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深黑:一个公安局长的自述 > 第四章 截访 2

第四章 截访 2(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我说:“汉英,这点你放心,只要我当这个公安局长,你就不会有那一天。你也知道,我所以答应你来华安,就是找他们算账的!”

不知为啥,他这话一问,我又来了劲头,说:“我是公安局长,公平的事好像管不了多少,但是,我可以管正义的事,如果出现了不正义的事、违法犯罪的事,我绝对要管到底,正义一定要得到伸张,犯罪一定要得到惩罚。”

我们回了城里,汉英驾着车,好像没有目的地转悠着,我们几乎走遍了大街小巷。我看到,城内的几条主要街道建设得还可以,看上去挺顺眼的,可一进入距城中心稍远一点儿的岔路、小巷,特别是进入那些平房居民区,就不一样了。最后,他拉着我来到城郊的一片居民区,这里全是老旧的、不知建了多少年的平房,好多还是一面青的甚至是土坯房,道路狭窄、肮脏,随处可见垃圾、粪便,有行人看到我们的车都把目光投过来,我看到了他们黯淡的脸色和不加掩饰的敌意目光。汉英告诉我,这里,就是我昨天夜里截访的那些动迁户的住处。汉英说,如果咱们是他们会怎么想,在市区住得好好的,有人一句话,就让你迁到这儿来了,你心理能平衡吗?我说是啊,你看看他们的眼神。汉英说不用看,肯定充满了仇恨。我问,这是不是仇富。汉英说,是也不是,他们穷,对富人肯定有想法,可问题不在于富,关键是你怎么富的,你富得不正,因为你的富导致了他们的穷,还怪他们仇恨你吗?我说是啊,这个问题不解决,社会很难稳定啊!

汉英说:“看来,咱们有分工了,你管正义,我管公平。不过,你的任务可比我轻多了,打击犯罪,就是伸张正义,可公正就难了。你看吧,我来之后,还真想在这方面做点儿文章,譬如说经济上吧,现在是市场经济,讲究的是公平竞争,这还相对容易一点儿,只要师傅你能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谁欺行霸市,给我打击就行了。可政治上就太难了,这牵扯到政治改革,我没有这方面的决策权,不过呢,我也想学一些外地的好做法,譬如,在任用干部上实行公平竞争,凡要提拔干部,先要进行文化、政治和业务考试,达不到基本标准的不能提拔。可是,掣肘的地方太多呀,闲言碎语多着呢,什么标新立异,另搞一套啊,没事找事啊,行,他们愿意说让他们说去,可是,他们不只是说呀,我已经发现,我的意志在华安很难得到贯彻执行。有些干部跟你阳奉阴违,他们不听县委县政府的,而是听别人的,使我的决策无声无息就夭折流产了。我的前任就这样,初来的时候雄心勃勃的,走的时候却灰溜溜的,居然有人公开放鞭炮,喊着口号说欢送他滚出华安,我真担心,有一天我也会这样啊!”

嗯?难道里边还有这些勾当……

我的心气得咚咚直跳,问:“汉英,你说这件事谁干的?”

我说:“对呀,就说房启和他们这些人吧,没有八年前的强行拆迁,能有他们今天的上访吗?拆迁的时候,如果给了他们足够的补偿,能有今天这局面吗?对,如果黑恶势力得到及时打击,不那么猖狂,矛盾也不会激化到这种程度!”

“什么……”

汉英没有呼应我的话,他陷入了沉默。我正要问他想什么,他却突然问了我一句:“师傅,那你说,造成缺乏公平正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庄革放?我重复了一下这个名字。汉英说:“对,他以前的名字叫庄文革,后来改名叫庄革放。”我说:“姓庄,是不是和庄为民有点儿关系呀?”汉英苦笑一声说:“何止有点儿关系,就是他的儿子。”

这回,轮到我沉默了。

返回路上,我心情沉重,除了看到刚才的“伟大成就”让我心情不好,更觉得汉英太难了。我觉得我这个公安局长不好当,实际上他比我难得多。我叹息着说:“汉英啊,师傅也就这么大本事了,想多替你分担点儿,可我只是个小小的公安局长,也分担不了什么呀?”汉英说:“不,师傅,你为我分担得已经够多了,说真的,华安这些领导干部中,就你跟贺大中靠得住。你看,昨天夜里出了那么大的事,他们谁到场了?”我说:“霍世原不是病了吗?”他冷笑说:“啥病啊?他们都等着看我笑话呢!”

汉英:“还用问吗?别人也没这个胆量啊?”

这不是一句话能说清的,但是,罪魁祸首我是有所知的,他们和房启和那些访民们说的是同一伙人,他们就是靠破坏华安的林业资源起家的。那是我调离华安不久的事,省里出台了一个开垦五荒的政策,给他们祸乱华安提供了机会。他们就借着这个机会,同林业部门及县里掌权的领导挂上了钩,以开荒之名,开始大肆砍伐山林,几年工夫,就差不多把华安的林场全砍光了。接着,他们又把目光对准了黑滩煤矿,同样利用政策法规上的漏洞,挨着国有煤矿承包了一个煤井,专门侵蚀国有煤矿,硬把国有煤矿给挤黄了,然后用低价买下来,之后,又打垮了邻近的一些小煤矿。于是,他们基本上控制了本县的煤炭市场,成了华安乃至全市的首富。后来他们又办起这个公司那个公司,成立了宏达集团,势力就更大了。最可恨的是,只要他们兄弟干哪个行业,就不许别人干,谁要敢跟他们竞争,他们就无所不用其极,什么手段都使,所以,他们的钱就越来越多,势力也就越来越大。直到今天,华安几乎没有能够和他们抗衡的力量,甚至连县委、县政府在某种程度上也要看他们的眼色行事……

不用说,又是贾氏兄弟。

那么,这是怎么造成的呢?

这不奇怪,这种事如今太普遍了。所以我马上说,这里边肯定有说了算的官员掺和。汉英说可不是一般的掺和,实际上,他是入了股的,而且占有一半的股份,在那条商服街的改造过程中,有一半利润是要落入他腰包的。我就问这个人是谁。汉英却不说了。我着急起来,问他为啥不跟我说。他想了想又叹口气说:“是怕你畏难。告诉你吧,是庄革放,是他跟贾氏兄弟联手搞的这个项目。”

我不能回答,无法回答。

这……

汉英也没再问,他自言自语地说:“师傅,咱们别再往深琢磨了,国家的大事咱们管不了,但是,华安的事咱们不能不管。你说,怎么能解决这些问题?”

这时,我们才转到真正要说的话题上,说起了宏达集团,说起了贾氏兄弟,说起他们才是华安不稳定的罪魁祸首,房启和那些访民集体上访,是他们所赐,华安生态环境的破坏,又是他们所为,不打掉他们,华安难安哪!汉英赞同我的说法,感叹着说:“可是太难哪,除了他们自身的能量,他们后边还有人哪!”话题突然一转:“师傅,你知道吗?商服街的开发,不只是贾氏兄弟,还有别人参与其中!”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