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李府(第3 / 3页)
正随意聊着,门房来报,李老爷回府了。
终于可以开宴了。
李夫人来了精神,吩咐下去:“上菜肴!”
李清砚一笑:“有你这位前任状元在,已是最好的彩头了!”
“可不是么!”
李夫人笑应了一句,又向顾珩讨教:“珩哥儿前年中解元,去年中状元,可有什么独到经验可以传授传授砚儿的?咱们也不看那么远,就说那乡试,该如何应对为好?”
“唔。”
顾珩摸了摸下巴,倒是认真想了想:“乡试主要有帖经、墨义、策问、诗赋四种,帖经和墨义熟读经文注疏即可应对,诗赋的格律体裁固定、重韵美,这几样清砚兄台文采斐然、游刃有余。”
母亲每隔三五年就会带着他出门游玩一趟,游玩是真游玩,可实则回回都会经过这青石县,到了这儿之后,又总是避开他独自行动,说是要走访什么故友。
他少时好奇,偷偷摸摸跟了几回,却总是不知怎么的就跟丢了。
久而久之也就歇了心思,总归他娘亲能全须全尾的回来就行。
母亲走访故友通常需要十天半个月,而他之前尚未完成文试,学业不能停,于是就拜托了李县令照看。
那些日子顾珩就和李清砚一道跟着李府的教书先生读书,一来二去的也就熟识了。
“而策问一项则需经史与时务兼顾,讲究理气词法,切忌脱离实际、顾盼犹疑。”
前一句是夸,后一句则是提点了。
顾珩熟悉李清砚的性情,若是遇到极难的试题,他也定能不慌不乱、迎难而上,就怕他自己思虑过多,化简为繁,导致偏离了题意也偏离了本心。
而策问恰恰看中理气词法,气不顺,则理不直。
李清砚知道这些都是顾珩的善意忠言,仔细听后用心记下。
正因如此,李夫人听说顾夫人没来,倒也不觉得奇怪:“你娘有事要忙,珩哥儿就跟着咱们,今日厨房特意寻了几只活蟹,做了一蟹三吃呢!”
还未到八月,活蟹难寻,想也是费了好一番心思的。
顾珩冲李清砚眨了眨眼:“多亏了清砚兄,今日才有此口福。”
蟹音似解。
参加乡试之前吃蟹,寓意中解元,这是想替大公子求个好彩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