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意外 第23节(第3 / 3页)
清楚了,一切都清楚了。只是,吴世杰突然间沉重得有点喘不过气。
吴世杰很快将这一消息说给司雪,司雪也是惊得半天说不出话。“难道真是他?”两个人坐在省城黄河岸边一家很精致的酒吧里,眉头锁得一个比一个紧。酒吧不大,但布置得特别有情调,舒缓的音乐一点也抚不平两人心头陡起的皱褶,相反,这音乐听了让人有一种想哭的冲动。
“不会是他吧?”司雪又道。
吴世杰不敢作声。
离他们不远处,一双人影坐在朦朦的灯光下,不时地将目光投到他们身上。司雪没看见那目光,吴世杰看见了,却尽量装没看见。
“放心,黑的抹不白,白的抹不黑,有他们发急的时候。”吴世杰道。
接下来,吴世杰索性从乐文的事中跳出来,动用自己的力量,全力以赴开始追查水泥事件。
水泥事件才是吴水的黑幕所在,包括收购或兼并吴水国企的事,都跟水泥事件有关。表面看,高风的阳光集团收购了吴水一大半国企,搞得很惹眼,也很容易让人产生联想。但跟孙安全收购的吴水水泥厂相比,就是小巫见大巫了。孙安发表面上只收购了水泥厂一家企业,但这一家的含金量值得上高风收购的全部,而且,高风收购的全是濒临倒闭或破产的企业,孙安发收购的却是效益和市场一直很好的吴水水泥厂。据老乔查明,吴水水泥厂收购前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省同类企业之首,产品质量坚不可摧,就是现在,它的质量和效益也在全省叫得响。就是这么一家企业,却让孙安发以不足三百万的收购价成功并购。他们在这事上玩了一系列猫腻,先是让孙安发参股,接着搞国企改制,接着搞资本重组,总之是一些很能说得过去的办法,最后才把事情不声不响地落到实处,一家有着五十年历史和上亿资产的国企就这么巧妙地转移到孙安发的名下。原来的厂长升任为经贸委主任,原来的国资委主任升为政协副主席。吴世杰上任时,一切都已不留一点痕迹的让他们抹干净了。
国企收购的所有矛盾和改革引发的冲突全都转移到高风的阳光,高风反倒成了热点焦点人物。这棋高呀,如果没有足够的能量和超人的智慧,真是下不出这盘棋。
吴世杰不得不再次想起李正南。能出此高招的人,怕是非李正南莫属。派出去调查李正南的人很快回来,振奋人心的事终于出现了。有确凿证据表明,李正南加盟阳光前,因为挪用一笔项目资金炒股,被股市套牢,就在事情快要败露前,孙安发找到了他。两人经过一番密谈,孙安发替李正南补上了窟窿。接着,林焕书记出面,以引进人才的名义,将李正南硬挖到吴水,还很具象征性地搞了一次人才推介会,不知内情的高风以年薪十五万的高价聘请了他,很是让媒体在他脸上贴了一层金。
那两人一个是他的远方表妹刘莹,一个,是他好久没见过面的乡下作家刘征。
一个是穷途末路,一个是借刀杀人,难怪李正南能舍弃那么好的工作和优越环境,心甘情愿跑到吴水,在高风手下屈就。
“继续查,一定要查清李正南在阳光收购国企中所作的一切,对涉嫌人员,一个也不能放过!”
另一个渠道传来消息,红河大桥所用的低标号水泥很有可能来自二道湾水泥厂,这家民营企业的老板是个行事古板的乡下老头,但他女儿是省电视台播音员。
“你是说周慧?”吴世杰惊问。
汇报情况的人重重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