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第2 / 9页)
“唔,原来是这样。”优美子略显消沉地说。考虑到光的基因根源,那确实不是什么让人高兴的事情。
“你用心听我说啊。你知道我后来怎么做的吗?如果总是敷衍地笑笑,连我自己都吃不消。于是我就反问光,你觉得呢?”
“所以你爸爸好像也对他没什么印象了。你爸爸也是后来才听别人说,自己的父亲是个头脑非常聪明的人。”
“我希望所有学生都能统一步调。”那个身材瘦削、脸色苍白的男老师在白河家客厅里开门见山地说。
可是,他并没有就此放弃信息的发送。倒不如说,从那以后变得更积极了。他总是会像这样毫无征兆地对母亲说:“编程用的计算机语言存在很多种类,那么,你觉得人类普遍认为简单的语言存在什么特色?”“你不觉得攻击性和对知识的探索精神都来源于对外界的支配心理吗?”然而遗憾的是,面对儿子的这些提问,优美子一个都答不上来。当然,要立刻回答那样的内容其实对谁来说都不太可能,但她的自尊心还是多多少少受到了打击,因而陷入了烦恼。
尽管二人几乎从未因为那些谣言而苦恼过,但在光上到小学三年级时,班主任的突然造访却让他们很是烦恼了一回。
“最近我总觉得,自己是不是越来越蠢了。”某天晚上,优美子躺在床上疲惫地说。高行正就着床头灯的光芒,阅读光不感兴趣的娱乐小说文库本。
白河家的光是个天才——这样的话渐渐在周围传开。当然,其中并不只有善意的传闻,也混杂着出于忌妒而编造的谣言,例如光经常偷偷到高等私塾补课、光父母散尽家财请了足足三位家庭教师等。每当那种谣言传入耳中,高行和优美子都只能苦笑。因为在光升上小学前不久,他们刚在郊外买了一栋独门独院的房子,因此根本没有余裕在孩子身上花费超过别家小孩的教育费用。
班主任支支吾吾地告诉他们,光在上课时表现出百无聊赖的样子,让他感到很为难。光不仅不做笔记,还会呆呆地望着窗外,或观察周围同学们的动作。可是他并没有与别人交头接耳,每次被提问都会好好回答,而且答案都是正确的,因此也不好告诫他。只是班上有这么一个人存在,周围的孩子们无论如何都会受到影响。如今整个班级都荡漾着一种气氛,认为上课认真抄写笔记、认真听老师讲课是丢脸愚蠢的事情。
一开始是摆在高行书架上、连高行自己都没碰过的书被陆陆续续拿到了光的房间。等那些书都读完后,光开始到图书馆借书了。《现代日本政治变动》《民族政治学》《教育基本法读本》《美国海军全貌》《超个人心理学》《宗教论》《核武器的总体研究》《集成电路技术》《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覆盖了各种领域的书被他借回家中如饥似渴地阅读,其中根本不存在任何规律性。总之只要是密密麻麻排满了字、能够获得新知识的书,都能成为光的阅读对象。
“不,也不能称之为添麻烦……”
在积累了一定程度的知识后,光便不再单纯地吸收,而是将那些知识按照自己的方式加以消化,再作为自身的信息向外发送出去。对他来说,最近的信息发送对象就是双亲,尤其是母亲优美子。
“光给大家添麻烦了吗?”优美子尖声问道。
“你在说什么傻话呢。”他看着小说苦笑道。
理所当然地,他拿回家的试卷上全都画满了红色的圈<a id="zw1" href="#zhu1"><sup>[1]</sup></a>。每逢这时候,优美子都会控制不住音量地向高行汇报。光上的小学有很多学生早早开始到私塾补课,为的是将来能考上好的私立中学,高行听优美子说,那些学生到头来还是比不过光。
“真的,我今天又被那孩子提问了。他说,妈妈,如果将来能够制造出与人类毫无差别的机器人,那么,这两种存在从符号学意义上来说……”说到这里,她摇了摇头,“后面我记不太清楚了,反正是很难的问题,是我长这么大从来都没思考过的东西。”
随着学生生活的持续,光的智商比其他孩子都要高的事实越来越明显。尤其让人感到惊讶的是他的记忆力和计算能力。教科书的内容只要翻上一遍就能大致记下来,一些让大人也想借助计算器进行的运算,他却能用心算得出正确答案。
“你能记住这么多已经很了不起了。要是换成我,估计听都听不全。”
“组成人格的基础可以想定为五个因素,一般认为,这五个因素是终生都不会改变的,可是一旦其中发生了变动,你认为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是光在初中三年级的秋天,对正在厨房准备晚饭的优美子发出的提问。
“我的意思是,在学校里让所有学生保持协调,共同进步。”老师的语气让他们很不舒服。
优美子一点都不明白儿子在说什么,不得不又问了一遍。光重复了问题。可是对优美子来说,他说的话还是如同陌生的外语,不具有任何可理解的意义。“对不起,”她说,“妈妈现在有点忙。”
“您说的统一步调是指什么?”正好在家的高行问道。优美子则一脸冷漠地看着班主任。光被他们叫到自己房间里待着。
光点点头,回到了自己的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