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诬告还是起了作用(第1 / 2页)
“俞市长,就这么定了,工作组明天进驻移民局,你多理解啊。”我只有执行了。心想,纪委决定的事,我一个副市长能顶住吗?人家老治来打个招呼,是高看我,就是不打招呼,人家也是照查不误。老治临别,紧握住我的手,很是诚恳地说:
“移民工作弄得不错嘛,都说移民是世界难题,我看这事到你手中也不难了,哈哈——”“哪里?难处多哩,靠您保驾护航呢!”“当然,当然——不过,咱纪委可是清水衙门,哪里像你主管的移民局,财大气粗。”“治书记,放心,你们办案中的经费,移民局会支持的,羊毛出在羊身上嘛。”“好好,理解万岁!”他用右手紧握住我的右手,直握得我的手生疼,他太实在了,我看着他,的确也为他作难,谁不知,如今的纪检干部,到哪里也不受欢迎。尽管他是市委中的常委,四大班子排交椅时他的位置还颇靠前,可是说真心话,没人愿意坐那把交椅的。
老治走后,我给移民局白勃副局长打了电话,告诉他明日市纪检委工作组进驻移民局,要配合好、接待好、服务好,言外之意是要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千万不要激化矛盾……
白勃说,纪委的人已来过了,需要移民局提供方便的事他们已经说了,田局长也知道了,现在正在落实。
现在的事,干什么都少不了钱,官方称钱为经费。诸如跑项目、跑资金、跑编制、跑指标、跑地皮、跑原料、跑销售、跑商标、跑评奖、跑减税、跑贷款、跑办证、跑罚款、跑年检、跑审计、跑就学、跑文凭、跑就业、跑竞聘、跑退休、跑就医、跑升官、跑翻案、跑官司、跑减刑、跑监狱、跑捷径、跑关系等等等等。老百姓以为,只要有钱,上述的事都能跑成,不管是应该办的,不应该办的;不管实际是不是这回事,反正老百姓都这么说,且还坚信不疑哩。
12月19日 星期三
办公桌上有一封标题显赫的告状信吸引了我,告状信的标题是:“移民局长田知厚10大罪状”。现在的人,干什么都爱用10,选模特为10大名模,选歌手为10大歌星,选优秀青年为10大杰出青年人物,就连选扶贫人物也要凑成全国10大扶贫状元。本来这状元只能是1个人,历代科举考试没听说过一下出了10个状元。现在的人,能一下子凑够10个。眼下,弄得告状也要罗织10条罪状。我阅览一下10条罪状,凭主观印象,这10条罪状都是些望风捕影的子虚乌有的玩意儿,状纸落款是金远市移民村移民群众。我注视着告状信,心中蒙上一层浓郁的阴影,尽管我对这状纸有种看法,甚至认为它就是诬告,是胡扯淡,是颠倒黑白,搬弄是非。因为我了解田知厚这个局长,可是,状纸上10大罪状的血淋淋的文字,很能欺骗不明真相的人,人群中不乏耳根子软、缺少主见的人,严重的是还有与田局长早有成见、隔阂的人,他们会不会趁火打劫?我思索着。这时,市纪委书记老治突然敲门进来,他贯有的严肃的微笑令我心中一怔,想,一定有事了!老治这人哪有闲工夫来串门聊天?政府通讯员紧随他身后进来。
“稀客,哪股风叫你大驾光临?”我以开玩笑的口吻,企图调节一下气氛,心想,老治到来,没啥好事。通讯员忙活着为他沏上茶水,就悄然离去。我马上拆开一盒精装的红塔山香烟,递给他一支。老治烟瘾特大,据悉一日三包。
他燃着烟,深吸一口,似在品味,然后吐出浓浓的白烟,不紧不慢地说:
“刚才步市长找我了,从他的办公室出来,就到你这了。是这么回事,俞市长,有人告移民局长田知厚,最初告到国家中纪委,中纪委把告状信转到省纪委,批示叫调查处理。省纪委又把告状信转到咱市纪委,也是批示叫处理,还要求上报处理结果,必要时要求立案侦查。”“噢,什么事捅到中纪委?”我有些为老田抱不平。
而上级负责纪检、审计、政法的部门,下去工作,也得有合理的经费,就说市纪委的调查小组要下去收集、调查什么,首先解决的是交通工具,纪委这部门很廉洁,汽车自然不多,供应汽油也就不多。这样,汽车汽油、汽车维修的费用当然得有个出处。工作人员外出,自然要吃饭,有时候还要喝点什么,没有点餐费补助恐怕不好办。至于那不可预想的开支费用,也应考虑在计划之列,想想,没有钱行吗?听说有个已退下多年的老干部,在一次座谈会上发表高见,谈到当今工作中的事情,他很气愤,就很动情地说,现在的年轻干部,都叫惯坏了,素质太差,哪像我们那个时代,下基层搞个调查,要什么小车接送?骑个自行车就很不错了,真是道太远搭个公交车就行嘛,又省钱又方便。到吃饭时,自己想办法吃碗面条就中了。哪像现在,非要坐上一桌,要菜还要酒,不像话……老干部激动地发表了看法,场面突然静了,没人接他的话茬。实际上,他说的都在理在册,上级红头文件有明文规定,一般工作人员的正常工作,不准专车接送,外出工作不许接受招待,不许收纪念品,不许喝酒……
时代不同了,思想观念在变,我能够理解老干部的不满情绪,我也理解下边的真实情况,可是,我不理解的是,上级的红头文件,咋与实际的距离那么远?
我思索着眼前五花八门的事情,市人大的通讯员突然进来,送上一份文件,我一看,又是一惊,明日人大召开常委会,人大代表对移民工作提出了10个问题,特邀我参加会,并要求我向与会代表解释有关问题。
我一目十行地飞阅了代表们提出的10个问题,怎么这矛头都是冲着田局长来的?难道有人在幕后策划?怀有什么政治目的?不然,为何这么巧,纪委来调查他,社会舆论攻击他,人大又……我有些生气了,生气的是,这10个问题故意弄得耸人听闻、夸大其词,有几个问题根本不是问题,这不是无事生非吗?我硬压住火气,想平静一些,细想想,这事不能怪人大,人大的代表有几个真正了解移民的事?他们只是听人反映或告状那些东西。
望着小通讯员消失的方向,面对挑战,我的脑子乱起来,想找个知心人交流交流。找谁交流呢?找缪书记,眼下他不在家,即使在家,能找他吗?遇上什么事就去打扰他,他会觉得我太无能吧。找谁呢?欧阳瑞丽的影子突然不期而至,尽管她比我年轻又是女性,可是,我已经领悟到她丰富的思想和善解人意的细腻感觉,听听她的见解,是会受益的,也许,关键的问题并不是这些,是遇到烦心事的我,想找个知音倾吐倾吐,可是,她眼下不在身边,这也不现实。
“这不,共10条罪状。”老治递给我一张打印的纸,我一看,与我收到的10大罪状大同小异。
“咱们纪委已经抽3个人,明天开始调查田知厚同志的问题。”老治的话音很轻松,对他来说,调查别人就是家常便饭。
“田知厚这样的干部,我敢打保票,再查也查不出问题,何必要兴师动众的。”我竭力反对这种做法。
“俞市长,不能这样说啊,群众告状,领导重视,上级又有批示,我们怎么办?我们能保证他田知厚就没问题?我们查一查,真有问题,要弄清楚,是什么性质;没有问题,还人家个清白,这样对上对下都有了个说法。”是啊,老治有啥办法呢?坐在纪委书记的交椅上,他是想咋个好对上对下交差罢了。我把心里话说给他:
“我是担心,这么一查,影响老田的情绪,现在移民任务压头,老田没明没夜地为咱卖命干活,咱当领导的得保护这样的干部啊,不能谁从背后撂个黑枪,就当真治起来了!”“你这担心就多余了,查田局长,是因为下有人告状,上有领导部门批示,咱只是按部就班地办事,查出问题是功,查不出问题也不是过。可是,咱要根本就不去查,上边追究起来,可就成问题了!”我不再说话了,心里却很不是滋味,自己主管的部门,天天跟着自己工作的干部,却要被查,唉—— 老治一根接一根地抽烟,不大会儿,屋里已是烟雾缭绕了。老治喷云吐雾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