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男人和女人那点事儿(第8 / 16页)
于振中一听又跟苏联人喝酒,不由得吐了吐舌头:“啊,他不要他的胃了?”
“刚做完手术,连水都不能多喝的。”陈雅玲朝着他苦笑道,“刚才,我觉得饿得受不了了,才吃了几口饺子皮。”
“高兴?”王希维想了想,“嗯,有道理。可是……他要去跟苏联老大哥喝酒呢!”
于振中摸摸下巴,沉思了一会儿:“那天论证会上,他们最后的态度我也感觉到了。”
苏青林见桌上有苹果,便拿起来一边削皮一边说,“下班回家,准备做面条给你送来。没想到……”
“论证会上于副总读那些数据时,我注意到罗吉诺夫朝库尔茨直点头。还有,临散会时,他没有再一味地坚持自己的意见。”
陈雅玲微微一笑,调皮地说:“有人捷足先登了?”
王希维听了也皱着眉头在心里猜测着:“你是说……”
为了再次证实自己的判断,库尔茨又问了一遍:“你是说,于和王提供的大爆破的数据以及方案可行?”
梁振英睁开眼睛微微点点头,苏青林端起桌上放着的一杯热水,拿起勺子喂了梁振英一口,梁振英喝了,嘴唇动了动,望着他,似乎要说什么,努力了半天,怎么也说不出来。
库尔茨见罗吉诺夫脸上一直挂着满意的微笑,心里虽然高兴,但还是有点不敢相信。他知道罗吉诺夫对工作要求是相当严格的,他是爆破方面的专家,大爆破的数据一丝一毫都不能有偏差,否则,造成的后果也是无法弥补的。因此,在工作上他对人对己都很苛刻,现在连他都满意了,这就足以证明,这帮中国人确实在这个问题上下了一番功夫。
苏青林望着他:“振英,什么也别说,好好养伤吧。”
回到住地后,他们还在一直讨论这个问题。他们感到兴奋,尊重科学就是尊重事实。实事求是,决不盲从,是这几个中国人的特点。今天,他们的态度是科学的、是认真的,既不是蛮干也不是胡说八道,而是把具体的数据、切合实际的方案摆到了桌面上。罗吉诺夫嘴上不说,内心里却喜欢上了这样的中国同行。
“是呀,”苏青林把苹果削好递给她,“这个田秀丽,我想在你面前表现一下,可是没有机会。”
“什么信息?”于振中奇怪地望着他问。
“我不能吃。”陈雅玲轻轻地把苹果又推给了他。
当他们两人来到苏青林的办公室时,苏青林正在焦急地等着他们。让他们坐下后,便展开桌上的图纸,对他们说:“在论证会上,罗吉诺夫虽然否决了我们的方案,可是,我从他们的脸上读出了某种信息。”
“为什么?”苏青林一听又紧张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田秀丽进来了,苏青林起身告辞。出了梁振英病房,他向陈雅玲的病房匆匆走去。
的确如苏青林所说的那样,在论证会上,于振中最后的发言让苏联专家尤其是罗吉诺夫大吃一惊。当于振中把他们精心设计的那些数据报出来时,罗吉诺夫当即看了库尔茨一眼,库尔茨读懂了他的眼神,这些数据是可靠的,这个办法也可行。因此,他们才提出了一两天解决大爆破问题的建议。
陈雅玲的精神状态看来不错,见了苏青林便轻轻地说:“刚刚说你和他一起吃的饭,是这样吗?”
苏青林激动地站起来,在屋里走动着:“所以,我们要再主动一点,不断地虚心向人家请教,因为我们搞大爆破最终离不了这个爆破专家罗吉诺夫。”
苏青林点点头,心想,自己已经累得躺在病床上了,还惦记着我吃没吃,唉,雅玲,平时我对你关心得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