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市长女婿 > 第十八章

第十八章(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我知道,启聪,我只是担心,你太累了,千万别把身体搞坏,还有,要是这样卖字,会不会有事?”女人担心的不无道理。东启聪明白,自己毕竟是国家干部,政府官员,从理论上讲,不能像那些书法家们散漫自由,卖字卖画,漏缴税款,即使有心诚意切的买主,这事也得悄悄行事,不可张扬。所以,在展会中,他让工作人员对预购书法条幅者讲,东市长不卖字,已卖出的三幅,只是个例。可是,幕后,工作人员却将求购书法作品人的名单送给了东市长,让他们直接沟通。

其实,这些急于求购东市长书法的人,都不懂书法,也不爱书法,他们不是哪个工程公司的总经理,就是某个民营企业的老板。他们做梦都想结识东市长,更想向东市长表达盛情心意,可是,平常日子摆再好的宴席,人家做市长的根本请不动,想送些厚礼,又找不着门。突然道听途说有个什么书法展,展会上的作品都明码标价,使他们惊喜的是,竟然有东市长的书法,这些极有经济头脑,善于发现商机财源的人物,就一个个步入以往从不涉足的书法展览了。由于这一帮人的介入,书法市场自然活跃非常了,特别对东启聪这位身份特殊的人物,他们看到的不是三尺条幅方寸之间的艺术价值,而是书法之外的难以估料的经济价值。在这方天地,谁个不知,东市长分管的城建、交通这两个口,就有干不完的工程,只要东市长一句话,就能平下正在争论不休、打斗竞拼的上千万元的工程;只要东市长想帮忙,就能攻克挠头多时的疑难杂症。对一个企业,东市长的价值是无限的。这些能坐上老板交椅的人物,又有一个共性的特长,就是善解人意,擅长打通上下左右的关系,特别是善解领导人物的心意。他们不像那类专攻技术的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那班人特认死理、特较真。在他们眼中,东启聪的一幅三尺条幅,别说价值五万元,就是一千元、一百元也不值啊。可是,一个个老总老板,为了买到东市长的书法,却情深意切的祈求拜见东市长,并拱手送上购买书法的人民币,要么就是银行的贵宾卡,还信誓旦旦的向东市长承诺,一旦市长的墨宝到了自己手中,无论在何时何地,发布的信息是一致的,条幅是东市长馈赠予企业的。是的,东启聪知道,这些人物是仗义的,也是明白的,他们知道,哪些话能说,哪些话不能说。至于五万元一幅条幅,内容写什么,这些人一致说,东市长您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只要在条幅左下角写上东市长的大名就中。

是在书展结束不久,仅东市长的字已卖出七八十万元了,当然,这一切都是在绝密中交易的。

是东副市长的话语切断了局长的思路:“不敢当,不敢当,我只是挥笔玩玩,哪里敢为书法家,只是玩玩,嘿嘿——嘿嘿——好了,待书展开幕前夕,你们再提醒我一下,好吧。”

秘书站起身作送客状,端主席边答着东市长的交代,边随诸位转身走出去。东启聪只是在座椅上向四个人物挥一挥手,秘书就将屋门关上了,跟随他们向楼口走去。这时,端主席突然惊叫一声:“哟,我的包还在东市长的办公室。”秘书说,你赶紧去取,这会儿他还不会出去。端主席小跑着又来到市长屋里,边抱歉地说着对不起,忘了拿公文包了,边将屋门关住。他迅速走至刚才落座的地方,拿起包,拉开拉链,取出一张折叠的宣纸,而后将宣纸展开,放至书案上,对东市长说,这是京城最著名的书法大家的墨宝,特意送给东市长珍藏。东启聪转过脸瞟一眼那四尺条幅,只见四个大字的体格丰硕伟岸,神态雍容雄秀,胸怀宽广博大,气质高古苍劲。右上方盖有一椭圆形闲章,左下端印有这位大家的印章和落款年月。想来这是真品,他个端主席就是再多个胆也不敢弄赝品往市长这送的。这时的东启聪,面颊上绽开了笑意,对视着站立的端主席道:“谢谢,谢谢。”显然,东市长是喜欢这幅书法的,他不仅没有回绝推让之词,且是以友好的姿态而笑纳的。端主席立即抓住机会,得寸进尺了:“东市长,这次书展,您被定为特邀参展嘉宾,在最显眼的位置,为您留好展位,您选出二至三幅作品,好吧。”

“不行——不行,我只是玩玩书法,哪里敢登大雅之堂,嘿嘿。”东市长说的是真话吗?端主席在揣摩,不过,他应该把诚恳的态度亮足亮够,表示出自己的一片赤诚。

“怎么不行呢?东市长,您的书法,真的造诣很深,又风格独特,个性鲜明,最重要的是,这次书展,咱从京城请了五名权威书法评论家,要对重要的作品进行评论和评估,对书法作品的价值和价格,都要评出一个权威的数字,东市长,您可一定参展啊,平常咱的书法再好,也没有机会请专家评估呀,东市长,您选一选,把您满意的书法选出几幅保准行。我敢保证,保准行,东市长。”

“真的?你怎么这样有把握,嘿嘿,好,我想想再说,想想再说。”东市长边应酬着端主席,边在一张公文纸上写着什么。端主席觉得该做的事都做了,方向东市长打出再见的手势,匆匆出了屋门。

这些天,东启聪的心情很是惬意,大概是至高的权力带来的欢愉和舒心。市政府的十件大事,其中投资最高的环城公路和西阳河二桥两项工程的三分之二部分,已由市政府招标办公室将其留住,用来让东副市长去打发那位省里的老领导。具体操办这项工程的交通局长,打电话告诉东副市长这个重要信息,东启聪听着电话,先是表彰同仁的大局意识,之后又对大家的理解与支持表示感谢。

东启聪抽出一支软中华,叼在嘴上点燃起来,狠狠抽上两口,这已成为他兴奋时的习惯动作,随后呷口铁观音,就进入惬意的享受之中。不仅是对烟和茶的品味,更有精神的陶醉和品味。想,做官是风光,升了官更风光啊!当荣升西阳市副市长的消息一露脸,同仁们无不投来崇慕敬佩的目光,欢送的宴席一场接着一场,临别那天,固阳市班子成员集体陪同省委组织部的领导为自己送行。没有想到的是,他们又派人专门将那方供自己挥毫写字的实木书案,连同文房四宝一块送进了西阳市东副市长的办公室,还关怀备至地说,固阳同仁们怕您刚到西阳,人不熟,一时不大方便,西阳人也不知道您喜欢书法……固阳人的话,直说得东启聪心窝里热呼呼的冒汗。其实,作为做官的人,到哪里都不会不方便,西阳市依然有宽敞豁亮的副市长办公室,有舒适温馨的三房两厅市长公寓,有前呼后拥的随从干部,有服务到家的政府通信员,只是坐骑换了,牌子还是奥迪,却多了两个汽缸,是刚出厂的新车,司机还是心贴心的小毛,东启聪将他从固阳带到了西阳。还有一点变化就是东启聪活动的地盘大了,除了西阳市区之外,另外有四个县,统统归西阳辖管。经历了短暂的陶醉享受之后,东启聪就走至办公室一侧的实木书案旁,摊开一张宣纸,拿起一支大号狼毫宣笔,蘸了蘸倒进歙砚里的一得阁墨汁,挥毫而出十四个大字“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之后,他后退几步,得意地欣赏着墨汗未干的语句,又为自己一手飘逸洒脱的笔锋暗暗喝彩,此刻,东启聪真的是自我感觉良好。谁能说自己不是人才?即使在省城江口发生的事,照样摆平,袁媛媛不是不再蹦跶了吗?别看省法院院长接见了她,如今还不是叫蓝莹把她捋得软绵绵、顺溜溜的。还有那几个被广告牌砸伤的倒霉蛋,别看他们贪得无厌,我东启聪照样有本事把他们摆平。我就不信,还有啥东西能斗过钱!关键是自己有能耐弄来钱,这句诗说得好,“千金散尽还复来”。东启聪注视着写下的文字凝思。这时候,秘书来了,他提示东副市长,昨天答应接见市文联主席几个人的事,有没有变化,现在他们都在一楼的接待室等候。若不是秘书提醒,这事还真的忘了,做副市长的官,说实话,对文联的事是不管的,谁知道,刚到西阳上任,市文联主席就去拜访他,还将一个印制精美的证书送到他的案头,一看,是聘请他为西阳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的,唉,自己只是即兴写了几个毛笔字,没想到却真成了寺庙敲钟——名声在外了。他知道,这次市文联主席要见他,是为了搞一次书法展览,书展活动中有些事有求于他这个副市长。据说这次书展规格颇高,除了西阳市书法作品参展,还有不少江北省书法家的墨宝,特别是有京城的书法大家的佳作要在书展亮相。无疑,这是西阳市文化生活的一件大事,也是这种缘故东启聪方在文联主席多次要求下同意听他的书展筹备情况汇报。这会儿秘书提起这事,东启聪就说,叫他们来吧。

市文联主席姓端,擅长书法,他还兼任市书法家协会主席。自当上市文联主席,他就把书法当成西阳市文联最重要的事业,狠抓猛抓起来,直搞得西阳市三天两头有书法活动,不仅频率高,规模也大。有一次全市书展,竟然有四五百名热爱书法的人参加,这样抓了几年,西阳的书法名气大震,端主席也随之坐上江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全国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的交椅。随着地位的上升,端主席的润格报酬也水涨船高起来。如今,他的一尺条幅达一千元人民币了。原先,他没当主席的时候,那字根本没人问津,尽管与今天的字并无两样。也是这种缘故,端主席成为西阳市文化界最有钱的人了。私下里西阳的文化人都叫他端首富,没人再说端主席。这种叫法也包含一种莫名的贬义和无奈,特别是几个画家和作家,总觉得他端主席怎么只是写写字,就能卖那么多钱,他那字比起他们的画,无论从文化含量,艺术造诣,还是欣赏价值,都差多了。可是,如今这文化市场,偏偏就认他的字,不认这些自以为技艺高超的画家。一幅三尺条幅,端主席写下来也就是十几分钟,就能卖上三千元人民币。西阳文联的人几乎都知道,端首富是日进万金的人,他每日去文联上班时,就将在家写好的字折叠起来装进大信封里,带到办公室,求字的买者会照约定的时间走进他的办公室,将装好人民币的小信封递给端主席,同时接过收钱人递来的大信封,就即刻走人了。无论是写字的人,还是求字买字的人,都是忙人,都没时间闲侃,时间对于他们,才真的是金钱哩。这次举办的书法作品展,是他一手导演策划并亲自操作的。为了使书展引起领导重视和支持,也是为了宣传炒作,端主席特邀了市文化局、市电视台和西阳日报社几家兄弟部门联办,并将主办单位提升为西阳市委宣传部,自己的单位只是承办。按常规的做法,这种展览事宜汇报到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那里,就到顶了。但是端主席不这样认为,他知道,宣传部长的权力有限,为了把书展办得有声有色,还需要真正有实权的领导支持,特别是分管西阳市交通、旅游、城建、公安的东副市长。东市长又懂书法,倘若赢得了他的支持,意义就太大了,特别是对自己的发展,他的下步目标瞄的是江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全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他很明白,只要职务上去了,润格就随之上去了。在书法家协会的职务越高,字的价格就越高,当然,职务低了,价格也随之回落,一旦没了职务,字也就卖不出去了。时下书法市场,买字的人懂字吗?懂字的人买字吗?买得起吗?如今的人实际是在买书者所坐的交椅价值,而不是那书法的艺术价值。这一点,那些个画家作家至今还被蒙在鼓里,闹不明白眼前市场的道理,唉——真是糊涂,端主席并不与发出非议的人物正面较真,他只是埋头走自己的路。

文联主席、报社总编、文化局长、电视台长们在秘书引领下进入副市长办公室,一个个落座在沙发上,通信员马上跟过来为每人倒上一杯茶水,放在面前的茶几上。秘书坐在办公室一侧,已将记事本打开,准备记录大家的汇报内容及副市长的指示。端主席将手中的公文包放在沙发一端的地板上,端起茶杯呷口茶,客气地扫视着三位同仁,说:“看,您三位谁先说?”其实,他是虚伪地让一下诸位,这种书法的事,书法家协会主席不说,谁敢班门弄斧。大家当然公推他道:“端主席,你客气个啥,说吧。”

这种场合,端主席知道,领导想听的是啥,不想听的是啥,他就投其所好,用其所需,简明扼要地陈述一番必须讲明的内容,特别强调了这次书展,有闻名全国的书法大家的作品参展,书展期间,有几位大家还会光临西阳,与江北省市书法家交流并讲学。一听到端主席道出的几位书法大家的名字,东启聪心动起来。他知道,这几位书法家不仅字写得好,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是地道的大学问家,大教授、大学者,站在讲台上能讲课,传授知识,挥笔能著文立说,赋诗填词,可谓知识渊博、才华横溢,乃真正的书法家,哪里像那些只能上蹿下跳、东奔西闯的书法匠人,只有写字的雕虫小技,没有学养知识,更少天分才华。听着端主席的汇报,东副市长边对秘书讲:“将书展时间记清楚,告诉旅游局长、交通局长和公安局长,旅游局负责贵宾的游览观景安排,交通局提前把那几辆车况最好的中巴车调出来准备接客,公安局要做好书展期间的保卫工作,还有,贵宾出行时要有警车开道……这几个局都归东副市长分管,分配他们任务不需再与别人沟通。”

无疑,书法展览取得了巨大成功。这是一次多方获利的活动,也是多方成为赢家的一次书展。参展的名人大家,在展会期间就成交了不少买卖,其实是在政府的威力驱使下,形成了极其活跃的市场交易。诸多企业家莅临展会浏览观看书法,并当场照参展作品定价交款取字,还有一些大款老板,与到现场的书法家面对面的洽谈,书家现场写字,大款当即付款,各得其所,其乐融融。特地邀请的权威书法评论人士,都获得了丰厚的劳务费,还领到了珍贵的纪念品,又被组织免费旅游江北省风景名胜,住高档星级宾馆,吃佳肴大餐。倘若评这次活动的最大赢家,应该是端主席,他的书法作品,被京城的权威人士,评为当代最有文化内涵的珍品,价位由原先的千元一尺,翻了一番,在书展没结束时就飞涨至两千元一尺了,已与当下江北省书协主席打成平手,而且卖得尚好。有人看见,端主席掂的提包,里面百元的钞票塞得满满的了。有人说,在不久以后的书法家协会换届时,主席的交椅非端首富莫属。这话绝非胡诌,有心计的老端,已将书展中有影响有地位的人物的作品整理编辑成一本大书,让一家美术出版社以豪华本出版亮相,费用由西阳市一位企业家赞助。就这一着,端主席在全国书法界的地位直蹿猛上,成为神州行内人士崇仰佩服的人物。其实,东启聪的战绩也很辉煌,可谓一个行外的赢家,他参展的三幅三尺条幅,第一天就被两个工头以每幅五万元的超强价位抢购,若不是会展工作人员的策略调解,两个争购东市长书法作品的汉子要火拼展览馆哩。也是东启聪作品的独特优势,被权威书法评论人士评估为“潜力无限价值无限增值空间无限”的“三无”极品。由于现场没了作品,求购者纷纷向展会预订,以五万元一幅三尺条幅的价位,愿意先交百分之五十的预付款,几天下来,仅预订东市长的条幅已达二十幅了。

“不得了——不得了——”展会的工作人员看着有名有姓的订单,还有订购者承诺的条件,一个个咋舌地惊叹道。心中却说,如今这世道,真是什么奇迹都能创造啊!

得知这一佳音的东启聪,正在那座独体别墅与蓝莹偷偷乐哩,真的没有想到,如今的钞票这么好挣,若是这样,还做那公司干啥?男人乐哈哈的对女人说。

“是啊,以后你就一个星期写几幅条幅,不,一个月写上几幅,咱们就够用了,哈,这日子越过越有味道了,启聪。”女人搂着男人的躯体,简直是一种崇拜,她崇拜男人超凡的价值。

“是啊,是啊,小莹,我不是说了,咱那青蓝公司就别再揽业务了,只是送上门的,也只能拣那效益大又稳妥的,稍稍干一点,留出时间该放松放松了,小莹,嘿嘿……”

秘书快速的记下东副市长的指示,边说:“好——好——好。我记下了,停会就通报他们。”接下来,另外几个人也稍稍补充些内容。东启聪看看表,秘书已明白,该送客了,就说,汇报就到这里吧,过会儿东市长还有个会,边说边做出送客状。大家也纷纷从沙发上站立起来,大概是电视台长,眼光突然扫视到距他座位稍近的那方书案上,方看清那幅墨迹刚干的“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条幅,犹如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般的惊叫道:“真好啊,这幅书法,真有功夫,看来东市长先前练过行书,还不是一般的练,功夫深啊!”

“噢!”报社主编立马往前走了三步,两目炯炯有神的关注那书法,“妙——妙——妙,达到专业水平了,不仅有行书功底,更有草书内涵,真没想到,东市长的书法造诣这么深厚,好——好——好啊!”

“是嘛!东市长的书法,绝不是传统的行书草书的格调,你们看。”文化局长随着话语的节拍,已踏至书案边,右手食指直戳那个“来”字,“这个来,你们看,既有行书的‘走’态,又含草书的‘跑’势,活生生在动啊,真的把汉字写活了。你看这来,走中欲奔,奔跑欲走,活了,活了,真不知道,东市长还是书法家,书法家。”

端主席没有想到,这几个同仁竟然敢这么夸奖东市长的书法,甚至快把赞美的词句用完了。如今的人啊,唉,咋都这么势利呢?这么崇仰权力呢?不知不觉的,一种无名的妒意和恼火烧燃起来。这书法的事,本是文联的行当,是书法家协会的职业,他们这帮外行竟敢如此班门弄斧,一个个口满的不得了,溢美之词说到了顶峰。既然这样,端主席的思想就更为解放了,心想,自己毕竟是书协主席,你们再嚷嚷,还能有我权威,接着文化局长的赞美,端主席干咳一下喉咙,清了清嗓子,说:“岂止是书法家,应该是书法大家,对,应该是大书法家。看,这十四个字,从在条幅上的布局,到独特的笔锋,均堪称一流佳作,看这笔法,”端主席早将手指戳至案上的字里行间,“不仅用笔娴熟精到,且点画血丰肉莹,珠圆玉润,颇具肌肤之丽;笔调又自然流畅,不激不励,有一种大家巨匠的豪迈气质,绝非一般雕虫小技者能为之的呀!天才,天才,没有想到,东市长还有这门才华,要是您专攻书法,不得了啊!不得了啊。”

文化局长还是懂点书法的,他听着端主席独到的赞扬,似乎觉得这过头的溢美之词很是“面熟”。噢,想起来了,端主席的用语大多取自后人对魏晋书法大家王羲之的赞叹之词。唉,如今的人,真格是一个比一个胆大,一个比一个敢以“破格”,一个比一个崇拜权势。巴结领导也不能是这个巴结的方法,溜须拍马也得有个潜规则呀,这个端首富,连艺术的基本标准都没了,还当什么书协主席,悲哀,悲哀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