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第1 / 1页)
徐欢说:“我这里有一封杨厅长写给您的信,请您收下!”
在家里,钟祥云是从来不接看任何一个干部的材料信函,也不接待任何一个求助于他办事的人,这个铁律,在安都几乎家喻户晓了。在他刚来安都工作的日子里,有好些人出于各自的目的而找上门来套近乎,结果招架不住。有一次,已是深夜,钟祥云准备熄灯睡觉,门铃又响起,他打开门,是一个曾经在桃源县垅坑乡政府一起共过事的“兄弟”,他早年主动辞职下海经商,现在早已是腰缠万贯的大老板了。钟祥云把他引进室内,语笑喧哗,无话不谈,后来这位“兄弟”临走时,将一个鼓鼓的信封留给他,说:‘这是一封给你的信,请你一定要拆看啰!”钟祥云把信封一拆,里面全是光裸裸的人民币,还夹着一张小纸,纸里面写着要钟祥云帮忙给工程。钟祥云看后,很生气,这把自己当成什么人了,他也太小看我了吧!翌日,钟祥云把这位“兄弟”召来了,狠狠地批评了一番后,硬是把信函如数奉还,“完璧归赵”。从此以后,钟祥云再也不允许任何有求于他的人窜门了,更不允许接受任何人给的东西,包括文件材料信函等。防微杜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是多么的重要啊!
徐欢把手中的信封拿起欲给钟祥云,钟祥云大摆手势,边进门边说:“明天到办公室来,今天就到这里吧!”说着,“砰”的一声门关了。
徐欢给钟祥云的信是真信,是杨厅长的亲笔信,当然,徐欢也怪聪明的,“搭差收费”夹了一张自己的“政绩介绍”,表示要求自己进步,还望书记提携、关照,云云,杨厅长给钟祥云的信里,主要内容是叙旧叙情,至于要钟祥云照顾徐欢一事,也是一笔带过,这也许是点到为止,方法妥当吧。
钟祥云想,制度不改,观念不变,人们的“官本位”意识只会更强不会减弱,跑官要官, 买官卖官的歪风只会有愈演愈烈之势,不可能寿终正寝。
又是一年的寒冬岁月。晴天,虽没有纷飞的雪花,也没有晶莹的冰块,但寒风袭来却砭人肌骨。
钟祥云在家里收看中央台新闻联播。骤然间,门铃响起,他挪步向门边走去,从猫眼里发现是一个陌生人,手里还抓着什么东西。老习惯,不理!钟祥云又返回沙发,继续看新闻。
一阵子后,那人又在按门铃,李佳照走过去打开门,满腹狐疑地问:“你是找谁的?”
陌生人笑着说:“对不起,我是来找钟书记的。我是社溪镇的副书记,姓徐名欢,我代钟书记的一个老上级传句话,顺便聊聊天。”
徐欢这么一说,倒使李佳照左右为难起来,拒绝欠妥,人家毕竟不是来求老钟办事要官的,是来代人传话叙情的,双方僵持了好久,钟祥云步履而出,注视对方,不冷不热、不温不和地说:“有很重要的事吗?”
徐欢看到钟祥云这么一副严厉的面相,有些诚惶诚恐,无所适从的样子,但还是“勉为其难”地说:“重要事也谈不上,就是前些天,我到省城一趟,看见了省财政厅的杨厅长,他是我表舅舅,他说您在桃源县财政局工作期间,他一手把您树为典型,在全省开展向您学习……”
“噢,那你很幸运哟,有这么一个能干的舅舅在省城做官,恭喜呀!杨厅长是我的老上级,老领导,他帮了我很多,我终身受益,他是我的恩人!”徐欢不着边际的话还未了,钟祥云就打断了,而且妙语解颐,绵里藏针。
杨厅长对钟祥云的确好之又好,深之又深。钟祥云在桃源县财政局工作时,杨厅长来到县里,书记、县长马前鞍后围着他,他反而不领情不喜欢,他硬是逼着书记、县长要把钟祥云叫过来陪陪他,聊聊天,吃饭也要他过来一起吃,一名副局长真是宠爱有加。钟祥云因业务能力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工作奇迹,是个理财能手。杨厅长就把他“捧”出来,让他成了全省系统的“新闻人物”,后来就叮嘱有关领导要把他提拔上去。
有桃源或者安都的同志与杨厅长交流,只要说到钟祥云,杨厅长就一定“老生常谈”,一个“调子”弹到底:“他洒脱干练,充满自信的神态和豪爽风趣的谈吐,给人一种性格刚强,充满朝气活力,不停奋进的印象。”
钟祥云接着说:“没重要事就回去吧!啊,明天到办公室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