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市长女婿 >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二章(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首七律的确是难得的千古绝唱,唐代诗人崔颢在仕途失意,怀才不遇,漂泊流荡,孤独无依时登上了黄鹤楼,直抒胸臆,颇有吊古伤今之感,诗中情景活灵活现,意境美丽忧伤,激起了蓝莹心灵的共鸣。不知为什么,此时此地的女人,以为那黄鹤楼就是为自己所写,昔日热恋的人去了,心地空空如也,谁知他能不能复返,倘若东启聪不再回来,这蓝天白云虽然尚在,也只能是空悠悠啊!……七律的最后两句,诗人崔颢触景生情,引发了思乡之情,可是,身在异乡的黄鹤楼,怎能望得见远距千里的故乡汴州呢,这不能不使崔颢流露出绵绵的乡愁。这种情绪与此时此地登上黄鹤楼的蓝莹,又是多么默契投合。其实,“黄鹤楼”蕴含的思想和意境,与蓝莹的心思并不一样。但是,读诗的人,总会将其中与自己相似相近的含义反复思索咀嚼,去引发共鸣,并享用由它而生发的趣味和慰藉。

蓝莹的这种出走生活应该是随意的,散漫的,因为她不再像以往,带着洽谈业务的任务,去为攻克难关而绞尽脑汁策划谋略,眼下的目的只是为了躲避,躲避审查东启聪的纪检人员。所以这种生活虽然随意却还要小心,虽然散漫却还要隐蔽。在游玩了黄鹤楼景点以后,就老老实实的住进宾馆,一连两日没有外出,连用餐都是让服务人员送进房间的。她只是想,在这方天地,一般是遇不到熟人的,正在审查东启聪的纪检人员,是不会想到他的情人这会儿敢在这样的大都市乱窜。他们大概判断,自己是隐居到哪方亲戚朋友那里了,他们很可能正在查询这种线索。这时间,到这样的繁华闹市,反而安全。况且,蓝莹在下榻酒店时登记的并不是她的真名,她除了真身份证外,还有一张贴着自己照片的假身份证。即使这样,蓝莹还是没有放松警惕,她采用深居简出的策略,玩上一个景点,就进房间休息两天,然后再玩一个景点,随之再换一家酒店住宿。她有一种直观感觉,审查东启聪的纪检人员尚没有走近自己,至少眼下没有。所以她敢外出游览,游览是为了甩去寂寞,她第一次尝到与热恋情人分开后的难熬时光。可是,尽管身在游人如织的热闹景区,寂寞却像影子一样伴随身上,赶也赶不走,甩又甩不掉。是的,这时候蓝莹的寂寞,寂寞在脑际,寂寞在心田,寂寞在血液,寂寞在人体的骨子里面,寂寞在肉体的每一个细胞之中,怎能赶得走甩得掉呢?蓝莹走进东湖,这个比名扬四海的西湖还辽阔的水域,她独自划动小舟,在湖心游荡,看着三三两两的成双成对男女戏水荡舟,就有一种孤独的寂寞,寂寞到难耐的程度,蓦然觉得,自己就是那清澈的湖水,东启聪就是那游动的鱼儿,没有鱼儿嬉戏沐浴的水,还有什么意思?她梦幻着,东启聪能从天而降,突然坐在自己身边,划动双桨……她游览到伯牙琴台,走进金碧辉煌的楼榭,漫步浓密滴翠的树荫,嗅闻随风飘荡的荷香,欣赏琴台诱人的风光。又突然觉得,自己就是弹奏古琴的俞伯牙,东启聪就是知音钟子期。伯牙在没有钟子期的日子里,能不寂寞吗?蓝莹散漫的随意的浏览着,从西山景区走进归元寺,从西塞山景区登上青云塔……无论怎样的漫步和观看,却始终抹不掉难忍难耐又备受煎熬的寂寞。的确,这样不行,得有一个与自己说话的人陪着,即使没有东启聪,即使不是男人,即使身边有一个女人。这时间,她想到了袁媛媛,倘若叫这个干姐姐与自己作伴,或许能抹去一些寂寞。可是,她是告东启聪状的女人啊,这时的她,是否正在幸灾乐祸,还是已被纪检人员利用?不过,这种判断只是转瞬即逝。蓝莹又想,纪检人员查办的是东启聪做官以后的事,袁媛媛要告的是东启聪早先的事,那是不关社会大局的男女情爱之事,纪检人员哪里会找东启聪的初恋女人,不可能的。唉,人到这种时候,总是神经过敏,惊觉过分了。不过,蓝莹还是按捺住寂寞的“欲火”,继续形单影只的行踪。是一个阴云南去的天气,她南下到了洞庭湖畔,这里正是秋雨濛濛不见日光的时节,她踽踽独行到了岳阳楼,那碧波晶莹、烟波浩淼的博大水景,加之荷叶连天蓬,遍地丰收的场景,都难以引发蓝莹的兴趣。也许,落至这种处境的女人,更想寻觅哲理的开导精神的抚慰。也许,这种目的更易在人文景观里获得,所以,蓝莹的步履自然而然地登上岳阳楼。也是岳阳楼名气使然,这座与已浏览过的黄鹤楼齐名的景观,为何不去感受感受它的个性呢?俗话说,看景不如听景,实际上,听景不如读诗念文,倘若哪方景观被哪一位大手笔的文学家所钟情,所感叹,由他挥笔流淌出来了诗文,那么,那方景观就随着文采飞扬的诗文扬名五洲四海,升华万里长空。随之,那景点就如虎添翼了。蓝莹登上岳阳楼,极目远眺,并没有被那“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辉夕阳,气象万千”的壮丽景象所倾倒。当然,这与蓝莹登楼的天气有关,其实更与她的情绪有关,恰恰此刻,四方氛围正如“岳阳楼”中所记“若夫淫雨霏霏,连日不开,阴雨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隐形……”虽然时间还不到傍晚,天色并不昏黑,正读“岳阳楼记”的女人似乎听见了虎啸猿啼!那老虎的吼叫与猿猴的悲啼深深刺着她的心灵,使之隐隐作疼,这时刻的蓝莹,真的就有了被迫离家出行怀念亲人,忧虑前景的伤感。可是,身边连一个能倾诉心声的人都没有,又使这种忧虑和伤感紧紧封闭起来,渗进了极度孤寂和难耐。至于岳阳楼记中被景仰为座右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她还哪里有心思去读呢。这时候,蓝莹又想起袁媛媛,这种“流落”异乡的生活态势,若能让袁媛媛陪伴着,岂不是能有一些慰藉与温馨呢。蓝莹尚属性情中人,她虽然有些理智,但理智往往被感情俘虏,她虽然有些心计,但达不到老谋深算。突然的一个夜半,离家十八天的她回到了江口市,出租车开进灯红酒绿的省城,她方算计,是到宾馆开房住宿,还是住进要好朋友的家里。反正自己的家暂不能回,虽然父母都在那里,她担心有人监控那所住宅。至于青蓝公司,这阵儿肯定空无一人,即使白天有人上班,也是不去为好。当汽车开近自家故居的那个小区时,她方想到,如今那里住着媛媛,何不直接去找她,本来返回江口的目的,就是要带媛媛一道出行,去打发流落异乡的时光。又想,在这方又杂又乱的住宅小区,生活着几千号公民百姓,谁能预料到一个被追查的人敢住进这热闹地方,所谓台风的中心最安全,就是这个道理。既然这样,蓝莹就指挥出租车司机,将车停在了距小区不远的街市,她付了款,直奔大门昼夜敞开的住宅小区……

蓝莹预料的没有错,纪检人员正在寻觅她,采用的战术叫外松内紧,以免打草惊蛇,即使正面到青蓝公司找她,或是打电话找她,也是以洽谈业务的身份,决不说是查办案件。当然,他们在蓝莹父母住进的豪宅,以及青蓝公司,都采取了措施,只要蓝莹出现在那里,信息就会即时反映出来。眼下的纪检人员只是想尽快找到蓝莹,把一些情况询问个清楚,只要女人把与东启聪之间的经济往来说清了,她依然是个自由人。所以,从外表看,青蓝公司并没有遭到什么限制,从蓝莹的父母看,更没有人对他们问这问那,一切照旧,像往日一样。至于媛媛以及她住的房舍,却没有人关注。不过,蓝莹的妈妈倒是来过这里,找到女儿的干姐姐媛媛,企图从她口中得到女儿到底遇上了什么事儿。因为蓝莹出走前夕,曾告诉爸妈,这段时间别找她,别给她打电话,倘若有人问他们的女儿去哪里了,干什么去了,就说不知道。爸爸听了女儿的嘱咐,什么也没说。妈妈不然,她一直追问女儿,到底出了什么事,要去什么地方?要多长时间?蓝莹就有点厌烦地说,有些事不叫你知道,你就别知道嘛,一直穷问什么,烦死啦!女儿信口的回答,更使当妈的心灵蒙上一层疑惑加牵挂的“迷雾”,待女儿出走后,妈妈却跑到媛媛那里,想问问公司最近出了什么事?小莹她往哪里去了……其实,妈妈的疑问,媛媛更是不知。而且,至今她连东启聪被双规还不知道,毕竟青蓝公司是在省城江口市,东启聪是西阳市的头头,西阳政界发生的事,也只是在西阳那里生发“震动”。况且在这里生活的媛媛,其实非常封闭,别看她有那么多的邻居街坊。至于在青蓝公司,媛媛上班的地方,更是什么也听不到了,那里有负责洽谈业务的人员,也有专门接听电话的内勤,媛媛的职责就是干自己那点活儿。当蓝莹妈妈向她道出这些疑惑时,媛媛方才反思近些时日,公司确实有些异常,原先热闹的场面没有了,上班的人也少了,只是那几个人轮流值值班,特别使她不解的是,不论谁来找蓝经理,他们的回答都是出差了,人家再问,出差总要有回来的时间吧,啥时间回来。回答一律是“不知道”三个字。这时候,对蓝莹妈妈的疑问,媛媛的回答也只能是“不知道”。女人对媛媛的回答并不满意,她不大相信,身在青蓝公司的人不知道公司出了什么事,可是,当她认真的看着自己亲外甥女朴实自然的表情时,又觉得她是真的不知这些事,再想想,莹莹连亲爹娘都不想说的事,会跟她讲吗?

随着东启聪“落马”,蓝莹成了落寞的女人。其实,何止只是落寞,准确地说,是落魄,是落难,是与东启聪一样,遭遇了灭顶之灾。东启聪是为了女人,为了她,方做出种种违规越规出轨犯规直至犯罪的故事,如今,她虽然见不到情人了,但是她依然听从男人的指挥,照着他的嘱咐行事,她相信东启聪的话,只要藏匿起来,那些找事的人找不到她,东启聪就有救。

是在东启聪被双规的当天,蓝莹就有一种十分不妙的感觉。以往的时间,东启聪的手机是从不关机的,即使有时联络不上,也有回示声音,说手机不在服务区,遇到这种情况,东启聪事先会告诉她,他正出外活动。可是,这回情况大不一样。是的,分明是出了事,出了意外,男人失去了自由,要么,怎会有这种情况?这种怀疑渐渐成为女人肯定的结论。她很清楚,情人的一切活动,都会十分及时的告诉对方,为的是避免相互的牵挂和担心,一旦相互联系不上,即使是短暂的时间。可是,这回是真的“断线”了,女人想起,在他们最后相见时男人的话,万一遇到那种倒霉的万一,就采用第三十六计——走为上。男人的决策不能说不对,他让女人出走,实际是叫纪检人员找不到自己腐败捞钱的证据,找不到证据,就不能由双规升至批捕。这时间,虽然自己没有自由,但不是罪人,充其量只是一个犯罪嫌疑人,只要他们拿不到确凿的罪证,帮忙营救的人就有信心,有时间,也才敢以大胆行动。自然,这样的态势才有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进而东山再起的希望。蓝莹对东启聪,自然是相信的,而且发展到了崇拜和迷信。这一天,她做了些善后的事,提前离开了青蓝公司,将那辆心爱的保时捷跑车开至一个隐蔽的地方,将车钥匙交给一个自己信赖的人,让他在某日的上午八时,将车准时开至背头县宋城金的企业集团总公司,一定将车交给公司办公室主任,同时,她布置了公司近时的事务,告诉大家,她要外出些时间……当然,该毁去的文字与票证,她很从容的毁掉了,该带走的东西,她不会留在公司,银行账户的款金,她都做了技术处理。这天晚上,她住在了袁媛媛的宿舍,其实是她借给这个干姐姐的房舍,与媛媛说了一夜的悄悄话。第二天,吃过早饭,蓝莹走出故居,在一家商场门前,坐上预约的一辆出租车,直驱江北省南侧的邻省省城,那里不仅是个热闹繁华的都市,还是她就读四年大学的地方。她将这里作为出门远游散心的第一站。以往有几次,她都对东启聪说,让他陪她到阔别多年的母校故地游玩休闲,可是,男人总说抽不出空儿,那时候,自己不管去哪里,若不与东启聪一道,就觉得没有意思。对于不缺钱的人,往往缺少合适的时间,现在不然了,男人已不能与自己结伴同行,也只有这时间,热恋中的男女,才甘心独自出行。汽车行驶了八个钟头,方才进入这座省城,从江口市到这里,虽然有一半路程已修成高速公路,但是另一半路程的路况却不怎么好,拖拉机、小四轮,乃至三轮机动车,都拥在公路上乱跑,弄得再好的汽车也跑不起来。出租车照着蓝莹的指点,开至一家名为“白玫瑰”的四星级大酒店,蓝莹打开车门,将数张百元钞票递给司机,司机忙去翻他的钱包,照理该找回五十元,蓝莹却说,不用啰嗦了,那五十元是我付的小费。司机立马说:“谢谢,谢谢,我一看你就是贵人。”边说边下车帮蓝莹拿手提包,欲送她进大酒店。蓝莹说,不用了,你可以回去了。

蓝莹为自己的出行计划一下,她准备向南直下,一个省一个省的转悠,一个景点一个景点的看,当然是挑那名气大的,直至走到南端的大海,平时没有大块时间这样旅游,如今尽管心情不好,但却有了时间,何不把它利用起来。再说,蓝莹直到现在,并没有认识到东启聪处境的危险性。只是想,这简直是个梦,刚刚还是受人崇仰,令人钦佩的市长,怎么说不行就不行了。不会的,他会出来的,出来后还是一个官人,平时他有那么多官员朋友,无论在江口市,还是在江北省,他都有靠山,那些大官们,不可能不顾他的,还有他的老婆,特别是他的老丈人,他们能不管他吗?一个个还不是都在玩命的跑他的事呢。眼前的蓝莹,虽然有些落寞空虚,但并不过分悲伤绝望,她期盼着光明重现,等待着荣华回归。

蓝莹游览散心的第一站是黄鹤楼。之所以选择这里,是她久久不能忘怀这方名胜。还是上大四的时间,几个要好的同学方想起来,近在咫尺又名扬四海的黄鹤楼竟然还没有去过,太遗憾了,毕业考试前夕,她与几个同学登上了黄鹤楼。时值炎热的夏季,无论是身体所处的时节,还是精神面临的挑战,都难以使大学生的神经松弛下来,虽然她们身在景区,心却系在考场,再加上如火骄阳的“摧烤”,一个个汗流浃背的姑娘,哪里还有悠然自得的闲情逸致,去欣赏和领略黄鹤楼的魅力。她们只是以一种完成任务的姿态,匆匆忙忙在这方天地转悠一遍,就收兵回营了。也是那一次游黄鹤楼,给蓝莹留下了遗憾,毕竟她上了黄鹤楼,目睹了那巍峨雄壮,庄重雅致的建筑,特别是登楼远眺,极目楚天,奔腾东去的滚滚江水,宛若长虹的长江大桥,都使她流连和惊叹。还有一首唐代诗人的佳作《黄鹤楼》,使她和几个同学为之崇拜极了,至今那诗意早已模糊,就更想再去故地重游,重温旧梦了。

蓝莹吃过早饭就去登黄鹤楼了,这时间,游人尚少,景区显得幽静和寥廓。蓝莹悠闲漫步空旷的天地,不知为什么,她没有被这座与岳阳楼、滕王阁齐名的三大名楼之一的黄鹤楼的建筑艺术所吸引,倒是被张扬在这方天地的“黄鹤楼”七律所折服。它使她想起了位于苏州西枫桥镇的寒山寺,这座因唐代两位名僧寒山和拾得所居住而称其为的寒山寺,无论是它所处的地段或是它的建筑风格,都很难让人发现它的奇特和个性,然而,却有一首唐代诗人张继的七绝“枫桥夜泊”,使寒山寺平添了奇光异彩和辉煌烂漫。步入寺院,游人就被无所不在的“枫桥夜泊”的魅力所倾倒,所迷恋,直至忘乎所以,直到若干年以后,也忘不掉当年游寒山寺时饱览“枫桥夜泊”的精神享受。是的,蓝莹是在认识东启聪之前游的寒山寺,至今枫桥夜泊的文采还在眼前飞扬,还在耳际萦绕:

当蓝莹敲醒正在熟睡的媛媛的房门时,干姐姐揉着惺忪的眼睛,听到门外是干妹妹的声音,真是又惊又喜,便轻轻打开屋门,两个女人猛的就紧紧拥抱一起了。也许她们本来就有着亲密的血缘关系,尽管两个人并不知道这个秘密,但是,亲情的涌动,却像一股强劲的暗流,在她们的血液里、脑海里甚至骨髓中流淌翻滚。是的,亲人之间的至爱真情,相思想念,往往有一种无法用科学理论解释的“信息通道”和“情思热线”,虽然躯体天各一方,精神却融和契合时刻贯通。无论是喜怒哀乐,还是悲欢离合,都会沿着这条“通道”和“热线”,使彼此产生感应且发生共鸣,不信吗?当姐妹俩躺在一个床上倾诉这段虽然短暂,但却恍若隔世的生活情感时,竟然一连几次,俩人在同一时间做起同一个梦……这种默契更坚定了蓝莹的想法,她把让干姐姐陪伴自己南下外出的想法告诉了媛媛,媛媛虽然表示不是不能做伴同行,只是担心自己的孤陋寡闻,不谙世情会给干妹妹带来不便,成为累赘和包袱。听到这话,蓝莹却开怀大笑。也许,干姐姐的担忧,更使妹妹体会到她的善良与朴素,这阵儿,蓝莹最需要的就是这样的人啊!她真诚地说,好姐姐,你愿意陪我出去,真是我的福分啊!咋能说是包袱呢?你要真是个包袱,我情愿背这个包袱。媛媛见妹妹如此诚挚,也就答应了她,一切随妹妹去了。在她的心底,即使舍命陪君子,也值,人家对自己这么好,又这样的真心,自己又有什么牵挂呢?俩人达成共识之后,媛媛道出妈妈近日曾来过这里,并将她老人家提出的疑问告诉了蓝莹。一听这话,蓝莹立马产生一种警觉,不自觉地说,这个当娘的,帮不了忙还要添乱,自己对她的嘱咐,都忘了,才出去十多天,她就乱打听起来,若是出去三四个月,她还不满江口市的找熟人询问,太沉不住气了!本来,这次突然返回江口,她不准备惊动爸妈,可是,妈妈这样的沉不住气,还是得见她一见,再嘱咐她一番……

在蓝莹的指示下,媛媛约了妈妈,早晨八点到了附近一家菜场买菜,就在八点整,两个女人撞在了一块,媛媛二话没说,拉着蓝莹妈妈走出菜场,向蓝莹约定的地方走去,边告诉妈妈,女儿回来了,见到她别大惊小怪,只是坐进出租车,有什么话下了车再说。这都是妹妹事先布置给姐姐的任务,媛媛只是忠实的执行,不敢有一点走样。是在距菜场百米远的一家超市门前,坐进出租车的蓝莹示意走近的媛媛和妈妈,打开后车门赶紧上车。汽车在蓝莹的指挥下左拐右转,在市区盘旋了二十分钟以后,方才开出拥挤嘈杂的街市,蓝莹指挥司机奔江口市北侧的黄河。汽车上了黄河大桥,一路朝北,沿着高等级公路奔驰。这时的蓝莹左顾右盼,前瞻后望,确认没有跟踪踪迹的时候,方放下心来,在一处竖着农家菜牌子的地方,汽车下路了,停在坐落于公路一侧的饭店门前。三个女人从汽车里出来,蓝莹对司机说,在这里停一顿饭工夫,就要上路了。看来,她已将出租车包下,要跑长途了。女人们进了饭厅,时间是十点多钟,大厅里空荡荡的,蓝莹东张西望一下,从大厅后门走出去,是一片绿郁的树丛,树丛下面也放着几张餐桌,她就招呼另外两个女人在这地方落座。服务员赶紧跑过来倒茶水,又送上菜谱,蓝莹点了几样属于快餐的东西,对服务员讲,抓紧做,做好就上。然后就言归正传了。蓝莹告诉妈妈,她要与媛媛姐姐一道外出,让爸妈安心在家,不要去找任何人打听女儿干什么去了,不要询问任何人,你的女儿去哪里了,更不要往青蓝公司去。无论谁到家还是打电话询问你女儿的事,一概说出差走了。再问别的什么,一概说“不知道”。说过这话,蓝莹问母亲,听明白了吗?妈妈说,听明白了。蓝莹说,听明白了你还到媛媛姐那里问东问西的。妈妈说,她不是你姐嘛,我才去问,要是别人,我才不问哩。蓝莹说,上次我外出时跟你咋说的,我说的是叫你谁也别找,谁也别问。妈妈说,我不是不放心嘛,你走那么长时间,这回又拉着你媛媛姐往外跑,也不知是往啥地方跑,也不叫你妈我知道。接下来,妈妈想问女儿,为啥把媛媛带走,要外出多长时间,往什么地方去哩。可是,话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她怕又遭女儿痛斥,不仅得不到想知晓的信息,还弄得老脸尴尬没地方搁。尽管妈妈没敢再往下问,女儿还是猜到她的心思,就直率地讲,有些事,不叫你知道,是为你好,妈妈,你就别瞎操心乱打听,那样,对你对我都不好,有些事你根本不懂,知道吗?你不懂啊!妈妈。妈妈马上点头说,我是不懂,我是不懂,我个退了休的工人,懂啥。女儿说,知道不懂就好,你看媛媛姐姐多好,人家就不乱跑乱窜乱打听乱询问的,说跟我走,连问往哪里去都不问,这就好。妈妈听到这话,下意识地说,是啊,你媛媛姐姐是好,从小就是个安分守己的姑娘,从不多嘴多事的。说到这里,妈妈方觉得这话有些跑板,是自己说漏了嘴。还没等她反悔解释,女儿就追问,怎么,妈妈,媛媛姐姐小时候的事你咋知道?妈妈被女儿这么一问,一时有些语塞,不过,她很快反过神来,沉静下来,说从大看小嘛,你媛媛姐现在这样稳重,小时候能是那毛手毛脚,毛里毛气的丫头吗?女儿听妈妈这样解释,也合乎情理,本来她就是不在意细枝末节家长里短的女人。这时间,服务员已将简单的快餐端上来了,三个女人边用餐边说话。快吃完饭的时候,蓝莹告诉母亲,等会儿在公路上截辆出租车,载她进城回家,自己与媛媛从这里就乘车出发了。听到这话,妈妈心口一凉,心里一惊,怎么会这样,女儿这么多天没回家,回来一趟连她爸都没见,就又跑了。这一走,啥时间才能回来,她也不说,又不叫问,当妈妈的能放心吗?唉——不过,这回还好,有媛媛跟她做伴,俩人相互有个照应,总比她单枪匹马一个人乱闯乱窜好,又是个年轻女人,外边的坏人又多。唉!妈妈的一片苦心操劳,又不能表现出来,在女儿面前,连问一声去的是啥地方都不能,真憋死人。这回好在有媛媛,不是她莹莹一个人,既然这样,何不叫莹莹知道,媛媛就是她的亲姐姐,更重要的是,得叫媛媛知道,莹莹是她的亲妹妹,知道了,她们才能亲如手足,相依为命,在外边的日子里,俩人才能亲密无间,一个心思的陪着伴着,万一遇上啥难事甚至凶事,方会同心合力,抵挡过去。到了这阵儿,还保密个啥呢?妈妈愈想愈觉得是该捅透这层窗户纸了。是在服务员收走了碗筷,蓝莹埋了单,欲要离开餐桌时,妈妈又将已经站起来的蓝莹和媛媛唤住了,叫她们坐下来,将隐藏了二十多个寒暑的秘密揭了个底朝天,蓝莹一时惊呆了,她觉得这故事有点像天方夜谭,但又容不得她不信,那毕竟是妈妈倒出的心声,妈妈以往从来没有对自己说过谎话。只是媛媛听到这话,有点半信半疑。为证明自己道出的都是真话实事,没有半点虚假,妈妈竟然将媛媛老家院落的摆设都说的十分准确,一清二楚,哪个地方是猪圈,哪个地方有个鸡窝,窑洞门口栽的两棵石榴树,一棵会结石榴,一棵却只开花不结果,还有媛媛妈妈后背上长的一块胎记,像一个核桃那么大,正正的印在媛媛妈妈的脊椎下端。毕竟她是她的姐姐,姐妹俩从小一起长大,什么能不知道。接下来,她又道出二十多年前与丈夫一道去抱小莹莹的场景,是媛媛一直抱着三岁的妹妹,送他们到了车站……话说到这一步,方打开了媛媛记忆的窗子,尽管她的脑子因受刺激有些迟钝,当年姐妹分离情景还是历历在目,不容媛媛不信。也是在这种非常时刻,媛媛和莹莹由干姐妹跨入有血缘关系的胞姐胞妹境地,也使媛媛认了好心的亲姨母,这个把妹妹扶养成人的恩人。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蓝莹甚至想,能在一个幽深静谧的午夜,乘上小舟在苏州城的溪水里荡起双桨,划到城外的西枫桥镇,去聆听寒山寺敲响的钟声,那是多么会心的诗情和神驰的意境啊!其实,人是十分感性的生灵,眼前的蓝莹正倾注全部的神情,默默咀嚼在“黄鹤楼”的字里行间: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