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市长日记 > 第十四章 水利工地的离谱纠纷与传奇故事

第十四章 水利工地的离谱纠纷与传奇故事(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马尔蒂尼先生,我们总不能看着他们惨重的损失而无动于衷吧,特别是一个农户与一家跨国公司发生了这种不愉快的事情,我相信贵公司的理智和风度。”马尔蒂尼果然被我的话打动了,他说:“我同意给予一定的补偿,但是要弄清楚,补偿不等于赔偿。”他也很想把这事尽早平息下去。我很清楚马尔蒂尼讲的补偿的含意,事先我已听说,塌窑这家农户要求老外赔偿20万元人民币,其中一半是精神赔偿费,有人告诉我,他们那破窑里的全部家产也值不了几个钱。尤其铮说的有道理,沾光只是叫他们沾得适中,沾光太大了,说不清还会引起什么连锁反应……看来,我与马尔蒂尼的谈判已达到预期的目的,下边的事,该由助手去操作了。我们分别通知了各自的助手,让他们接触磋商。老阚与田局长这时正在工地的环境协调办谈什么事。我们则换了话题,谈起足球。

“随意。”我开始注意这位对手,他面目清秀,鼻子、眼角、嘴唇似鬼斧神刀削割的雕塑,有棱有角。他很从容又自然地微笑着,滔滔不绝地说话了:

马尔蒂尼显得颇有兴致,大概他与我一样同是足球迷。

“你想喝点什么?是咖啡还是饮料?”马尔蒂尼客气地问。

我和小唐离开老外营地时,马尔蒂尼与他的女翻译一道送我们上车,气氛是轻松的,双方在笑语中握别。这时候,老阚打来电话,告知他和田局长与马尔蒂尼的助手已为处理这起事件达成个初步协议,待向我汇报并听指示。还说,山后镇的镇长蒋山光知道我在工地,正在镇政府大楼恭候,要汇报工作。我看看表已是上午11时40分,说是汇报工作,实则是设午宴吧,我笑了笑,就乘车直驱山后镇。

“他违背了工地的规矩,现在窑塌了,能怨我们吗?”“可是,窑塌了,还砸坏他们好多财产。”我想替这家农民说几句话。

马尔蒂尼从抽屉里取出几份单页的材料,一张一张地摊出来,指指点点地评点着。于水萍说,这是近一阶段意大利阿利美亚公司向施工区临时住户发出的通告,要他们快速搬离施工现场,还有一份是最后通令,说若逾期不搬出,后果自负。尽管女翻译的语调柔和动听,但那严厉的措词和一推责任净光的话语还是刺痛我的心。

“是的,我很为发生这种事情遗憾,也很同情他们,只是造成这种结果的责任不在我们,有什么办法呢?”马尔蒂尼伸出双手,耸耸两肩,他的脑袋在配合双肩有节奏地摇摆着,展示着爱莫能助的无奈。

“俞市长,这早已是公开的秘密了,至少是在咱们工地。”翻译小唐打破沉闷,他不等马尔蒂尼插话,故意把这秘密戳透,“马尔蒂尼先生学会了攻关。开始,他带着他们的洋玩意儿,送给咱们工地周边村的支书、村长们。还请这些当家人去喝喝吃吃,这样,就有人开始为他服务了,指挥村民,配合老外的施工了……”小唐是用汉语说话。马尔蒂尼虽来中国几年了,还不能完全听懂成段的汉语,但是可以断定,从他的眼神中,已明显表现出,他清楚小唐是在讲他的秘密武器,他似乎是在开玩笑地问他的女翻译。只听于水萍用英语回答着他,又给我和小唐做个俏皮的鬼脸,说:“不要跑题太远了,小唐,这秘密等你们离开老外营地再说嘛,日子长哩,慌什么呀。”看得出,于水萍与小唐是很熟悉的。

“有一个事实不容忽视,窑洞的倒塌确是因为爆破的震动。”我在寻觅着这个责任的归宿。

穿过黄河的一个便桥,就到了田园市的地盘,就在黄河岸畔,有一片线条简捷、格调清新的房舍,这就是意大利承包商阿利美亚公司的工作营地。由于采取了强硬措施,调来了数百名警力,已将围堵老外营地的农民疏散了,这里的工作又恢复了正常。但事情并未得到最后的解决,农民们疏散后仍在观望,在等待消息。走进经理的办公间,有一种舒适、简单、明净的感觉,迎门的墙壁挂着一幅色彩很是夸张、意境很是深邃的风景油画,运行着的空调把气温调节得很是适中。我坐在长方形的大桌子一侧,小唐坐在我的身边,另一侧坐着马尔蒂尼和他的翻译于水萍,透过宽大的玻璃窗,能看见大坝工地上井然有序又轰轰烈烈的气氛。接下来是通过两名翻译传递着我与马尔蒂尼的对话。

山后镇政府大楼盖得很漂亮,规模相当大,站在镇政府大楼可以俯瞰日月霞整个工地,而站在工地,遥望高高在上的山后镇,却有一种云雾中的仙阁寺庙感觉,怪不得日月霞工地的人都称这地方是“布达拉宫”,在云雾缭绕的一片山峦与沃野中,屹立着一座乳白色的宏伟建筑,的确给人一种奇特、神秘、耳目一新的感觉。我走进这座建筑的第一感觉是,它比我到过的Q省的许多个县及县级市的政府大楼还要气派,尽管只是一个镇。镇长大概已在门口等候多时了,他陪伴我进了他的办公室,是一套约60多平方米的房舍,办公大厅有40平方米。老板台与皮沙发、实木文件柜、冰箱、纯水机、电视机,布置得很是得体,比其他的镇政府强多了,里面是卧室和卫生间,前窗可观察日月霞工地景观,后窗可眺望山林山草山泉山石与时有时无的放牧羊牛。

“处理这事,既要理智,又要有些感情倾向。我们做技术工作的,讲究以技术眼光看问题;你们做政府官员的,讲究以政治眼光看问题。处理眼前的事,要以政治加技术或是政治融入技术的成分,才行。不向老百姓倾斜不行,但是要注意,倾斜的力度也不能过大。”我表示对他的见解非常认可,并夸奖他处事这么精通。他谦虚地说,这都是被逼出来的,又很感慨地说道,他是从大学毕业就到黄河源头做工程了,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光大工程就经历了四五个,哪项工程都有一本难念的经,都要给老百姓打交道,都有千奇百怪的问题……最后,他嘱咐我,处理眼前这纠纷,不能太认死理,不管用啥手段,咋着能让大坝正常施工,就咋处理。然后,他叫来翻译小唐,指示小唐带我们一道去与意大利承包商的项目经理马尔蒂尼谈判。

无可奉告。

“我们不能因为那个早已不该存在的窑洞的存在,而停止施工计划的进程。”“为什么不在爆破前采取强制手段把人与物搬出施工区呢?”“这不属于我们的职能,我们多次通知过你们的山后镇,遗憾的是他们没有把我们的话当回事。”他依然微笑,显示出一种轻松却又固执的笑容。

“嘿嘿——嘿嘿——”他笑了,笑得很狡黠,又很温和,笑容的褶皱里分明写着4个字:

我知道,这是个推委扯皮的关键部位。例如,你通知山后镇啦,什么时间,通知的谁,怎么答复,为什么问题没有解决你们就擅自爆破,山后镇的农民很可能会说出一些令老外想不到的话题,可是,这种扯皮不是我们的目的。另外,也不排除有些人压根在意识上就想通过这窑洞去获取老外的赔偿。想到这些,我只是照着总监理工程师尤其铮的导向往前走,把握他说的原则,但又不能走得太远,就话题一转:

“我非常感动,俞市长今天亲自到工地来,这也是金远市对我们阿利美亚公司的厚爱和支持。4年前,我第一次踏上贵国这片神奇的土地,真是又激动,又茫然。刚来那一年,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我真的感觉要失败了,我们实在干不下去了,市长先生。”由于有翻译插入,马尔蒂尼说上三五句时,就停顿下来,之后是于水萍的十分标准的普通话,然后再由马尔蒂尼接下文,这样使他的连续话语没有了枯燥和单调。他的谈话没有停顿的意思:“那时候,我们的装货车到工地卸货,就立即有农民围上去,要为我们卸货,对这种热情的帮助我们很是感激。不过,我们的人告诉他们,这是自动卸货的车,不需要人工帮忙的。围来的农民就说不帮忙也行,把卸货费给我们,你们再自动卸吧。争执开始了,这怎么行,你们没有干活,为何索要卸货费?我们为什么不要,是你们来这里干活,把该我们挣的钱挣跑了,又把我们种的土地占了,你们不给我们活干,不发给我们工钱,我们吃什么?说话间就有越来越多的农民围过来,围得我们的车不能进,也不能退,我们的人不能上(车)也不能下(车)。我们请工地的公安人员来了,看看这场面,他们也只是摇头、叹气,有啥法子?一个个农民准备好打持久战,有人拿着干粮,还有人专管送水喝。我们可耽误不起时间,只好付卸货费吧,算算账,还是这样合算些。还有一次,我们施工时碰倒一棵树,立即有人围过来,要求赔偿,我们马上照工地赔偿规章,作价赔偿,可是,现场的农民们说,那棵树是神树,比一般的树价高上数十倍甚至百倍,咋办?俞市长,遇到这事,我早先连做梦都想不到的,这就是中国吗?这就是中国的农民?我想,我得改变他们,改变这种现状。可是,经过实践一段时间,我终于明白了,那是根本不可能的。看看我是多么幼稚可笑啊,我终于懂了,只有去适应它,才是我惟一的出路,就是因为我一直在力求适应,我们承包的工程才渐渐顺利起来。”“那么,你是怎样去适应这里的施工环境的呢?”我终于等到机会向他提问。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