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市长日记 > 第二十二章 马王庄的盛大节日——抓阄分房

第二十二章 马王庄的盛大节日——抓阄分房(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场上暂时清静一会儿,转眼,就热闹起来:

“同意。”“好。”“行。”农民们就是这样,只要机会均等,平起平坐,就没了意见。这时间,也有人在小声嘀咕:

“这像啥话,没王法啦,净胡睤治……”小声嘟囔的人只是村级干部们和与乡领导及村干部有密切关系的少数人,他们原打算利用职权或关系,达到获得关照的效果,这一抓阄,算把一切优势都抓跑了,干部们、关系户们和平头百姓一样了,谁头上也没长角,谁也不比谁尿得高。本来有优越感的、总以为高人一头的人物们却混得和老百姓一样的待遇。只能靠运气啦,不,这太便宜了他们,自己太吃亏,可又不能公开这种“隐私”,那就采用了暗中使绊子的孬法。

第一次抓阄,时间到了,人却不齐,有人打来电话,说老爹突然患病,有人捎来口信,说他二舅摔断了腿,要背往医院,有人没来,也不请假,就这样,人不齐,咋抓,真抓了,不来的人还不造反。

8月16日 星期一

今天,是马王庄的盛大节日。村口,一支锣鼓队伍使劲地敲打着各自的家伙,传送出铿锵浑厚的音响,紧邻锣鼓队的是唢呐队,唢呐与捧笙一呼一应,吹奏着欢快跳荡的民间曲子。

特别诱人的是领鼓的与首席唢呐吹奏者都是年轻女性,两个年轻人有一种疯狂的激情,她们不只是用手和嘴在演奏,她们是用整个臂膀和脑袋及整个躯体,那夸张了的动作一会儿像两头好斗的小山羊在抵头,一会儿又似两匹脱缰的小骏马,放荡不羁地奋蹄奔驰。

围观的大人、小孩、女人,至少有两道墙厚实。锣鼓与唢呐的交响乐把个寂寥的村野洒满了生机与喧闹。

村口的房舍墙壁贴上花红柳绿的标语:

“热烈祝贺公平抓阄分配住房!”“人人平等万岁!户户一样万岁!”“不许个别人拉关系,搞特殊。”这些叫人眼花缭乱的标语,有的文字还不大通顺,但那意思我是明白,今天,是马王庄抓阄分房的日子,说准确点,今天,是这个移民村第三次抓阄了,所以,今天由我来亲自坐镇,现场督战,以保证抓阄成功。我很清楚,为了这一天,上上下下的各级人们花了多少心血,开始,马王庄坚决换点重新找宅基地,经过与邹 ?地方比较,加上风水先生做的“思想”工作,他们才觉得邹 ?还不如老地方,无可奈何,又回来了。回来是回来了,移民们提出一个新的要求,不要这遭过水淹受损的公建房,要求把这么多房屋推倒,把地基垫高,再盖新房。说的轻巧,那钱呢?谁出这笔钱呢?国家已经把马王庄建房的钱拨过了,咋能再拨一回,不可能的事。农民们说了,那不行,不建新房,这水泡过的房我们不要。

这时柳钱出场了,关键时他总会出鬼点子的。他说,农民最爱占小便宜,不怕他们不要,咱把房价往下降降,怕他们还不要,在场的白勃副局长就说,你那办法算啥法,降了价,国家不受损失了,将来损失的钱叫谁补?柳钱就说,这总比把房扒了重建新房好多了,你白局长要有能耐,你说个法我听听。白局长就说了,根本不用降价,政府下命令叫他们搬进去,谁不服从命令就抓起来,看他谁敢不搬。这时候,在一边的景远科长插话了,他指责白局长:“你说那办法恐怕不行,几百户农民都不搬,你抓谁家,法不治众嘛。”接着就有不少人帮腔说:“抓什么?咋啦,移民们犯啥法了,你就抓人?”弄来弄去,也没有弄出个啥法子来。实际上,大家谁也提不出新的办法,惟白勃提出的办法又不中,最后就不得已而择其次了。柳钱就叫景远过来,商量计算一下,每座房屋造价2万元稍多一点,然后大家商量,说降下3000元,17000元一套,这样房子就好出手了。

可是,给大家一宣布这价格,面对的那么多农户,没一人答腔,都说这价太高,省那3000元还不够修房用哩。有个叫大孬的农民放了一炮,说再降个千把元就行。他的话刚出口,就被他身边的侯二能狠狠掐了一下大腿,只听大孬嘟哝,掐鸡巴啥哩,恁疼,我说错啥话啦,你掐我?这时就有人给他使眼色,有人小声说,就你大孬多嘴,再降1000元就中啦,16000元买个水淹的破房,你光棍你去住,连你老婆都不答应,是不是,大翠(大翠是大孬的妻子)?大翠当然表示现价格还是偏高了。几个局长看看这事,这个价弄不成,就拉个背场嘀咕一会儿,决定每套15000元,已降价5000元,然后再次向农民宣布了这个价格,宣布了之后,柳钱局长又说,这是个机会,就这么多房,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吃了这个包子就没这个馅,房子不够每户一套,报名吧,报的晚了就没份了,柳钱的富有煽动性的话果然奏效。

“我要一套。”“我要两套,有我孩子的一套。”“我也要……”农民就这样,说不要,都不要,说要了,都抢着要。实际上,一个个农民都精明着呢,他们盘算着,这房子虽然遭过水淹,但淹得并不重,那场水是过水很快就流走了,就是把损坏的部分修补一下,充其量花上2000多元,若找亲戚朋友帮忙,还能再节约些工钱,这样最少能省下3000元,对一个农民来说,这个数字是一年也挣不来的呀。想一想,一亩地产上800斤小麦不算少吧,一斤小麦今年才卖4角多钱,这笔钱是七八亩地打的小麦呀,何乐而不为呢? 谁也没想到,在场的农民都要要这水淹的房,这样一弄,房不够分了,供不应求了,一个个农民都憋红了脸,一看掉价的房这么紧俏,谁也不退让,谁都怕自己要不上。

这时柳局长又说话了,既然大家都抢着要,这价格咱也不再抬高了,这样吧,咱们抓阄,谁抓住,谁就要,抓不住,就不要,行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