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村支书屁股上挂财务章——有一定(腚)财权(第1 / 2页)
“可——全乡的村里的财务章都是会计拿着哩,胡支书,咱村咋——”会计话音未落,实际上是话未讲完,支书就耐不住了:
“别的村叫凉荒村吗?我只管咱凉荒村,凉荒村就得我胡伦说了算,我是这村的党支书,懂吗?党是领导一切的,我不能看着你们想咋弄就咋弄。”“胡支书,俺都是照规矩来哩,没有想咋弄就咋弄呀。”石会计有点委屈了,他欲要往深处解释。
“甭说——甭说了,快把章交给我——”这句话,胡支书的嗓门几乎提高了八度,足以震慑得个会计不敢动弹一下,一贯照规矩办事的老石很不情愿地开开抽屉上的锁,取出了那个磨得起明发亮的木头疙瘩,递给了胡支书。
8月19日 星期四
午后刚上班,缪书记的秘书小栗来了,说有个叫凉荒名字的移民村,有二三十个人在午饭时围住缪书记的家门,声称叫缪书记到他们村现场办公,把昨天乡党委刚宣布的调整的新的村级党支部班子解散了,重新恢复被免去的支书与副支书的职务。不然,这几十号农民就不撤岗,他们知道缪书记在家吃午饭,他们以为,这样堵住缪书记的家门,不怕书记不就范。
这些凉荒村的移民,把缪书记低估了,在金远市,还没人敢这样做的,这不是公然对缪书记的权威挑战吗?小栗说,是缪书记的小保姆一个电话打出去,不大会儿就来了比围门口的农民还多两倍的公安干警,且全是便衣,只那么三下五除二,二三十号移民就被驱散得没了踪影。
栗秘书给我通报这事的意思,不用多讲,我已十分明白,实际上,缪书记已经是批评我了,怎么搞的,移民有这种举动,为什么一点信息都不知道,竟然叫他们围住了书记家门,弄到这地步,你主管市长的工作做到家了吗?平时掌握的不安定因素,掌握了吗?采取对策了吗?
唉,一种无名的愧疚油然而生,我怎么忽略了这个凉荒小村庄,只把精力放在马王庄、圪弯村,这个凉荒村的问题,也够叫人生气的。
凉荒村班子不团结,我早有所闻,只是觉得,现在村长与支书闹矛盾,已是司空见惯的事了,就没有引起我足够的重视。
他们的矛盾还是因“钱”引发的。本来凉荒村是个山上夏里乡穷得叮当响的山村,根本没钱,平时连百元的大票子都没见过。不过,那时村里的班子团结很好,从没有啥大不了的事。自打移民工作开始,事就多了,这个800人的村子,从夏里乡移到了城郊的南守乡,这个小村的各种移民款,个人的财产补偿,公用设施的补偿,还有企业矿藏的损失补偿,加起来就2000多万元哩。仅农户的个人财产补偿款,拨一次款就是三四十万元,这么多花花绿绿的票子,村里能摸住这钱的是会计和出纳,会计和出纳得听村长的,村长叫给谁发钱,会计就给谁发,村长说这钱暂时缓发,就是有钱也可不发。如此诱人的钞票每时每刻经过村长的指示分下去,村支书看在眼里,馋在心里,他咋个也想不通,自己在凉荒村是一号官员,这村里,最大的权就是处理这移民款了,除了这别的权再多,也顶不上这个财权,这个财权,自己却掌握不住。他已经发现,几乎全村的人,都对村长别样看待,都是巴结村长的,都是往村长家偎的。实际上,他村长有啥,凭资格,凭党龄,凭威望,哪能跟我支书比,还不是因为他握住了移民款嘛,人人都怕自己的钱得的不顺当,就巴结他村长。
因为这事,支书失眠了,因为这事,支书饭量减了,因为这事,支书没有了往日趾高气扬的优越感,因为这事,一种莫名的失落和寂寞打击着他的心头。他就到处咨询,问懂行的人这村支书能不能管移民款,答曰,原则上村里的财务由村委负责,党支部书记不应该管财务的。话说到这份上,支书并不死心,他终于发现一个“特区”,就是圪弯移民新村,这个村的支书老没牙就直接管移民款。不过,人家有人家的村情,据说,圪弯村的村委主任三天两头换人,谁登上那位置都坐不稳,弄不长时间,就叫踢蹬下台了,所以乡里就给圪弯弄个特殊政策,村里财务上的事由村支书说了算,因为这支书坐得一直很稳,财务的事不能三天两头换人管。自打凉荒村的支书得知这一信息,就像找到了他可以管钱的理论根据,他就昼思夜想地在寻觅机会。一天,他灵机一动,生出个法子,就找到村里的会计,说:“老石,把咱村的财务专用章交给我。”他的口气简直是命令,不容置疑。
“交出?这是财务专用章啊,交给谁?”老石有点不解地反问。
“交给我。”支书用右手的食指指着自己的鼻梁,一字一板地,很是清楚地告诉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