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第1 / 2页)
欧阳盟不敢推托,就林子南这个案子谈了两点看法。概括起来无非是一句话,林子南是民政战线的老黄牛,勤奋踏实,关注民生。至于有人告,那时因为他敢于向那些不符合民政优抚条件的人说不,以至于得罪了他们,所以就……”
林子南还是默不作声。原来,林子南在向部门领导和镇里领导“求救”时,领导们以命令的口气要他坚守底线,不能让调查组找到“突破口”。林子南向来是一个笨嘴笨舌的“次品”,心灵脆弱,缺乏应变能力。为了做到“安全起见”,他从书摊里买来了一本《贪官应对调查能起死回生》一书,他像是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迫不及待、如饥似渴地读起来,并触类旁通,学着里面的一些贪官案例对抗调查组。他自认为“无语”是最好的逃避方法。于是,只要调查组怎么的调查、怎么的“穷追” 他都不发话,学着傻瓜对付他们。
面对黑脸包公似的纪委干部,一种阴森恐怖的气氛浓罩着这个不足5平米的“斗室”。林子南心里恐慌,脆弱有加,心脏怦怦跳个不停,像是大难临头。
与林子南谈话“谈崩了”,包达他们紧急召开有关人员会议。
调查组在林山镇调查多日,今天约见林子南本人谈话。
在镇政府小会议室,包达开门见山地说:“这次我们来调查林子南的问题,很不尽人意,出现了两个鲜明的对比,群众那头,配合默契,热情高涨;干部这边,躲躲闪闪,敬而远之。尤其是林子南本人表现十分的不好,他用“冷手段”来对付组织、对付调查组。”
又是一声不吭,“眼镜”来了脾气,用手在桌上重重地敲了几下,一字一句、口气缓慢,其实这是对林子南强烈不满的语气。“眼镜”说:“我们问你话,你没反应吗?这是对组织的对抗,对办案人员的不尊重,你这样以默不吭声对待我们,是要吃大亏、负责任的。”
“我问你呢!你叫什么名字?”年轻的“眼镜”再次重复着。
另一名年岁稍大,名叫包达的调查人员接着说:“林子南啊林子南,你不要聪明一世糊涂一时,自以为是。你虽然是我们县里的头号先进人物,有着全国的荣誉和光环,但在党纪国法面前,你应该知道人人平等的道理。我们对你调查,是实事求是的,必须澄清事非,辨别真假,如果是诬告冤枉,我们一定给你一个说法为你维护正义;如果真的犯了事,你知道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道理吗?届时,谁都无法袒护你。”
林子南又是表情全无,一言不发,眼睛直直地注视着阴森森的墙壁。
包达是县纪委的一名主管党风廉正建设的副书记,也是林子南一案调查组的组长。话说到这个份上,林子南还是那幅“傻相”,令包达恼羞成怒。他接着又说:“群众反映,你把民政优抚专项资金挪用、送礼、赌博,这话怎么解释?”
也许是林子南闻到了被调查的风声,及时向县民政局长、镇党委书记“求救”。林子南是老典型,是旗帜,他出事必然会引起一场不小的地震,对主管部门和镇政府都大为不利。于是,主管部门和镇里向他面授权宜,指点迷津。
说话间,包达不断地观察着镇党委书记欧阳盟。他猜测,林子南这样的“冷手段”,十有八九是欧阳盟的授意。他们之间,其中的“猫腻”是可想而知的。包达接着说:“我们调查组下来,也是出于对我们干部的保护和挽救,不清的事实必须调查澄清,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只有把事实搞清楚了,我们才能更好地作出处理结果,对上对下都会有一个交代。这样的态度,这样的表现,是不是确有其事,见不得光呢?欧阳书记,请你发发言!”
县纪委受理了方群生的控告,组织人员下去调查。
包达“点将”,分明是在试探自己对这个案子的态度。林子南的问题,他这个“一把手”早有所闻,只是他自己提携起来的,更是自己推出的典型,林子南出了问题,他这个乡党委书记难咎其责,起码用人失察,欺骗上级组织。何况也或多或少的从民政所那里揩了一些油水,这样下去的话,后果肯定是不堪设想。
“林子南无情,我方群生就会无义!”方群生鼓起了勇气,下决心与林子南‘决战’到底。他撑着拐杖,递着诉状,进机关找领导,要求上级组织追究林子南的贪占行为,给社会一个公平。
调查组成员见他未有反应,也许是一种恐惧,也不当着一回要紧的事,接着又说:“你叫什么名字?”
无语。
林子南瞪着眼睛,呆若木鸡,一言未发。
“在为困难群众办理优抚项目时,你假冒他人姓名占为己有,克扣资金,是有这么回事吗?”
一名戴着近视眼镜的年轻调查组成员按照谈话的方式内容,板起脸孔,威严有加,说:“我们是纪委调查组的,今天,受组织委托,找你谈话,调查一些涉及民政工作的问题,请你务必支持、配合、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