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奥秘的人口数字(第1 / 2页)
“现在这事,咱认为准确就准确了,咱报多少就是多少了,外边的人咋会知道差多少,要是咱自己都认为不准,那还咋往下进行工作?首先咱得自己相信自己,连自信都没有了,还说啥哩。”秦志是很熟悉移民乡、移民村的老移民干部了,他知道什么样的事,得用什么样的弄法,才能有好的效果。
“我说的是百分之十二,这个数字你们汇报过吗?”我看田局长向柳钱使个眼色,他欲要说什么,又压住了火气,会场上暂时平静下来。
“为啥把人移到那村,那村的土地太差劲,净是硬坷垃,又不好浇水。”有人打断柳局长的话,向他提问。
我来金远不久就听说了,涉及这个水利工程的许多县市,都有虚报人数的问题,现在这种事似乎已经见怪不怪了。
田局长又指示柳副局长,叫他汇报。柳钱手持一指挥棒,对着挂在墙壁的图纸,指指点点,讲这里是某乡某村,水位在多少高度,属二期库区淹没区,这个村的移民要移到某镇的某村,他的指挥棒随即就跳跃地指向市郊的一个乡镇,接着又指向另一个移民乡……
步市长问:“现在的人数是根据什么统计的?”柳钱答:“是根据计生部门的统计数字。”“那怎么中?”邢步行说,“那数字根本不准。”田局长马上接话:“咱们农民人口数有3种,一是乡政府统计的数字,二是计生委统计的数字,三是公安局派出所统计的数字,三种人口数字都不一样,我们分析了,还数计生委数字准些哩。”会场上顿时有些乱了,十分活跃,30多个领导都有自己的看法,又都不打算正式地发言,就漫不经心地相互交流起来。有三五个人热热火火地交谈的,有两个人窃窃耳语的,有人瞪着俩眼,啥也不说,还有那自言自语的,一边摇头一边叹息:
当柳钱谈及1万人不出市了,留本市安置,会场上就特别安静。柳钱就把这1万人留市的去向做了个粗线条的分布,那个S乡的S村去800人,那个Y镇Y村去600人……最后往一处一捧,大差不差的,1万人就消化了。
柳钱就接着步市长的指示继续汇报,二期移民共34?682人,占整个金远移民总数的百分之五十七,柳钱早已把这些移民村、安置村、移民的人数、安置的去向倒背如流了。他的汇报把一个个领导弄得晕晕乎乎。看起来在座的30余名市级领导,实际上各有各的分工,各有各的事业,分管移民的仅我一名,人家都不管这移民的事,咋能去操这份心?就像我,不分管工业,要叫我谈谈对金远企业发展的高见,就难说出什么真知灼见,即使发表看法,也只能是泛泛而谈。要叫我去听经委主任汇报全市企业发展态势走向、经营谋略等等,我又是何感觉。所以我总以为,这种云集众多领导参与的会议,尽可能地少弄。
说罢后,大家也都说不出什么。这时候,市长助理邢步行说话了,他懂,他过去分管过移民工作,所以对这一套业务很熟悉。他听出了些门道,就以有些质问的口气说:
“高什么——日月霞移民政策明文规定,以大农业安置为主,农民去经商,有那个别的能跑能跳的、商品意识强的人还可以,大多数都弄不成,不能光想当然。”柳钱坐在我身边,小声嘟哝着,可他并不站出来说话。步市长说话了:“请移民局的同志汇报罢规划以后,大家再提疑问。”我揣摸,步市长大概以为这样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地乱问,太费时间。再说,都弄不到点子上,他关心的事应该是1万人改出市为留市的问题,他是要听听咋着安置好这1万人,所以就校正一下会议的方向。
“我说柳钱,你说那人数不对,S乡的S村根本没那么大的容量,咋能再安置800人?”“邢助理,你忘了,咱这是上报方案,实施方案不是这回事。”“怎么还有上报方案,还有实施方案?”有人不解。
“今天把四大班子成员召来,听听移民局的二期移民规划方案,这是咱们市的大事,要集体决策、集思广益哟。好了,俞市长,你看怎么汇报?”“田局长,你们汇报吧。”我说。
“唉,这年头,连个人数都弄不准了,还有啥能准哩,唉——唉——都啥素质,不像话。”有人说话了:“怎么一个人口的数字,都弄得这么复杂,这是自然科学嘛,有什么好争议,是多少就是多少嘛,你们是咋弄的?”“这事你就不懂了,你没下去弄过这人口的事,事实是多少,拿上的数字就不是多少。你去查吧,查一次一个数。”是市计生委主任老曹的话,他说,“人口的数字是最头疼的事。”“曹主任说得真对。”一直坐在一隅的秦志副局长说话了,他与老曹产生了共鸣,“光为移民人口的数字,我蹲到移民村20多天了,统计一次一个样,每次统计的都不一样,有时差得还不少,现在咱报这数字,是比较接近实际的数字。不敢再折腾人数的事了,再折腾一遍,一个月工夫弄下来,移民任务就完不成了。”他是负责移民安置工作的副局长,他懂这人的数字中的奥秘。
大约在10点半,田局长、柳钱副局长、秦志副局长、景远科长一行进了会议室,每人都抱着厚厚的资料,景远把一张图纸展开,柳钱帮他把图纸用不干胶粘在会议室一侧墙壁上。这时,步市长说话了:
“现在这数字与实际能差多少?”有人问秦志。
“听戏的先来了,唱戏的就该拿糖哩,哈哈——”不知是谁接的腔,说话间,我走至椭圆形会议桌,用目光对视一下邢步行,他有点不好意思了。我有些生气,就说:“这事不能怨他们,9点半才接到开会通知,再从乡下跑回来,又不是运动员跑百米冲刺!”这两句话一出口,场上立即静默下来,没一个人说话了。
““高——高——可谓一石三鸟。”有人伸出拇指以示赞叹。
“干脆讲明吧,上报方案是报给国家的,尽量做得有利于咱金远的利益,人数有虚头的,实施方案是实打实地办事的。”柳钱索性把秘密亮了出来。
柳钱欲要回答这位领导的提问,又一个响亮的声音来了:“你们移民局也得有点开拓精神,你们就知道用移民款去买地,把个移民从这个村迁到那个村,你们就没有想过,咱市区这么多市场,好几个都是有场无市,光把场地划了,没有资金投入,都闲置着,为啥不把移民款投到这些市场,叫移民进城做生意,经商赚钱过日子。这一是改善了农民生活环境,提高了生活水平;二是膨胀发展了城市;三是为咱金远节约了耕地,一举三得嘛,何乐而不为?
“噢——”步市长如梦方醒,问道,“到底有多少人?”“实说吧,咱金远的二期移民虚数是百分之十二左右,就是说,咱这二期移民3万多,虚数得有4000来人哩。除了这虚数,咱再找6000人的地方就安置了,根本犯不着出市,出个啥市,叫老百姓都闹起来咋办?”“怎么会虚这么多?”邢步行问道,“虚这么多,我怎么不知道?你给谁汇报这事了?”“咋不知道,你不是说,一期移民咱市实打实报的,吃了大亏,人家移民县市都虚报人数,谁不多报谁吃亏,二期移民咱还能再吃亏?忘啦?”柳钱反驳道。本来这种事就不该在这种会上讲的,这是秘密,现在柳钱却倒了出来。
我听到这种疑问,心里好笑。说人家安置村的土地太差劲,都是坷垃;他就不知道这个移民村原来是啥情况,这个村百分之八十五的耕地是坡地、沟地,沟沟岔岔的,找不上一块成片的好地。不要说用水浇地,这村子就是人畜用水,还得跑到远离10多里的黄河边人担手提哩,纯是一个靠天吃饭的穷山村,叫他们到这地方,就高看一眼了,如果再敬得高了,别的移民村就叫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