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高层饭局 > 第二十七章 改革

第二十七章 改革(第1 / 4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两人势同水火,难度很大,尤其是萧昊,性格太强,徐伯春相对还好一些,不过要他接受萧昊的领导,可能性微乎其微。”郑瑜苦笑一声,“这也是我最头痛 的问题。”

江应坤点点头,岔开话题:“这次和国资委的领导一起到美国考察,据他们透露,我们上报的分拆集团部分优良资产,在A股独立上市,推动兴华资本融资力度,加快发展步伐的方案,已经获得通过。兴华日化是重点企业,在这关键阶段,第一要保持团队稳定,使业务稳步发展。第二要有能力整合资源,才能配合集团的整体部署,成功上市融资。”顿了顿,一字一句地说,“谁能满足这两个条件,谁就是最合适的人选。”

“通知了,他们下星期过来。”

“到时安排一下,我宴请他们两个,你也参加。”江应坤紧接着问,“我在美国收到监察部和萧昊的邮件,这是怎么回事?”

郑瑜简单地把事情经过陈述一遍:“调查证明萧昊没有和林建民合伙欺诈公司,不过作为营销副总,他负有领导责任。”

江应坤抬头望着郑瑜,缓缓问:“你怎么看?”

“萧昊找我申诉过,认为过重。不过监察部是按公司制度执行,至于处罚的力度,只能说见仁见智。”郑瑜回答得很巧妙,意味深长地补充一句,“毕竟监察部以前是赵总管理的。”

在北京海淀区,有一座不起眼的十六层建筑,始建于1994年,十几年的风吹雨打,外观已很陈旧,和四周风格各异、冲天而起的建筑群比起来,更显单调无趣,任谁都很难想到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兴华集团总部――兴华大厦。

位于最顶层的总裁办公室内,江应坤站在窗边,手里端着一杯红酒,眺望着楼下蔚为壮观的车水马龙,还有对面的灯光点点。听到推门声响,他才转过身来,说:“不好意思啊郑总,这么晚还让你来加班。”

他比郑瑜年轻四岁,不到50岁,已是副部级高官。和郑瑜的温文尔雅不同,他一张国字脸不怒自威,中等身材,走起路来威风凛凛,一举一动气势十足,是天生的领导气派,让人望而生畏。原任东海市市长,因政绩突出,44岁便提升为省政府秘书长,政途一片平坦。只是才当两年,却出人意料地被调到兴华集团这超大型国企担任CEO。外界揣测他是到企业锻炼学习,作为过渡,一届任期满后,肯定回归政坛另有重用。

郑瑜不失时机地恭维说:“江总,您刚下飞机,连时差都没倒就来公司,比起您的工作精神,我这算什么加班。”

江应坤摆摆手:“在飞机上睡了一大觉,现在精神好得很。请你来呢,一是聊 聊工作,二是品酒,你是红酒专家,试试我在美国买的这几瓶酒咋样。”

“是啊,赵总是徐伯春的老丈人,徐伯春和萧昊是竞争对手,关系很敏感,这时候给警告处分,萧昊不会服气,其他员工不免也有看法。”江应坤沉吟着说,“既然不是同流合污,只是无心之失,我看还是从轻处理,没必要节外生枝。”

“我知道怎么做了。”江应坤一表态,郑瑜心里有数,一口应承下来,“萧昊是个人才,就是做事不够沉稳,失于毛躁,而且有时喜欢剑走偏锋,胆子太大了点,有些手法难免落人口实。我下午还听说有人向春江省电视台举报,兴华日化向其广告部经理赠送高值礼物,有行贿的嫌疑,相关人员已被停职检查,不过事情目前停留在内部处理的范围,未牵连开来。”

“送礼收礼,虽然是不正之风,但已演变成社会潜规则,我不赞成,但能理解。”江应坤的眼光落在酒杯上,沉声说,“只要不牵连到集团,影响声誉,没必要追究。说说徐伯春。”

“他比较稳重,不显山不露水,人脉关系好。不过在工作业绩上,没萧昊那么突出。”

“你觉得他们俩还有没有继续合作的可能?”江应坤追问。

“有好酒,那我可却之不恭了。”郑瑜惊喜地说,从醒酒器里倒上一杯,轻轻摇晃着,仔细观察着酒体,再深深嗅一下,充分领略酒香,再喝上一口,在口腔里停留片刻,最后才咽下,慢慢回味着余香,整个动作一气呵成,如行云流水,果然是个中老手。

过了一会儿,郑瑜才说:“酒体丰富饱满,香味浓郁,层次感足,果然是好酒,不过醒酒的时间还不够,再多放半个小时,口感会更好。”

江应坤难得地露出些许笑意:“专家就是专家,没错,醒酒不过十几分钟,还差点火候,先放着,我们待会儿再品尝。”

放下酒杯,郑瑜说:“江总,这次美国之行顺利吗?”

“挺顺利,到几家国际顶级的企业参观学习,调研得越深入,越觉得我们的差距明显,硬件的距离还容易弥补,软件方面可就难了,尤其是人才,真要赶超,任重而道远。”江应坤深有感触地说,接着话锋一转,“日化那边两位副总,通知了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