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 过去之章(三)(第2 / 3页)
接着听下去,我就明白了。他说,前野被逮捕的时候,衣服都破了,全身是伤,整张脸扭曲变形。
当时的我无比轻松。全班学生的前途都有了着落,我相信问题都已解决,并自信地想,今后也能顺利地执好教鞭。
“连一二年级的数学都不会的家伙,升上三年级后竟突然开窍了?这是不可能的事。因此,还没考试时,我就大致猜得出,这一题哪些学生会解,哪些学生只能举双手投降。以山冈来说好了,他不可能会做最后的证明题。答卷上他不是写了‘ADEF’吗?其实应该是‘△DEF’才对。他对几何问题一窍不通,才会把别人答案中的‘△’错看成英文字母A。”
突然,一个电话找上了我,是少管科的警察打来的。他的话如一盆冷水般从我头顶淋下。
可是,这个方法在数学考试上失败了,数学老师断定他们绝对作弊了。
他说,前野因伤害罪被逮捕了。
不久,暴力事件的主谋山冈因盲肠炎住院开刀。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我想,什么都不做、静待事态平息是消极无用的做法,一定要好好利用这个机会,化解前野面对山冈时的卑怯心理。
没有人回答我。我叫出一个姓山冈的学生,又问了一次。
我命令前野将自己的笔记复印一份,给山冈送去。他泫然欲泣地回绝了,可是我不答应。我不希望他到毕业时仍是个懦夫。
“怎么样?你们有没有做?”
医院里发生了什么事,我不知道。或许前野不发一言地放下笔记,就跑出了病房;又或许山冈从头到尾一直用棉被遮着脸。我想,就算是这样也没有关系。
“作弊的家伙也不是笨蛋,不至于那么明目张胆,孩子也有孩子的方法。”
案发地点在游乐场,受害人姓山冈。
结果,在语文、理化、社会这几科里都找不到明显的迹象。并不是说完全没有相似的地方,但也不能一口咬定那就是作弊。对此,理化老师说了:
刚听到的时候,我还以为对方讲错了,受害人是前野、加害者是山冈才对。
我赶紧询问其他科目的老师,这五人的卷子有没有可疑之处。我教的社会科则由自己来调查。
我首先告诉他们,他们有作弊的嫌疑,证据就是英文考卷错在相同的地方等等。
山冈出院后不久,我就确信这个方法奏效了。我不着痕迹地问过几个学生,没再听闻前野被人欺负的事。学生们讲的未必就是真的,但跟以前相比,现在的前野确实开朗许多,我因此判断事情真的好转了。
事情似乎不太乐观,我思考着该如何处理。对于作弊,这个学校采取的方式是,除非当场抓到、情节重大,否则不予处罚。不过,总得让那些学生知道,老师们并非全然不知情。必要时,必须警告他们一下。于是,某天放学后,我把他们找来。
这真是大错特错!我一直到最后——毕业典礼结束之后,才明白过来。
不愧是研究数学的,他的意见很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