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第1 / 1页)
锡作仁的发言将讨论会推向了高潮,大家听到省高级法院院长这么真诚又平实的话语,也就更无顾忌和束缚了,纷纷对世风日下、邪气上升的弊端猛烈抨击起来。有人说,这都是市场经济惹的祸,自搞市场经济以来,啥东西都敢进入市场叫卖,以往哪里听说有卖官的,卖淫的,卖青春的,卖感情的,卖权力的。如今都卖起来了,只要给的价位合适,双方就交易成功,等价交换嘛,这就是市场经济吗?有人说,如今的媒体导向也有问题,不是宣扬富人就是炒作明星,什么全球富人排行榜,什么十大名模亮相,什么歌星大腕出场费几十万元,什么中国首富某某,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连篇累牍的见诸报端,叫人看了,恨不得都想一夜暴富;有人说,何止是媒体导向有问题,如今的教育也有问题,德育太薄弱了,这方面应该从娃娃抓起,德育比智育、体育、美育都重要多了,缺德比缺什么都糟糕,可是如今的学校,对德育最不重视。以后无论升中学还是考大学,都应该把德育范畴的考试放在首位,实施一票(门)否决。有人针对这个法官的发言道,光考试也不中,有那人记忆力好,脑瓜又灵,考试什么也难不住,可他就是言行不一,就跟现在的贪官一样,讲起党性人性、国法家规、思想政治、道德操守,都是一套一套的,可是做起事来,还没有一个没文化的老农民诚恳实在,令人信任。别看他们表面上冠冕堂皇,其实一肚子的男盗女娼。一直没有发言的冉院长听到这位法官的言辞,觉得太偏激了,就接着他的话道,大家讲得很好,不过还是要把握大局,分清主流和支流,注意分寸。听到中院院长好意在校正法官的言谈,企图导向以下的发言要收敛一些,锡作仁立即插话,对冉院长的好心给予了校正。他肯定地说,大家讲得很好,就这样放开了说,像医生跟病人诊断病症,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既不能夸大其词耸人听闻,更不能遮遮掩掩,不实事求是。这方面,我一贯反对鸵鸟政策,坐以待毙,更反对掩耳盗铃,自欺欺人。即使在会诊病症时有些过激言辞或偏颇观点,也只是认识问题嘛,这很正常。每一个人都有自个儿的思维和看法嘛,应该讲出来。好吧,大家继续说,放开地说,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在这里说话,就跟在自己家一样,没有什么不能说的。听到锡作仁如此开明的话语,冉院长如释重负,也随大家放开思想道出一些真心话。刚才他有意叫大家收敛一些,是担心锡院长厌烦这类抨击时弊的指责,并非自己的本意。这时候,讨论会的气氛异常热烈,从刚才的第一个高潮推至第二个高潮……
从中级法院返回省高级法院时,锡作仁感触颇多,思绪久久不能平静。从时下职务犯罪层出不穷、日益增多的态势,他似乎觅见了酿造这种恶果的另一种原因,即滋生贪官的“土壤”、“水分”和“空气”……
看看,诗人都为西施鸣不平了,吴国的灭亡,能只怨女人西施吗?锡作仁对视着依然迷茫的东启聪,继续开导他,为西施抱不平的诗人何止只有崔道融,罗隐的态度更明朗,你听他的七绝《西施》: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小东啊!明白了吧,倘若吴国没有腐败的风气,太宰伯嚭能够拒绝越国的贿赂顶住金钱与美女的腐蚀,忠臣伍子胥就会得到重用信任,吴王当然就能接受他的谏诤,西施还能起到灭吴的作用吗?吴国还会被越王打败吗?你说,小东——
锡作仁的见解果然厉害,像一把利剑捅着了东启聪的要害,心窝里顿然感到一种猛烈的刺激,随即,脑海里翻滚起汹涌波涛。
小东啊,大凡男人遭遇挫折时爱说:“自古女子是祸水”;可是,想过没有这话的另一半,“从来男人多薄幸”!
对于东启聪,从双规到逮捕,之间的时光可谓度日如年,东启聪走进为他准备的“双规室”时,就有一种下地狱的感觉。那里虽然通风尚好却叫人窒息,虽然采光不错却觉得灰暗,虽然房间不小却感到禁锢。这种错觉来自一种所谓的条件反射,政界官员没有不懂得双规的含义的。被双规者入住一个与世隔绝的房间,先前所接触的同事、朋友、家人,一切都见不到了,接触的只是专案组的几个人。这些人轮流的看着你,讯问你,你不说清问题,他们就没白天没黑夜的连续持久地盘问你。尽管被双规者不遭打骂皮肉之苦,却在遭受心灵的折磨。一场马拉松式的较量是这样开始的,进攻者是严肃的、机警的,更是强大的,他们有不达目的决不收兵的决心,他们还有调兵遣将、增强兵力的人力优势。在如此抗衡的态势中,防守者显然处于劣势。不过,东启聪并没有丢盔卸甲,一败涂地,因为他还有梦。进攻者猛攻穷追,防守者步步为营;进攻者苦口婆心,好心相劝,防守者花言巧语,混淆是非;进攻者有意揭出实质问题之一点,期望“抛砖引玉”,防守者故意避重就轻,企图蒙混过关。这样的斗勇斗智,拼体力又拼毅力,几十个回合下来,进攻者尚未获取重大成果。不过,对拿下东启聪这起案子,他们依然显示出信心、耐心和决心。防守者却一直在担心、惊恐、紧张、烦躁、忧虑、痛苦、伤感中煎熬,惟一能使他打起精神挺起身骨对抗的支柱就是“侥幸”了。是的,只要底牌没有揭出,实质问题没被揪住,侥幸就有可能发生。东启聪虽然势单力薄,寡不敌众,但是他怀有“侥幸”的梦想,在梦中,他终于被亲朋家人,被权贵高官营救出去。因为他没有交代实质的问题,进攻者也没有揪住要害的罪证,他们掌握的那些鸡零狗碎,尽管也算问题,却够不上犯罪的台阶,只要有贵人为自己说话开脱,就能重整旗鼓东山再起。然而,在他得悉蓝莹揭出那宗受贿的事实之时,一切都改变了,他不再担心,也不再惊恐,他不再紧张,也不再烦躁,他不再忧虑,更不存侥幸,只剩下了痛苦和伤感,进而是一种绝望。绝望中的生灵的确无所谓了,东启聪像竹筒倒豆子,呼呼啦啦将所有的隐秘倒了个精光,写了个明白。
办案的人胜利了,东启聪缴械投降了。这时候的东启聪如释重负,没了压力,像是一次艰难的蝉蜕,蜕去了套着整个肌体和心灵的沉沉外壳,东启聪终于解脱了。根据东启聪及其涉及此案人员的交代,专案组取得了相关证据,追缴了可以追回的赃物,经历了又一个春秋寒暑,东启聪的案子基本查结。江北省人民检察院决定,将东启聪受贿、贪污一案依法移送江北省一个地市检察院审查起诉,江北省高级人民法院依法指定这个地市的中级人民法院审理。随之,东启聪被转押到毗邻这个地市的看守所。它位于省城江口市北端一百八十公里的地方。东启聪被押送到监舍时,已有八名剃了光头,身着囚衣的犯人在等候他。当东启聪看见这种场景,心中一惊,身躯不自觉地哆嗦起来,他有点害怕了。而后在犯人们亲热的招呼声中,东启聪方慢慢平静下来。其实这八个光头都是当地公安局从监狱里挑选的改造态度好的犯人,叫他们来监督东启聪的。八名犯人一天分为四班,每班有两人执行“监督”,以防止东启聪有自杀、自残行为。从司法机关对东启聪的重视程度,不难看出,江北省是将他作为重犯,其罪行列为要案大案。
自检察机关起诉东启聪,江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锡作仁就异常重视这起案件,他为前程光明的年轻校友的落马深感惋惜,更为震动的是,他发现这类案件何以“前仆后继”,层出不穷,无论怎么警示,都制止不住它的“汹涌”势头,犹如奔腾的江水,后浪紧跟前浪。倘若去认真解剖案件的里里外外,“五脏六腑”,找出引发罪恶的因由,并准确的施用法律,给予公正的判决,不仅能使法律发挥它惩恶扬善的功能,从而树立法律在民众心中的信任和尊严,同时警示后人不要重演这类悲剧,岂不是最有价值的益事。
当东启聪转押到新的看守所不久,锡作仁突然来了,在当地中级法院院长冉平陪同下,一道走进了看守所。所长把他们请进接待室,马上有人端来茶水,送上香烟。在锡作仁安排下,民警将东启聪带进了接待室。这时间的东启聪见到锡作仁,可谓百感交加,泪如雨下,他哪里会想到,在与世隔绝般的天地,一直处于极度孤寂冷漠之中,几乎被昔日所有的亲朋好友忘却的囚犯,竟然会有位尊职高的“贵人”来看他……对着战战栗栗,有些受宠若惊的囚犯,锡作仁意识到,这是数百个日日夜夜的禁闭与审讯生活,将原先那个风度翩翩的东启聪改造了,连同他的举止和气质,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他有意使他放松,招呼他坐在自己身边的一条长沙发上,让他抽烟,吩咐民警再端一杯水来。东启聪激动的情绪渐渐稳定下来,想把一肚子的话倒给他的师兄锡作仁。也是许久许久了,没有哪一个“贵人”让他见到,这时候见到锡院长,似临死的人遇到了大救星,他开口就向锡作仁承认错误:
“锡院长,都怪我没听您的话啊!记得吧,那回您作的职务犯罪的几大特征的报告,讲的真对啊!如今官员们的情人,真的都是伪情人、假情人、劣情人啊!她们真是为的权和钱啊,都怪我没记住您的教诲啊!不慎交上蓝莹这条毒蛇啊!她看我丢了权没了钱,就狠狠地咬起我来……”
是啊!东启聪用心去想锡院长的话,真是啊,如果不是自己的薄幸,怎么会抛弃已怀身孕的媛媛,另谋新欢;如果不是自己的无情,怎么会背叛妻子思思去包养情妇!啊!原来是自己薄幸在先,女人祸水方随即泼来啊!如果自己洁身自好,就是再有十个蓝莹,也近不得身来,哪里还会酿成祸水啊!
锡作仁离开看守所时,脑海里也翻滚起一种波涛,久久难以平息,坐在汽车里,他还在自言自语:“职务犯罪现象,何以愈来愈多啊?”坐在身边的冉院长,听到这个,无言以对。的确,近年来政界官员由于受贿栽倒,贪污落马者呈逐年上升趋势,究其原因,冉院长真的并不清楚,也许,他没有去思索这个问题,因为这不属法院法官的职责。法官只管审处案件,对犯罪嫌疑人的公正判决才是他们的天职,至于官员何以犯罪,那应该是纪律检查部门和检察机关的事。然而,锡作仁不这样认为,他企图找到官员犯罪的根源,及预防它的方法。
身为江北省高级法院的院长,江北省的大案要案,都要从他的视线中走过,每每阅览像东启聪这类职务犯罪的卷宗时,心中别有一番思绪。这些学历较高、资历较高、能力较高、职务颇高的人物,何以素质不高?何以会犯贪污受贿罪?何以会包养二奶、情人、小蜜?难道他们不懂法吗?其实,就连小学生都知道,这是如何做人的课题,即使是一个农民,一个工人,一个公民,也知道偷拿国家的钱是罪过,接受别人的贿赂是错误,与妻子之外的女人勾搭是缺德,背叛家庭的人不是好丈夫、好父亲、好儿子。可是,如此显而易见,公众公认的过失与罪恶,本应素质高尚的人群却屡屡触犯,且大有前仆后继,日渐增多趋势,且数额愈来愈大,那么,到底是因为什么呢?锡作仁将自己的思索告诉了坐在身边的冉平,指示他,回去后,准备组织一场讨论会,题目是“谈谈你对当前职务犯罪的看法”。他要亲自参加。
锡作仁之所以要与中级法院的同仁共同探讨这种问题,一是使自己更多的了解下情,知悉法官们的思想动向和精神状态;二是将自己的一些观念感悟交流给大家,以达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作用,目的还在于对案件的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倘若只是就案说案,就事论事,是很难达到客观公正效果的,只有将犯罪嫌疑人放进现实环境里,才可能看清他的真实面貌,追溯他的犯罪缘由,客观公正地对其量刑。
讨论会开得十分热烈,在锡作仁院长的导向下,大家放开了思想,畅所欲言。锡院长以十分诚恳的态度,谈出时下职务犯罪的新态势、新特点。他说,在职务犯罪的官员中,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贪官有情妇,这些人穿着官员的外衣,其实他们还不如江湖的哥们儿,混迹社会的黑帮,江湖自有江湖的义气,黑帮自有黑帮的铁规,贪官有什么!别说党性,连人性都泯灭了啊!他们有人格吗?有尊严吗?别说国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他们连老婆孩子都要背叛。这种人掌握权力,危险啊!同志们,大家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如今的贪官会堕落到这种地步,有些贪官,在没有升官以前,确实是好干部,是大家公认素质高的人,一做起官,就变了。也许,那时间手中没权,想贪也没机会,想受贿也没有人行贿,想包二奶也包不起,想寻小蜜养情人,女人也不会找他。做起官来,就大不一样了,我在咱省两个城市做过一次调研,专去调研如今风靡火爆的桑拿按摩市场。进入这种高消费场区的主流宾客有两类人:一类是大款老板,一类就是政府官员,两类人不同的是大款老板是自己消费,自己埋单,政府官员是只消费享受,并不埋单,那钱都有人埋单请客,其实这是一种变相的行贿。这种现象并非偶然,大家可以翻开历史看看,无论哪个朝代进妓院的嫖客多是官吏,可谓历代不衰,再看看咱们现在所谓的桑拿按摩,有一部分已沦为性服务,可称之为当代的准妓院了。那种地方是我们的政府官员能去的吗?一个民族的道德防线,社会风气,就是这样被摧毁和败坏的,最终的结果是腐蚀国家的肌肤,蚕食政权的根基,谁能说这种现象不危险呢?!
听到这里,锡作仁刹住了东启聪的话,递他一支烟,自己也取出一支,东启聪马上划着火柴为他点燃。锡作仁连续吸了两口,语重心长地说:
“小东啊,你这一跤栽的够惨痛了,人栽了跟头,重要的是得知道因为什么栽了,就像人患了病症,应该弄清患病的原因,方好对症下药啊!小东啊,事到如今,你能只责怪女人吗?记得上中学时历史老师讲的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吧?”东启聪当然记得,那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故事,吴王夫差为报越人杀父之仇,历经三个寒暑的苦心准备,终于率领吴国大军一举打败了越军,并乘胜追击至越国腹地,俘虏了越王勾践夫妇与大臣范蠡,昔日越国的至高权贵成为人质在吴国为吴王养马驾车。然而,在足智多谋的范蠡策划下,越国私下用美女金钱贿赂了吴国的太宰伯嚭,买通了吴王最信任的高官。从此,贪财好色又嫉贤妒能的太宰伯嚭就在吴王身边为勾践说好话,还诽谤忠良伍子胥,斥责这位忠臣的正确谋略。终于,在吃里扒外的伯嚭的帮助下,勾践夫妇与大臣范蠡被吴王夫差释放了。回国后的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励精图治,准备灭掉吴国,以报仇雪恨。勾践知晓夫差是淫而好色之人,在国内精选美女,打入吴国,进入吴王身边进行策反活动。出生于浙江苎罗山的美女西施就是这样被从众多年轻貌美女子中挑出来的。经过一番调教和“武装”——当西施具备了琴棋书画等技艺,颇有大家闺秀气质,又树立了兴越灭吴的信念之时,越王将西施送给了吴王。自然,好色的夫差见到如此美貌绝伦的女人,已垂涎欲滴魂不附体了。谁知越王送美女的真实用心被吴国忠良伍子胥洞察得清清明明,他哪里能眼睁睁地看着让勾践的阴谋得逞,就直言相劝夫差,那西施哪里是美女,对你吴王,她是毒蛇,你时刻有被咬而身亡之灾之险啊!吴王哪里听得进这等煞风景的言语,之后,在太宰伯嚭的挑拨下,伍子胥被陷害至死。
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所以它是必然的,如此不听良臣的逆耳忠言,只信奸佞谗言的好色昏君夫差,终于被美女西施麻痹和征服,落得个亡国败家,无奈自杀的结局。
故事讲完了,锡作仁还为这故事的结尾发了一通感慨,接着,他背诵了唐代诗人崔道融的五绝《西施滩》:
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