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市长日记 > 第四十章 进京找老校友帮忙

第四十章 进京找老校友帮忙(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张斤又吸下几口,说:“是高级香烟,这样的烟灰就能说明它的质量。现在有些名牌东西,质量不一定与它的名气成正比的,有些牌子不响的东西,质量不一定不好。”“说的是,张司长,再品品咱老家的茶。”我把Q省的极品毛尖茶取出来,柳钱忙跑过来帮助沏好一杯,送给张斤,又为我沏上一杯。

“不要叫司长这官衔,我很快就退二线了,现在就改称呼,叫我老张就挺好。”“哪敢叫老张,叫您张老师吧,这称呼到啥时都能叫的。咱们学校不是有个约定俗成的规矩嘛,只要是相差8年时间的,后来的学生就称前8年进校的学生为老师了。”实际上,张斤要比我早两个半8年入校的。

“那是过去的规矩,俞阳,你没发现,现在名声大的专业技术人员多是40多岁的人,我这一茬的就凭老资格了。”话音落地,他端起茶杯轻轻地呷了一小口,似在仔细品味。

12月14日 星期五

天蒙蒙亮,我就起床了,到宾馆后院的人工湖畔散步,我们是昨天晚上下榻京城这家星级宾馆的。这次进京,是向有关部委汇报金远1万人留市安置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看望移民专家,游说万人留市的重大意义,加深感情,增进理解,争取各方对金远移民工作的支持。来之前,辛苦乡长又来找我,托我为他们那个1号矿井的赔偿做做工作,据悉,他们已请专家对矿井的藏量做好了技术论证,就等上边批准认可了……眼下,金远市的1万移民的去向,不仅决定着他们下一步的生活状态,也决定着我的前程命运。我很清楚,如果出市安置移民的规划得不到改变,金远市的移民们会闹腾得天翻地覆的,当然,我也决不会有好果子吃的。要改变先前的规划,这事不像在地方的县、市那么简单,地方上决定一件事情,往往是主要领导一句话,事就办了。眼下这事要弄成,得由国家主管部委批准认可,在这个层次上的决策,往往是专家们集体研究定夺的,专家们在一起决策,就会各抒己见,见仁见智,畅所欲言,碰撞争论是必然的,专家们人人平起平坐,气氛民主宽松,不像地方上的政府官员,谁的官大谁说了算。这次进京,我就打算要与专家们好好沟通沟通,让他们知道金远的真情实况。

在我心中,专家是素质很高的人,在世风日下的大气候中,这些专家们,可谓受污染较轻的群体,这些专家多是教授、高级工程师、研究员,又多是60年代从国家名牌大学毕业的人才,如今多是过了知天命的年龄,也有的已过了花甲之年甚至年近古稀,他们身上,有一种纯正的气质,办事情很规矩,即使有些灵活性,也是限定在政策和规章允许的范围之内的。

他们每次下去检查或搞调研,总会发现不少问题和谬误,他们就建议修正谬误,堵塞漏洞。这样,为国家节约了大量资金。

专家下去,是不向地方索取什么东西的,可是,地方上的人总怕慢待他们,使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失,就主动地送礼品、纪念品、土特产什么的给专家们,还会用当地最好的美味佳肴招待专家们,这也是一种对知识的尊重。实际上,专家们看事物,用的是技术的眼光,专家们的结论,靠的是科学的分析判断。可是,现在许多人有个观点,不管白猫黑猫,没有不吃腥的猫,什么科学,什么技术,只要拉上关系,上好贡,就能随心所欲地驾驭它,就能叫最明白的数据发生变化。唉,不少人都叫弄糊涂了。

吃早饭时,我与田局长、柳局长商量,上午想办法请移民司司长张斤到我们下榻的宾馆,先与他畅谈畅谈金远移民的情况,争取他的理解和支持,再往下做工作。张斤是我的校友,他在部里不仅有权,而且有威,这人为人诚恳,办事公正,作风朴实,不像当今某些戴着时髦桂冠的学者、专家那么“牛”,那么趾高气扬……我在省水利厅工作时,就与他多次打过交道,说心里话,我得承认,像我这一茬年龄的人,与张斤那茬人相比,最大的差距就是缺少他的一种精神。吃过早饭,我们兵分两路,田局长与景科长、贯科长一道去一家设计院索取资料,柳钱陪我回到房间,约请张斤。

柳局长电话先打到部里,部里的人告诉他,张司长刚出差回来,今日在家整理一些资料,听说我们是远道而来的客人,部里的人又把张斤家中的电话告诉了柳局长,接着柳局长又把电话打进他的家中,对方好像问他是从什么地方来的,柳局长告诉对方,是从Q省来的。稍停片刻,柳局长就放下电话,少气无力地说,不行了,一个女人接的电话,可能是张司长的妻子,人家只说张司长不在家,就把电话挂了。

凭我的直观感觉,张斤不一定不在家吧,我知道,张斤是个做学问的人,不爱社交,不多事,一般不熟悉的人,他不大愿意交往的。我就直接拨通他的宅电,是一个女人的声音,我干脆自报家门说:“我叫俞阳,是张司长的好友,请他接个电话。”静默片刻,电话中终于传来了张斤的声音:

“噢,俞市长,我还以为是谁呢?”“所以你就不接电话,哈哈——”“咳,你不知道,有那些人,找到家里求你办那些不应该办的事,真烦。”“我求你办不该办的事呢?哈哈——”“老朋友,又开玩笑,你现在在哪里?”“我就在光明大酒店的426房间,距你们部里不远。别的没什么,就是想找你聊聊,不知阁下能否给个面子?”“又开玩笑,你等着,半小时就到。”果然,张斤准时来了,一进屋,他就摘掉黑色礼帽,挂在门后衣钩上,脱去藏蓝色的毛呢大衣,开玩笑地说:

“还是市长,出门住星级宾馆,还是套房,哈哈。”“还不是为的好接待你。”这时柳钱忙着去递烟,我打开一条特地带来的Q省银辉牌高级香烟,对张斤说,“吸这个,我们Q省的王牌香烟。”柳钱转脸一看,说:“还是当市长的,能弄上这么好的银辉烟。”“好烟!”张斤深吸一口,随着吐出的白色烟雾,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真是好烟——”“甭看这牌子名气不大,质量赛过大中华是不是,张司长?”我边品味着这特制的精品烟,边为银辉牌香烟吹嘘,实际上,这种香烟的确是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