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高层饭局 > 第三十章 述职

第三十章 述职(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万众期待中,江应坤缓缓地说:“萧总,你的演讲很精彩,看问题很深入,解决的方法有针对性。不过,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有些问题,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你认为迟迟未得到解决的症结是什么?”

领导就是领导,不说则已,开口就是一针见血。这个问题不好答,普通人的第一反应,会简单地把责任推到黎仕国和徐伯春身上,但仔细一想,便知道那是水平低下的幼稚做法,推掉的只是皮毛,而对问题的本质视而不见,只会让领导们看笑话。萧昊的脑袋高速运转,稍稍停了停,便从从容容回答:“解决问题,往往需要时机配合,企业发展的阶段不同,面对的困难也不同。兴华日化以前面临的是生存,是发展,是抓市场机遇,自然会把重心放在营销上,而其他问题只能先搁置,这是一个主次的问题,很正常。而现在我们的市场份额已接近饱和,面临天花板的瓶颈,就需要从内部促动力,挖潜力,开源节流,正 是回过头来补课的最好时机。”

对萧昊的口才和急智,就连徐伯春都禁不住佩服。这回答合情合理,把症结归结到看不见、摸不着的时机上,不但所有人都能接受,还挑不出毛病来。江应坤微笑着向郑瑜点点头,郑瑜的视线在会场内扫过:“如果大家没有其他问题,那萧总的演讲到此结束,休息15分钟后,由徐伯春徐总演讲。”

在掌声中,萧昊很有风度地鞠躬致意,抬起头的一刹那,正好和徐伯春的视线对个正着,挑衅和得意,讥讽和嘲笑,凝聚成一道道激流,在空气中碰撞,触摸不到的火花,哧哧作响。

整合资源,稳步前进。徐伯春的讲话风格和他的主题别无二致,没有激情洋溢,却稳健大方,侃侃而谈。如果说萧昊刚才像凌空而下、澎湃激昂的瀑布,举手投足间气势逼人,那徐伯春就是潺潺绵绵、细水长流的小溪,缓慢平稳,一举一动不露锋芒,两个同僚高管如此迥异,倒给人相映成趣的感觉。

“尊敬的各位领导,非常荣幸有机会向你们介绍我对兴华日化的管理目标和思路。”站在兴华大厦七楼的会议室内,面对着以江应坤、郑瑜为首的六位老总――兴华集团最高层集体,穿着阿玛尼西服、意气风发的萧昊用手一按激光笔,八个大字出现在投影幕中间:居安思危,以变制胜。

看到题目,徐伯春的嘴角微微扬起笑意,眼角稍稍往主位一转,江应坤平静自若,郑瑜的眉头不自觉皱了皱,只听萧昊激情昂扬的声音透过麦克风,在会场内回荡:“我的主导思想,就是这个字,变!可能诸位领导会提出疑问,兴华日化的经营状况很不错,市场份额稳步上升,为什么要变?我的回答是,经营上的提升只是表象,很大程度上借助了近几年日化行业高速发展的东风,而在内部管理上,其实我们一直止步不前,只是问题被销售业绩所掩盖,用句俗话,一俊遮百丑。但这两年来,我们的市场份额扩大到一定程度,逐步接近天花板时,管理水平落后的弊端逐步显现,成为公司继续前进的障碍,如果不提升,只靠一条腿走路是不可能走远的。所以,必须居安思危,正如古人云,人无 远虑,必有近忧。”

寥寥几句话,萧昊开宗明义,先点明公司最大的亮点就是自己所负责的销售,又将徐伯春负责的内部管理贬得一无是处,甚至认为其是继续发展的阻碍,话说得不可谓不狠。但徐伯春面无表情,毫无半点愠色,内心暗自得意,萧昊的火力越猛,提出的改革措施越激进,就越来越靠近悬崖,直至一步踩空,那将死无葬身之地。

果然,在接下来的演讲中,萧昊胸有成竹地侃侃而谈,先以数据展示自己三年来辉煌的成绩,接着将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一一点出,然后拿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并最终引导出整体的改革发展思路,数据严谨,论点清晰,加上他极富激情的演讲口才和动作,形成强烈的气场,令人很容易被他所感染和鼓舞。

一个半小时的演讲很快过去,接着开始回答领导们的提问,郑瑜第一个开口:“萧总,无论什么变革,都有风险,必须付出代价,而且阻力很大,你会不会觉得,对改革的困难估计不足,而对改革的成果又过于乐观呢?”

对企业的内部管理,徐伯春无疑更加熟悉,谈起来有理有据,条理分明。萧昊听得清楚,对方的中心思想和自己完全相反,稳字当头,对问题的解决方式,没有从源头上进行治理,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由得暗自冷笑,心想这哪是总经理该干的事,老总拿捏的,是战略方向,是站在全局的高度上,对根本问题进行协调和解决,具体的事务,那是部门经理该去执行的事,这家伙,有点角色错位。不过想来又觉得奇怪,他虽然水平不咋样,但耍起手段来阴得很,心计又黑又多,当老总的时间也不短,怎么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改革的道路是曲折的,如果不难,早就做了。”萧昊的回答依旧信心满满,“各位领导对我的了解比较少,从小到大,我最大的特点,就是认定的事情,一定坚持到底,挫折再大,也绝不半路退缩。我知道有困难,但第一,我有决心;第二,我有信心;第三,我有详细的方案和步骤;第四,我有行动;第五,我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再曲折的路,只要坚持走下去,就会冲破迷雾,收获胜利的果实。”

“那改革付出的代价呢?按你的方案,变革涉及组织架构,职位变动,绩效和薪资调整,甚至还有末位淘汰制,力度非常大,会引起公司很大的震动。”

郑瑜紧接着问。

“我认为企业最大的目标,是发展。商业竞争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一旦落后于竞争对手,连生存都成问题,还哪来的资源照顾员工的利益?如果让小部分人付出代价,而让集体获益,我觉得这无可厚非,因为这才是双赢的选择。”萧昊喝口水,接着解释,“而且我的改革并不是一步到位,而是分步实施,一步一步走,循序渐进,灵活调整,尽力将改革的阵痛和负面影响压缩到最低程度。”

郑瑜面无表情,看不出满意与否,简单点点头,没再追问,其他人问了三四个问题,萧昊一一作答,眼看没人再提问,所有人的目光全往江应坤身上聚集,包括萧昊――作为最高领导,他所提出的问题,将最具指标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