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第1 / 2页)
“不用,这些人的目的永远也休想达到。我们报警,惊震十里八乡,县委书记家大年初一出新闻,只能让这些人幸灾乐祸,心中窃喜,正中他们的下怀,对我们解决问题没有帮助。”钟祥云把血布收起,用一个蛇皮袋子装起来,置放在院落一角,并微笑着对妻子说,“佳照,没事的,大年初一见红,一定是吉祥的兆头。不要惊动妈和兰灵,咱们进屋吧。”
钟祥云把一些较能理解的话题推出来,兰灵听了,不足为奇地概括了一句,说:“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问题是正常的。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人们寻找办法、解决问题的历史。从这个角度讲,我们每一个人生来就是解决问题的。所以,我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问题并不可怕,关键在于如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去解决问题。”
钟祥云与李佳照久久地在门口捣鼓着,兰灵早已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刚才的一切,这个小精灵都知道了。她只是恨爸爸太软弱,没有拿出县委书记,甚至市领导的“派头”召唤公安,责成破案,镇压、打击这些可恶的不良分子。父亲选择沉默、选择忍让、选择回避,令女儿不可思议,她百思不得其解,怨言牢骚一起袭上心头,翘起殷红的小嘴,说:“爸,真是欺人太甚了,你得罪的人居然如此猖狂,胆大妄为,竟敢在大年初一向县委书记宣战。这成何体统,不重拳打击,他们就会变本加厉,危害更大。你怕吗?你是在顾及县委书记的面子吗?好,你怕,你顾,可以!我就不怕 ,不顾,我报警,呼110!”
父女俩越谈越投机,越争越起劲。没想到兰灵平时细针密缕的一个心思,原来都是海阔天空的一个性气。
兰灵思维敏捷,侃侃而谈:“我们应当冷静地分析这类案件发生的深层次原因,有针对性地去进行化解、疏导,才能更好避免类似恶性事件的发生。”
浓浓的年味充满着喜庆热闹气氛,大家都是好心情。年近八旬的老母亲以她一贯的勤劳、质朴的本色,灶前厅后 忙个不停。虽是身子有点佝偻,但体质硬朗得很,干起活来手脚利索,穿针引线的活儿依然不减当年。这也许是丈夫早逝,“形势所逼”养成的一种客家女人之天性吧。家有一老是个宝,钟祥云对母亲是何等的孝敬、深爱。
作为从政治旋涡中历练出来的钟祥云,的确没有什么“理论”难住过他的。但每每与女儿唇枪舌战之时,女儿总是占有先机,观点胜人一筹,往往使钟祥云造成尴尬之境,甚至措手不及,一时无言以对。年青人嘛,长江后浪推前浪,这是人类和社会的共同进步。现在,女儿提此观点,全是“错综复杂”,但钟祥云思辩能力之强众所周知,驳击的答案早已深藏于心。然而,在父女俩的意犹未尽中,钟祥云有意反问:“你会怎么做呢?”
李佳照打开大门,东边的天际映叠着红霞。俗话说,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今天是大年初一,岁首下雨,大地滋润,是个吉祥的兆头,意味着丰收之年的到来。当她把双目收回,视线转移到家门口时,却发现一场恐怖、一阵惊愕,看到沾着血迹的一块大白布,吓得李佳照脸色铁青,惊恐不已。
兰灵反戈一击,其言谈及观点远远超乎一个大一学生的层面,想象力丰富一般人不及。一引起纲,万目皆张。女儿初露锋芒,才华横溢,将来定是前途一片光明。
她尽力控制着自己,不声不响地返回屋堂,把钟祥云拉到一边,悄悄耳语。钟祥云与佳照不动声色走出大门,只见一块写字台面一般大的长条白粗布,花花点点沾着血迹,血布上还写着一行碗口般粗大的字:“希望你能吃一堑长一智,勿去较劲!!!”三个感叹号足见施恶者的险恶用心。
兰灵当仁不让,见解独到,滔滔不绝起来:“构建和谐社会,主体应该是人类,支撑点就是社会的公平正义。可是,一些地方的少数干部所作所为,都与构建和谐社会相去甚远。福建等地数起袭童案发生后,各地纷纷加强校园安保,这是对的,但此举并非治本之策。因为人们的生存活动空间不仅仅局限于校园,人们需要的是全社会的安全祥和。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犯罪嫌疑人用极端的手段去报复社会,他们也清楚自己或许会因此付出生命的代价。既然知道,他们为什么还会这么做?”
“祥云,快点报警吧!”李佳照焦虑地说。
“是啊,你的观点很正确,可是,问题是问题推到桌面上来了,往往束手无策,办法难找,要化解双方矛盾,达到两厢情愿之目的,恐怕难于上青天!”钟祥云对兰灵之观点大喜过望,出乎意料。为提高她明辨是非、见识社会、解决矛盾的能力,有意假设问题任她去思考、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