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血色朝霞 第9章(第2 / 2页)
突然,前面一声威严的喝令传来:“什么人,站住,我们是警察!”
他吓了一跳,这才抬起眼睛,看见几个全副武装的警察迎面奔来,心一惊,以为是来抓自己的。然而,几个警察奔到他跟前停住了脚步,纷纷敬礼:“对不起,是秦局长,我们在巡逻,刚才没看清你,还以为……”
是几个巡警,他们再三道歉后向远处继续巡逻。这使秦荣恢复了一点理智。是啊,不管怎么着,我现在还是副局长,他们暂时还不能把我怎么样。现在说没路了还为时过早,还有路,甚至有很多路可供选择,鹿死谁手还很难说……他站住脚步,向前面望望,发现市公安局大楼就在前面,蔡明臣办公室的灯还亮着。他的心又一紧:妈的,这时候他还不睡,在干什么?是不是在和李斌良研究对付自己……
站了片刻,心中骂了句:妈的,爱咋咋的吧!转身向家的方向走去。
秦荣离开后,一个人影又从暗处闪出来,望了秦荣消失的背影片刻,转身向另一个方向看去。
当铁昆向他提出这事时,他吓了一跳,坚决不同意。他知道。这可不是别的事,这事太……他明确表态——不同意。
当年季小龙抢劫杀人案件,是秦荣亲自办的。其实,这案子他一接触就知道怎么回事。他早知道季小龙是铁昆的人,他也知道,季小龙几次伤害他人,也都是铁昆所指使。如果没有铁昆,季小龙早就进去了。这起案件,抢劫只是假象,杀人才是目的。主要原因是那个镇长多次向有关方面揭发铁昆搞建筑偷工减料贿赂他人,甚至牵扯到上边的人,还掌握了一些证据。因此,检举人必须死,而杀手是季小龙。但那时他的技艺还不成熟,杀人后被当场发现,不久被抓获归案。因证据确凿,社会影响大,被地区中院受理后又转省高法直接审理,最后被判极刑。
开始秦荣坚决不同意帮这个忙,可后来还是同意了。正是在他的直接帮助下,一个偷梁换柱之计得以实施。就在审讯全部结束、死刑将定、判决即将下达、已经很少有人再接触季小龙的时候,他以外地公安机关一起案件牵扯到季宝子为由,前往提审,偷梁换柱,顺利完成了置换。
那个外地警官就是季宝子的孪生兄弟。对了,他叫朱贵。当时他穿着一身警装,戴着大墨镜,很难认出他的真实面容。经过也很简单,进入提审室后,他打开季宝子的手铐,与朱贵换了衣着,再把手铐戴到朱贵的手腕上,两人角色互换,朱贵被带回了监舍,而季宝子则神不知鬼不觉地虎出牢笼。那个孪生兄弟也真够意思,直到刑场也没改变态度。当时,自己还提心吊胆呢,最后一个枪毙他,枪手又停了那么一会儿,特别是他转过身来好像要喊什么那会儿,简直要把自己的心吓出来了。还好,正好在那时枪声响了。后米,李斌良的录像机对朱贵的脸照起来没完,担心他看出什么,或电视里播出时露馅,就走上前干扰了他一下……
风险很大,但回报也很大,算起来还是值得的。那件事后,他如愿以偿地当上了副局长,分管刑侦和经侦工作,这更使他如鱼得水。分管刑侦使他觉得手中有了生杀大权,分管经侦更使他在经济上受益匪浅,什么黄金案,诈骗案,抓哪个,放哪个,哪个案怎么办,是轻办还是重办,是真办还是假办,都要经过他。
他看的也是公安局的大楼,看的是那亮着的窗子,蔡局长的窗子。
秦荣真猜对了,此时,蔡局长真的在办公室研究他,和蔡局长一起研究的真是李斌良。
季小龙出笼后就远离了本市,但秦荣知道,他并没有和本市的某些人断了关系,有两起未破的杀人案件,秦荣也看出是他的手笔,就找到铁昆提出抗议。从那以后,他好像从本市销声匿迹了,直到出了毛沧海那起案件。好像是报应,他从毛沧海案件一出就感觉到恐怕要出事,要出大事,虽然捂着盖着,事情还是有点不可收拾了……
秦荣觉得,所以出现今天的局面,李斌良是个重要因素。从他来到公安局那天起,就感到他身上有一种和自己格格不入的气味,让人处处小心着他。他一调入刑警大队,秦荣感觉到一种潜在危险。会上会下,总把什么秉公执法、为警清廉挂在嘴上,就好像纪检委一样,而且不只是说,他来真的,妈的,他比雷明还坏,还碍事,自他到了刑警大队之后,自己干什么都不方便了,都要小心他,他和自己不是一种人,他是自己的天敌,是那种所谓的“真正的刑警”。
对这种真正的刑警,秦荣感到害怕。
事实证明了自己的感觉。尽管明里暗里没少给他下绊,可他还是一如既往,像一头永不回头的犟牛,最终让他发现了真情……而且,他的分析能力,工作精神,也都让人害怕。林平安被杀后,他马上就分析出杀手不是一个人,有同伙甚至是一个杀人集团,当骤然听到他的话时,自己连惊带怕,差点露出马脚;接着,自己想把他的注意力引到吴军身上,让他陷入云里雾里,可没顶用;制造一起杀手案把他从金岭引回,仍然没有骗了他;后来又让铁昆抛出黄秀秀的尸体,想引开他的注意力,他还是不为所动。而且,无论是清除还是提拔,都没使他气馁……现在,他又发现了季宝子还活着,继而摸到了自己身上……
秦荣的心向下沉去,沉去,向没有底的地方沉去。他游魂一般向前走去,不知去向何方,他想退回去,却知道已经不可能,他只有向前走,必须向前走,尽管不知前面何处是归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