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第1 / 2页)
“不行!我坚决反对。你们知道么,这是最无能最错误的选择,得不偿失。我们最要紧的是逆水行舟,坚持到底,决不做‘逃跑主义’。有一句老话,叫着死也要做鬼雄!”吴发先从椅子上弹起来,极力反对苏帝责的下策。
吴发先想得恐怖和复杂。
“好!算你有种。那我问你,你这个先生有什么绝妙高招?”
吴发先是上任不到一个月的体育局负责人,一年多前,他还是中学的一名体育老师,由于这人对官场兴致昂然,官迷心窍 ,居然打起了改弦易辙混迹官场的主意。他在高云政坛是一张白纸,举目无人,混迹官场谈何容易?思来想去,他想起了他学生的家长苏帝责和张如文,于是他拿出全家人省吃俭用的十多万家底,找到这二位“红人”,求他帮忙。通过他们的有效运作,年轻的吴发先得到了刘少连的认可,先调到县委办的机关事务局工作,半年后就地提拔副科干部,再过半年荣升到体育局任第一副局长并主持工作。这样做,刘少连当然是为了掩人耳目,不能肆无忌惮地张扬,以致造成民怨沸腾,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主持工作,双方共赢,皆大欢喜。
苏帝责端起酒杯,责骂这位兄弟,说:“你小子的人间温暖真够的,你先把酒喝了,咱们再谈各自命运如何?”
“可以,不谈公事,但咱们今天难得相聚,总还得彼此之间关心关心对方吧?!”另一个哥们接过苏帝责的话茬,似有不赞同他的“一言九鼎”。
“苏常委的教诲我牢记,我喝!”这兄弟看来也是海量,干脆利索地把满满的一杯酒一扫而光,还将空杯高高举起,倒转杯口,亮在头顶,说,“福星高照!”
“今天我们最好莫谈公事,这些烂事霉事越谈越寒心,越谈越伤感。世上要算什么最无情,就是官场最无情。拜托大家不要再说了,放飞心情宵宵夜。来,喝酒!”苏帝责说。
这小子也与吴发先一样,似乎无忧无虑的,诙谐幽默,不像张如文、苏帝责他们末日来临似的,搞得身心疲惫。在他的影响下,气氛比原先轻松了。
“吴老弟,我给你讲一个故事,是我们身边的真实故事。一个送水工都要隔三差五往局长办公室送水,每次到他的办公室都是客来客往,笑脸相陪的情景,敬烟倒茶,恭恭敬敬,真是幸福至极、风光无限,令这个送水工十分羡慕。‘这个局长多轻松多快乐呀!’可是有一次,他送水到他的办公室,却发现里面难得的宁静,没有外人干扰,只见轻松快乐的局长仰靠在老板椅上唉声叹气,对着天花板死死发呆。看他心乱如麻、生不如死的神态表情,送水工异常纳闷,惊奇万分,心想:局长这么风光幸福怎么也还有痛苦的时候?小吴老弟呀,这个送水工永远都解不了这个疙瘩,永远都会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因为他是局外人,没有接触过政治官场,所以他就领悟不到里面的所以然。这么些天来,你知道我有多痛苦,在钟祥云、范水清的紧逼下,我简直是在炼狱,他们时时处处都在给我下通牒。”
张如文有点朦朦胧胧的醉意了,他把平时的工作霸道带到了酒桌上,根本听不进他人的安慰解劝,借着酒兴,用力砸着杯子,怒发冲冠道:“你们都是一群六月伏天死了不怕臭的乐观派,现在是狼来了的时候,说不定明天我们都会滚蛋。当下,我最担心的是天明,我祈祷着黑夜的漫长,如果老天爷有眼的话,帮帮我,把长夜久久留驻。”
“车到山前必有路,我们有的是机会,乐观一点好,我就不相信他钟祥云会没事生事找岔子,处处给我们小鞋穿,要是这样的话,我们也不是吃素的,难道他身上就有那么干净一尘不染。”吴发先还是那样的“童言无忌”。
在座的诸位对张如文盼望长夜恐惧天明的期待都心知肚明十分清楚。没完没了的清理整治工作 ,压得他身心憔悴,筋疲力尽,几乎寸步难行,进展全无,上下不讨好两头夹气四面楚歌,天天如此,真是心烦意乱。不仅如此,还要面对范水清的责难。这样的恶劣环境,他张如文不惧天明才怪呢!“如文兄,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既然这根牛筋这么难嚼,你就下下狠心咬咬牙,把它甩得远远的,主动向钟祥云辞职,等待时机远走高飞。”苏帝责向张如文指点江山。
吴发先这么一说,张如文不敢苟同,举起酒杯“一口闷”地把下一杯酒咽下,粗声粗气地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吴老弟,你年纪轻轻、后生可畏,真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血性,这很好,难能可贵。但是,你想过没有,你在鱼龙混杂的官场混了几天?风风雨雨、坎坎坷坷、是是非非你经历了多少?眼下,我们就是茫茫草原上迷途的羔羊,没娘的孩子,没人理睬,更没人同情,早晚会被狼吃掉!我们大家都到了高唱《国际歌》的时候了。愧你还无忧无虑形势一片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