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第1 / 2页)
面对一桩桩“老大难”问题,伍义文首先恢复了基层组织,然后又理顺村级班子,从外出打工人员中、从退伍军人中、从村级能人中、从回乡知青中,酝酿人选,产生了新的村委会班子,使各项工作走向正规。
在郎际村,伍义文用很短时间整顿了村组财务,还实行阳光操作,阳光公示,并铺路建桥、护林修水利、抓计划生育、做学堂、发展生产,郎际村翻天覆地大变化。村民瞒着伍义文联名写表扬信送到了钟祥云手里,钟祥云看到这一件件由伍义文默默无闻办下的实事好事,心里有多高兴啊,群众直夸伍义文是位好干部――“要不是伍义文工作吃苦耐劳,郎际村不知要乱到什么时候。”
“伍书记是一个真正的大丈夫,能屈能伸,他在我们村受了委屈吃了苦,更吃了亏。”
“伍书记早起给党员上党课,给农民培训种养技术,组织干部扫街整治村庄。”
“看见伍义文就想起了当年的苏区干部,自带干粮来办公。”
安都县整顿干部作风禁止赌博打麻将,解决环境差问题,整治不作为、乱作为、腐化堕落等消极行为的力度大史无前例。疾风暴雨过后,钟祥云惟恐被处分的干部承受不了这种压力,于是他逐个逐个地找来这些同志聊聊,交交心很有必要的。他亲自“官闯民宅”,找到刘家坊乡已被“削官为民”的原乡党委书记伍义文。钟祥云与他进行了一次长谈:教育他深刻认识自己的错误,正确对待大家的批评,振作起来继续为党工作。伍义文因一场赌博竟然断送了自己的前程,也因一次处分,有了新的觉醒。
痛定思痛,伍义文向钟祥云表示,只要还是党员,就会为党争光。他向钟祥云提出请求,要到全县最落后的一个农村去,用自己的行动洗掉身上的污垢。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钟祥云很满意地点了点头说:“你这小子还真有能耐,是块钢,而且是好钢!我以为你想不通会上吊自杀呢!哈哈哈,哈哈哈!”
田营乡是滨江河的源头,河水横穿全乡境内。早春天气乍寒乍暖,虽然河上还结有薄冰,而冰层下河水却潺潺而动。河边桃树枝头上的蓓蕾已泛出浅粉红色。伍义文骑着摩托车,带着棉被铺盖,沿着崎岖的山路,来到这个乡朗际村上任党支部书记。
这个村已经三年没有村支书了,前一位由一个不是党员的代课老师管理村子,村子山高路远,产业落后,居住分散,群众贫困。因此成了安都县最贫困的村庄之一。
一进村委大院,伍义文就遇到了一件麻烦事。只见村委院里横放着一口装着死人的棺材,村干部都吓得辞职不干了,而死者家属依然呼天叫地、大唤大闹。伍义文支住“大阳90”摩托车,急忙问是怎么回事?原来,村里一座小煤窑发生事故,砸死本村一个矿工,矿主躲着不见踪影,事故无人处理,死者家属就把棺材抬进了村委会,要求村干部解决问题。
为了不给群众添任何麻烦,伍义文选择了一个闲置多年的古建筑住下来,白天在破屋里自己做饭吃,夜里点油灯熬通宵。他与群众见面,以开大会的形式。在会上,伍义文坦诚地、开宗明义地说,我是一名犯过错误的干部,不瞒大家,是因为赌博撤了职的干部。见伍义文说话实在,群众听得真切。但其中也有窃窃私语议论他的:连自己都管不住、管不好,还有本事管这等烂事,哼,天方夜谭。
伍义文又说,乡亲们如果信得过我,咱们一起把村子搞好,让大家挺直腰杆、堂堂正正走路、大大方方说话。
首先要处理死人的事,伍义文不能让村委院里老放口棺材。他通过田营乡领导和派出所的同志把矿主找回来,详细了解事故的原委,严厉地告诉矿主应负什么责任。如果不尽快处理,要承担法律责任。
这位矿主不服伍义文管,心高气傲地说:“你老伍,你伍义文,你一个下台干部少拿法律帽子唬人。”伍义文理直气壮:“我的问题归县委县政府管,你的问题归我管,这件事我要管到底。”乡干部和派出所干警也批评矿主的态度,在大家的指责下,他乖乖地接受了调解。第二天,他主动到死者家里,赔礼道歉,补偿了经济损失。一场棘手的纠纷得以平息下来。
郎际村的落后,远远超出了伍义文想象。由于村级党组织瘫痪,大事小事、难事易事,村事家事都无人管,朗际成了当地有名的“三不”特区:十年不交农业税,不执行计划生育,不交提留土地承包费,随心所欲,想换就换,想种就种,不种就荒,还有就靠山吃山,只要到村里逛一圈,家家户户门口都堆放着大大小小的树筒子等木材,乱砍滥伐非常严重,以致于快造成大山里的水土流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