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老区县长 >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五章(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到了这一步,童发采开门见山了,他说:“我可以自豪地告诉赵书记,我是搞水电出身的,经营水利水电是我童某人的拿手好戏,成功率几乎达到100%,只要与我打过交道的地方官员,没有谁对我说三道四。这样吧,雪竹电站的资料我看过了,也叫人测算了,当年投资2000万元,我现在给2500万元。只要您拍板,具体事宜另定时间洽谈。”

去年6月,翠微公司改制,把180万元净资产卖给了内部职工。当年翠微的10项主要经济指标均翻一番,每个入股的职工都可以得到占股本金54%的红利。

童发采很果断地、大有志在必得的样子,把话一讲定,没容赵吕生思考,就站起身,从自己那个意大利产的大公文包里取出一只书本一样大小的皮包,放在赵吕生跟前,说:“这只皮包是意大利产的品牌包,我特意为您选择的,送给您。”

为了充分发挥示范效应,安都县选择的第一批试点是效益尚可的企业。生产农机配件材料的翠微公司,公司文革期间建厂,40年间“贡献不大年年有,步子不快天天走”,前年,职工每人月工资400元。

赵吕生说:“老区的发展要借助外力拉动,但我们最担心的是缺乏一批有雄厚实力的‘大财主’,他们往往像姜太公钓鱼式的方法来谋取我们的好处,使国有资产遭至不必要的损失!”

童发采说:“您放心赵书记,这个命脉交给我,我会输造出不计其数的血液和生命,会让老区的生命之源更长。”

对童发采,赵吕生心中早已有谱了,求购电站心切,大有拿不下雪竹电站誓不为人的英雄气概,针对这样的客商,赵吕生游刃有余。

赵吕生说:“水电是农业的命脉,把我们的命脉给了你,童董事长,我们怎么活呀?!”

童发采从赵吕生的言谈中悟出了道道:“一个既想当婊子又想竖牌坊的政客,什么政客,说穿了就是贪官,你有这个‘贪胆’,我高兴来不及哩!”

心有不甘的童发采于是就来到了安都,直接找到了赵吕生,赵吕生在企业改制上总结了一套一套的经验,与各路人马交道打得多,什么样的人用这种方法,什么样的人用那种方法,他都十分地了如指掌,烂熟于胸,堪称半个“心理学家”。

“我对您赵书记的政绩口碑早有所闻,企业改制的行家里手,有几个县委书记能得到省委书记表扬?我想信,只要我来收购经营雪竹电站,安都,不,说穿了您赵书记就是最大的赢家。”童发采饶有兴致,满有把握地说。

雪竹电站效益很好,职工队伍相对稳定。可是,河南焦作市的大客商童发采进入安都,看中了这一“肥缺”后,就盘算着要把这座电站收购到手。童发采的发迹史大家都不太清楚,但他有50亿固定资产的传说在安都路人皆知。他长期经营着水利发电和路桥建设,这两大项目,他是从桃源县洽谈收购长江电站这一项目失败后,通过市里的一名领导介绍过来的。据说,童发采下决心收购长江电站,可桃源县的书记很民主,带着童发采一起到电站开职工大会,征询意见的同时,极力做好改制工作。职工们对企业很留恋,一草一木皆是情,最后职工们异口同声地说:“要改制要经我们同意,这是政策所允许的,但我们出与外商同样的钱,我们每人筹钱入股买下!”

“电站改制是早与迟的事,是谁来经营的问题。我还是那句话,看谁的实力强,看谁的素质高,我老赵可不会随随便便的把好端端的企业拱让给一个没有经营本事的人。”赵吕生故弄玄虚,卖个关子。

省委书记不爱表扬人,但是,随后到一个市召开的一次会议上,他表扬了安都的企业改制。省委书记肯定,赵吕生当然受宠若惊,心里窃喜,开始有些飘飘欲仙、目中无人了,对改制的力度进一步加大了。赵吕生有了“改革家”的称呼,也有了“李鸿章”、“赵卖光”、“赵送光”的齿骂。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