《哥斯拉之子》(一九六七年)开始往后的电影,就都是尚为孩子的我独自去看的了,大人们不愿再陪我。这部电影的内容正如其名,哥斯拉之子迷你拉登场了。它那滑稽的动作让我们找到了自己的影子,因此得以更深一层地投入影片中。

第二年推出的是《科学怪人对地底怪兽》(一九六五年)。故事情节很厉害,是让科学怪人弗兰肯斯坦巨型化之后与怪兽战斗,但还是不合我的胃口。不管圆谷导演的特效多厉害,有着人类外表的弗兰肯斯坦一出现,看上去也只是一个真实大小的人而已。害得我只能冷眼旁观,总觉得那只是某个大叔在与一个布偶对打。后来同样是以弗兰肯斯坦为题材的《山达对盖拉》(一九六六年)就好看很多。这部电影在朋友当中人气也不高,只在很短暂的一段时间里,流行过捏起眉间的皮往前拉扯,说“我是弗兰肯斯坦”这种玩法而已。

同一年里我应该还看过《宇宙大怪兽德古拉》(一九六四年),但不怎么记得了。那德古拉本身就是个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东西。在空中软绵绵地飘着,像半透明的海蜇或者章鱼,反正怪怪的。故事剧情也很难理解,对小学生来说负担似乎有些重。

就在我们念叨着还想看哥斯拉的时候,《怪兽大战争》(一九六五年)在同一年的晚些时候上映了。此前都是怪兽本身对人类造成威胁,这部电影的特点则是如何打倒企图操纵或利用怪兽的坏人。这和《哥斯拉》或者《空中大怪兽拉顿》较多地批判水下核试验等人类自身过错的风格形成对比,这种惩恶劝善的路线也从此得以稳固。

这部《三大怪兽:地球最大决战》将怪兽完完全全地归还给了孩子们。电影里还有怪兽们对话的场面,甚至还匪夷所思地让由小花生(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活跃的日本女子双胞胎组合。)扮演的袖珍美女翻译。那时候,哥斯拉和拉顿俨然已成为正义的伙伴,最后和人类一起见证了王者基多拉的败退。对比它们最初登场的模样,这根本无法想象。当然,我们这些小孩子是非常乐意接受的。

另一方面,其他电影公司当然也不可能对这空前的怪兽热潮视而不见。先是大映推出了《大怪兽卡美拉》(一九六五年)。似乎是为了挑战东宝,这部电影比《怪兽大战争》提前一个月上映,宣传也是下足了功夫,家附近的电影院里打折券发得就好像在往外撒一般。我们相信了只要集齐若干张就可以免费观影的谎言,往塑料袋里塞了好多。结果听到电影院的大妈说“不管拿多少张来只便宜五十块”时,受了不小的打击。

如此这般地说了许多,也只不过是时至今日才能这样讲而已,当时的我并没考虑过这些。那时候的我只觉得怪兽之间互相打斗的场面很壮观,特别有意思。不仅是我,全国的孩子都是这样。

这一年,日活也上映了《大巨兽加波》,宣传做得铺天盖地,却并未引起太多关注。原因有很多,怪兽热潮已初露疲态可能是最主要的吧。对了,当时就连松竹都拍摄了《宇宙大怪兽基拉拉》这种片子。制片方投入了大量精力,甚至还公开征集怪兽的名字,但最为重要的上座率却表现平平。

不过,这部影片的上映有着几个重要的意义。首先,时隔七年,哥斯拉复活了。对于我们那个年纪的孩子来说,这是第一次在电影院目睹哥斯拉。第二,这是一部以怪物间的对决为主线的作品。《哥斯拉的逆袭》里虽然出现了哥斯拉和安基拉斯的决斗场面,但那只能算是支线剧情而并非主题,而这部电影终于赋予了怪兽们职业摔角选手般的偶像风格。也因如此,剧中的人类完全没有表现出打算通过自己的双手去解决哥斯拉的意愿。让怪兽之间相互打斗并期待双方平手,电影中始终贯串着这种典型的日本式理念。

接着《怪兽总进击》(一九六八年)上映了,继《哥斯拉之子》之后,迷你拉再度登场。不仅如此,拉顿、摩斯拉、巴拉刚、库蒙加、巴朗、哥罗龙、安基拉斯、曼达和王者基多拉这些怪兽也悉数登场。制片方大概是觉得,出现的怪兽越多,孩子们就越开心吧。这种想法大致正确。当看到迷你拉独自挑战王者基多拉时,我们确实沸腾了。

剧情很简单。某制药公司为了做宣传而打算将金刚从南方小岛带出来,刚巧此时哥斯拉从北极出现,双方便在日本打了起来。一开始金刚根本不是哥斯拉的对手,但是被高压电电过后,不知为什么忽然变得很强,完全占据了上风。按照故事导向来看,金刚应该是好人而哥斯拉是坏人,但我一点也不觉得金刚好看。外形那么粗糙,脸长得和附近卖香烟的那个大叔似的。

“这是什么东西啊?写得跟天方夜谭似的。给我好好写。”老师在发脾气。我们却仍旧执着。我们已为王者基多拉散发的恶之魅力所倾倒。我的朋友M山坚持说:“基多拉有很多种,其中最强的才是王者基多拉。”他还画了一只仅有一个头和一只脖子、身体很弱小的怪兽,命名为“王者基多拉的仆人基多拉”,但是并不怎么帅。

卡美拉最初也是人类的敌人,可早早就在续作《卡美拉对巴鲁刚》(一九六六年)里开始朝孩子们献媚,这条路线在《卡美拉对卡欧斯》(一九六七年)里得到了确立。而在第四部作品《卡美拉对宇宙怪兽拜拉斯》(一九六八年)里,连敌方的拜拉斯星人都断言“卡美拉的弱点就是孩子”,甚至还制作出卡美拉进行曲这种系列电影的主题曲来。

我们还能写什么呢?不管是前面的还是后面、左边或是右边的孩子,所有人都写了同一件事——三个头、两条尾巴、一对巨大的翅膀、嘴里还可以吐激光的怪兽。在它旁边的是哥斯拉、拉顿、摩斯拉。

当时我确实看得津津有味,但客观地说,这个系列的品质比哥斯拉系列低了好几个等级。特效就不说了,登场怪兽的品位实在过分。拜拉斯就像条头裂开了的鱿鱼,《卡美拉对大恶兽基龙》(一九六九年)里出现的基龙,那模样活脱脱是给一把菜刀装了手脚。那时候连我都跟朋友们说:“卡美拉还是别看了吧。”

“写出今年冬天印象最深刻的事。” 班主任在第三学期开始时布置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