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政绩政纪 > 第17章

第17章(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令狐安接完电话,回到自己办公室窗子前站了会,他感到累。上周,在省立医院,他只待了一夜,第二天早晨就赶回了湖东。就是这匆匆的一夜,就有不少干部打电话或发短信给他了,说令狐书记身体有恙,我们得去探视。消息灵通哪!灵通到了简直把你照得透亮的地步。官场无秘密,这样想来,五年来,令狐安不也是一直被人注视着、盯着、观察着吗?可怕!太可怕了!官场还有真正的自我吗?

“对钱卫中同志的安排,我基本没有意见。但对胡吉如和吉光同志的安排,请大家再斟酌斟酌。”王枫这话说得原则,既没有反对组织部的提议,也没有表示强烈的赞同。鲍书潮态度明朗,说:“在研究通告这个议题中,插入对人事安排的研究,我觉得是合适的。主要是因为这两者本身就有关联。我同意对上述四位同志的安排,胡吉如同志我比较熟悉,这人基层工作经验足,有魄力,特别是在去年的抗雪和今年的矿业整合中,显示了较强的政策水平与丰富的工作经验。由他来出任城关镇党委书记,是合适的。而且,老街拆迁即将开始,我们迫切需要胡吉如同志这样的干部来开展协调工作。我同意!”

“反思是为了前进!”叶远水打开杯盖,杯子里没水了,他示意秘书加了水,喝了一口,又道:“对于书潮同志刚才的汇报,我的总体印象是:可行,但现在不可行。我为什么这么说呢?还是基于一期工程的烂摊子考虑的。这个烂摊子不收尾,不处理好,二期的拆迁根本就行不通。首先,居民不答应!工作也根本做不下来。我想问问书潮同志,永和公司的投资意见中,是不是也包含着一期的扫尾部分,包括二百多户居民的回迁安置?”

王枫正说到最后一句:“可以考虑吧,可以考虑!”

“这个,我来看看。”鲍书潮打开文件,看了两三分钟,然后道:“没有。他们投资的区域不包括原来一期拆迁的区域,而是从一期界线以东。上次,我也和叶总谈到一期工程的扫尾。她提出:一期工程的土地有限,现在已经出售的三幢房子,其实就是一期工程所能获得的最大利润空间。剩下的,只能满足回迁房了。言下之意,就是一期工程的利润,已经被一天公司给拿走了。再在那里搞开发,只能是无利可图,甚至赔本。”

“是不急。急的是他们!”叶远水进了厕所,陆向平也进会议室了。

“这就对了,我也就想,永和公司不会做这亏本的买卖的。”叶远水说着这话,大脑里却浮现出在省城别墅的那一幕来。他不知道令狐安是怎么知道的,一定是叶天真告诉了他。对于叶天真,叶远水虽然说不上有多么特别的好印象,但没有反感。一个女人,想干一番事业也难,何况她来投资组建湖东矿业集团,也符合了叶远水的利益。包括老街开发,叶远水也不是针对叶天真或者令狐安的。他得考虑将来的结果,令狐安说不定哪天就离开湖东了,如果再丢下一个一期工程那样的烂摊子,谁来收拾?他叶远水来收拾吗?那岂不是……

“远水同志说得对,请黎民同志和组织部认真贯彻。看来大家基本上的意见是一致的,那么,就按照组织部的提议办理吧!”令狐安显然想尽快收兵,马上转向第二个议题:老街拆迁。

人的命运往往就是这样,不经意的一个电话,可能就改变了一切。官场上,有多少人能左右自己?叶远水站在走廊上将烟吸完了,也想通了。因此,这会儿,他慢慢道:“这次人事调整,共涉及四个同志。钱卫中的调整,我没有意见。吉光同志,到矿业局后,是不是还兼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这个要明确。至于胡吉如同志,我觉得虽然还不够成熟,但也可以吧?先锻炼锻炼,怎么样?总体上,我感到太匆忙了。以后请组织部门在这样重大的人事调整问题上,必须坚持组织原则。这是第一,也必须是最后!”

其实,令狐安非常明白:这第二个议题,才是今天要碰的硬钉子。老街拆迁一期工程的烂摊子,就摆在县委大院的后面,从会议室窗子往外一望,就能看到颓圮的断墙与从废墟上长出来的各种野草。老街拆迁是湖东县委县政府的一个痛点,也是令狐安心中的一个死结。令狐安急于搞新的拆迁,一半是因为工作,另一半也是因为他想还湖东居民一个心债。说实话,对老街拆迁,令狐安是没有任何所图的。他明确地告诉叶天真,他只是想切实地为湖东居民做点事。人在一个地方当官,也不是一辈子,总得留下点什么,让居民在你离开后能有个念头。老街第一期工程拆迁时,令狐安虽然也听到了一些居民的反对意见,但大部分居民还是拥护的。低矮的老房子,确实已经与当下正在飞速发展的时代不相适应了。那时,居民从情感上是赞成的,在行动上也是支持的。一期工程拆迁这一块并没有费多少劲,就顺利地拆下来了。可是,后来的一切,让居民们伤心了。虽然有三幢房子交付使用了,但那都不是给居民们的回迁房,而是先期作为商品房出售的。从第四幢开始,本来是要连续建四幢作为回迁安置房的,结果,谁想到袁飞出事了?现在,一个企业就是一个人的,人出事了,企业也就不存在了。袁飞出事后,虽然令狐安也尽了最大努力,可还是没法将这块巨大的烂摊子给拾起来。就在上周,拆迁户们还到政府闹过,叶远水给每户稍稍作了些补偿,暂时地安顿了下。前车之辙,后车之鉴啊!何况居民们会怎么想?

叶远水梗了梗脖子,“我……”刚才在厕所里,他接到了在外地工作的一位小学老同学的电话。这个电话让他十分意外,已经多少年没有联系了,不知道这老同学怎么找到了他。他当然有些兴奋,可是等老同学说出找他的原因时,他又犯难了。老同学竟然是胡吉如的说客。这至少说明胡吉如是清楚下午的常委会正在研究他的事情。老同学说:刚刚回到江南省。叶远水问回江南省了?是探亲还是出差?老同学说都不是,我调回来了,在省委办公厅。哪……叶远水疑惑了下,老同学说服从组织安排嘛,还是办公厅副主任。叶远水沉默了会,老同学说我正在开会,这事就拜托你了,下次一定回湖东谢你!

令狐安的担忧,很快就被印证了。常委们对这议题,表现了少有的沉默。他只好先点了鲍书潮,请鲍书潮将项目的前期进展情况及与城关镇这一块摸底的情况,全面地作了汇报。重点讲了老街拆迁的形势、永和公司的实力、老街居民的心态三个方面,听起来,这三个方面都下了不少工夫,资料也很翔实,所列举的数字也很贴切。最后,鲍书潮强调了三点:老街拆迁刻不容缓;投资方值得信任;居民工作难度很大。因此,“思想上必须高度统一,工作上必须高度协调,行动上必须高度果断”,从而确保这项民生工程能顺利实施。他建议县委县政府成立老街拆迁工作领导小组,由主要负责同志挂帅,抽调得力人员,专门开展此项工作。

“有水平?”陆向平念着,忽然也“哈哈”一笑,似乎明白了什么,轻声道:“先由着他吧!我们不急!”

话题一展开,常委们就活跃了。很快,就形成了两种意见:一种是不搞老街开发,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一种是可以搞,但必须连同一期工程的收尾一道。令狐安在中间出去接了回电话,是南明一直接打过来的。南明一问那些老干部多次上访的问题怎么解决了?令狐安回答说刚解决,就将常委会的意见一一地说了。南明一没有评论,只是要令狐安将处理意见报他一份,然后道:“湖东县委一定要高度重视此事,如果他们再过来上访,我就请你直接过来接访!”

“哈哈,是吧!”叶远水又掏出支烟,将刚才一直吸着的烟的过滤嘴切断,再将还有半寸长的正燃着的烟接到新的烟的前面,这样,烟就显得比平时长了。他吸了一口,说:“有水平哪,有水平!”

“不会了,请明一书记放心!”令狐安嘴上说着,心里一点底也没有。丰开顺和满东北他们是不会满足于县委这次的处理的。外面就有传言,说县委是在保护那些犯错误的干部,给他们一个台阶。他们退出来的钱,远远不及他们所得的十分之一,几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不仅仅丰开顺、满东北,还有叶远水,也不会轻易地就这么让这件事情过去的。叶远水不是一再留下了话头吗?要继续调查。这所谓的继续调查,就是一个信号:这事儿没完,而且更加激烈了。

手机响了,是《好汉歌》的旋律,这是叶远水的。叶远水不慌不忙地拿起手机,看了下,然后站起来,出了门。在门口,先点了支烟,才接了电话。他边走边讲,等电话讲完,人到了厕所边上,正碰见从里面出来的陆向平。陆向平朝叶远水一笑,道:“这不横空出世了吗?”

“那好!远水同志,你也……”令狐安问。

鲍书潮是县委常委,副县长,他说话一肩跨了两边,既能代表县委,又能代表政府。他的汇报,在会议之前,已经给令狐安看过了。令狐安又指示他加上了最后的一小段总结。其他常委听了,并没有立即做出反应。陆向平支着下巴,似乎在打盹;秦钟山是老街拆迁一期工程的指挥长,这一会儿,仿佛还沉浸在一期工程的阴影里;刘苍正翻着笔记本,大概在找什么记录。而黎民,还在翻着刚才研究人事的那些文件。王枫副书记两眼微睁着,正调节吐纳。令狐安看着,心想,要是方灵在就好了。以往很多次常委会上,出现这样必须有人站出来开头炮的局面,总是方灵站出来。即使她不表态,但她一说话,别人的意见也就出来了。大家不是没有意见,而是在考量用什么样的方式在什么时候说出来。既不冒风险,又不得罪人,还能够起到作用。这便是火候啊!官场上的火候,甚至比大厨们所掌握的火候还难掌握。古人说:治国如烹小鲜。多难哪!治县尚是如此艰难,况且治国乎?

叶远水正推开门,陆向平朝他望了下,又重复了句:“原则上同意!”

叶远水面色灿红,一个劲地喝茶。常委们知道,这是他要说话的前奏。果然,叶远水放下杯子,大声道:“这个议题很沉重!为什么沉重,大家都清楚。屋后的那一大片废墟就是明证。两百多户至今租住在外的居民们,就是明证。政府三天两头的上访户就是明证!沉重哪,异常沉重!现在讨论老街拆迁,就像是把这沉重的一页又重新翻起来。我觉得有必要,也很及时。民生问题一直是中央关注的大问题,民生问题不解决,我们作为共产党的政府,作为党员,还算有什么作为?想着两百多户的居民,我有时也感到羞惭哪!当初,一期工程开发时,我也是积极同意的。当然了,一期工程出现了那样的结果,也是预料之外的。我们不能将责任归于某个同志或者某个单位,整个班子都有责任,整个班子都要反思。就像我们研究矿业经济中违纪经营的有关问题一样,对那些干部,我们也是有责任的。”

陆向平根本不知道王枫刚才说了哪些,他张望了一下,似乎大家都说了。他刚才出去接电话连同上厕所,耽误了时间。王枫开始发表意见,这意味着后面只剩下叶远水了。但人事研究有要求,所有参加的常委必须都发表意见,即使只说两个字“同意”也得说。陆向平见大家都静了,知道是在等着自己,就道:“虽然这次人事调整有些勉强,但我觉得也还有一定的道理。我原则上同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