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老区县长 >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一章(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曾利望朝陈老师点了一下头,说:“陈老师好!”

心里却下意识地想:“怕是刚刚在床上汇报完吧!”

李里和在曾利望脸上瞟了两眼,说:“老曾,你有事吗?!”

曾利望说:“是,李书记。”李里和接着又瞟了陈老师一眼,彼此之间有一种很默契地春风秋波,笑笑地对陈老师说:“小陈老师,我这里有事,今天就汇报到这里吧,留守孩的教育和管理工作一定要注重它的操作性,下次我专程来学校调研一下,到时你可要详详细细、胸有成竹地向我汇报好。”

陈老师也露出一口洁白均匀的玉牙,笑得很灿烂,并说:“好的,我记住了,那我就走了,拜拜!”

春秋时,齐景公喜欢巧言令色,爱听人家对他说好话。但日子一久,便感觉索然无味,尤其当宰相晏婴去世后,一直没有人指责他的不是,心中感到十分苦闷。

有一天,齐景公宴请文武百官,吃完饭后,一起到广场射箭取乐,每当齐景公射出一箭时,即使没射中靶子,臣子们也高声喝采,夸赞他的箭法举世无双。事后,齐景公越想越不是味道,便把这种事情告诉他的臣子弦章,问他为什么这样?弦章对齐景公说:“古人说:上行下效。国王喜欢什么,群臣们也自然喜欢什么;国王喜欢人家奉承、自然,群臣们也就会经常谄媚于大王了,因此这件事不能全怪那些臣子。

齐景公听了深表赞同,便要赏赐许多珍贵的东西给弦章,弦章摇摇头说:“那些东西我不能收,想想那些奉承大王的人,正是为了要赏赐,如果我收下,岂不表示我也是卑鄙小人了。”

齐景公觉得弦章的话很有道理,从此以后不再一味地只听那些假意奉承的话了。

这个典故故事,注释着上司怎么做,属下也跟着做。用来形容说上司的言行,对部属的影响很大,上行下效嘛。于是在安都县,曾经出现过县委书记喜欢书法,县内中层以上干部就纷纷仿效临摹字贴,班门弄斧地习起了所谓的书法,一时造成了“安都纸贵”(宣纸)的尴尬;还有一任的县委书记爱好运动,对乒乓球情有独钟,于是县内的中层以上干部就纷纷掀起了“中国乒乓球运动”,找县委书记双打的,单打的人络绎不绝,一时又促使了安都个个单位添置球桌,一度造成安都乒乓球桌价格翻番的局势。赵吕生的爱好却是好钱好色,不仅属下们挖空心思送钱送色,他们也跟风学起了好钱好色的毛病。李里和就是最明显的例子。这个毛病比传染病还来得快,以致带动了乡里的其他干部和村组干部。若竹乡河口村是一个有3000多人口的大村子,由于紧临国道,地皮升值,村支部书记曾利望看中了沿线的500多亩良田菜地,顿时想起了要利用好、盘活好这些黄金地,把它们开发出来,卖给农民建房子。曾利望将这一想法告诉了李里和,李里和双手赞成,他说,这是城镇化建设的需要,是做大圩镇、做活经济的根本出路。

李里和目送着陈老师向外走的婀娜亭亭地身影,心里掀起一股臊动的热流。站在一边的曾利望察颜观色,悟出了所以然。

“有什么事,直接说吧!”李里和招呼曾利望入座后,催促说。

“好,我说。”曾利望顺势拉开了自己的“公文包”,取出一沓百元现钞,放在李里和的办公桌上,说,“李书记,您真是我们河口村人的大恩人,得到了您很大的照顾,比如说,那50亩地皮的事,如不是您上下左右地找人托关系办手续,恐怕今生今世都开发不出来,所以这1万元钱表表心意,请李书记给曾某人和河口村一个面子,收起来!”

“你这个老曾,什么意思,太见外了吧!为若竹乡的发展,为群众的小康生活,这是我应该做的。”李里和生气了,而生的这个气,只有他曾利望才心领神会。

河口村沸沸扬扬,掀起了史无前例的“圈地”运动,50亩良田菜地一夜之间被人抢购一空。这些买地建房的有三种人,一种是村里或者乡内的富裕户;一种是势力较强,有这靠山那靠山的头面人物;一种是在外面听到风声买通关节挥钱如金的开发商等等。50亩土地,村里大赚了一把,票子像涨潮的海水,席卷而来。曾利望和村“两委”一班人像梦幻般过上了花钱如泼水一样的奢侈生活。他们将很小的一部分土地款分给了村民,留下很多的部分就占为己有,或集体花销,吃喝玩乐,周游世界,送礼行贿;或个人私吞,贪污腐化。既不公布财务,又不接受监督。以致于村里一年下来的招待费就达十几多万元,创造了安都县,甚至南州市村级招待费之最。有村民说,河口村的招待费可以申报世界吉尼斯纪录。

这天,曾利望开完全乡的林业清理整顿大会后,已是下午的5点钟,他急不可耐地到厕所里撒了一泡尿,然后腋下夹着他那只只要是乡上、县上开会必备的黑色的“公文包”,准备骑上他那辆用8000元公费才买的“钱江125”载重摩托车返回村里。正要打开电门加档时,他又犹豫了。他要趁这个机会找找李里和书记,沟通一下感情,请他搓一顿。今后,还有多少大事小事要他这个乡上的“一把手”高抬贵手关怀备至哩。

曾利望来到李里和办公室门口,见门关着,里面还有灯光。乡镇干部的办公室都是寝办合一,中间一幕布帘一拦,后面是卧室,前面是办公室。曾利望听见里面有悄悄的说话声,就举起手敲门。

门开了,曾利望见李里和的办公桌对面,坐了一个青春貌美的女孩,女孩子有些不好意思地低着头,脸红红的,像才下过蛋的母鸡。

李里和急忙介绍:“这是中心小学的陈老师,来汇报留守孩管理工作。”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