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博弈 > 第四章 管理者将自己当成上帝

第四章 管理者将自己当成上帝(第8 / 10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史睿枫算是暂时松下一口气,但他知道,海宁的危机远没有解除,他要做的事还很多。

<h3>4</h3>

史睿枫再次召集会议,这次他让海宁中层以上人员全部参加。他在会上一改过去给大家耐心做工作的态度,打出了自己扭转海宁局面的第一张牌。

史睿枫以检讨开头,他说的很坦诚,很直白,检讨做得更彻底。他说海宁所以有目前这个局面,一是董事会决策连连失误,以至于让海宁愈来愈被动,真心对不住大家。二是海宁这些年发展过程中,忽视了员工诉求,没充分尊重员工的愿望,没跟员工真心融在一起。史睿枫谈得极为诚恳,一点遮掩也没,既不为决策层护短,也不替迟兆天洗白,同时也谈到了他自己和范正乾在决策上给公司带来的种种失误,其中就有大船。谈到动情处,史睿枫嗓子嘶哑起来,他默了片刻,目光真诚地看住大家,眼里有湿润的光亮在闪。

他是动了真情,其实他早该动一次真情。管理为什么不奏效,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管理者居高临下,永远不能俯下身来,不能将自己的心贴住员工的心,不能将自己的情融于员工的情。两张皮,双方有隔膜,企业形成肠梗阻,而这一顽症的关键因素,就是管理者自大,总以为是自己解决了员工的吃饭问题,给员工提供了就业机会。但从没去想,没有员工,企业将不存在,管理者什么也不是。

官本位,管理者将自己当上帝。而这天,上帝低下了高贵的头颅,开始呼吸来自大地的气息了。上帝甚至流出了伤心的眼泪,承认高高在上的管理是一种失败。与会者终于被打动,更多的中层则认为,史睿枫在替人受过,大家开始理解他,并能站在他的角度思考问题了。

史睿枫却突然话头一转,谈起了离职。他说:“眼下公司是遇到一系列问题,不说之前的中国船城和大船失败,单就这起突发事件,对海宁冲击也不小。这个时候,如果我们硬说公司前景一片光明,我想大家是不信的。每个人在这个时候都会做出相应的判断,公司呢,也不瞒着大家,给大家充分思考与选择的余地。接下来凡是想离开海宁的,海宁绝不阻拦。海宁真诚希望大家有一个好去处,有一个更能发挥自己的平台。当然,海宁不是推卸责任,只要愿意留在海宁,海宁仍然张开双臂欢迎,并郑重做出承诺,在今后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确立企业目标时,更民主,更规范,要真正让企业有魂,这个魂,就是海宁精神,就是海宁每一个员工的理想与追求。”

史睿枫最烦冷笑,有意见你可以提,有牢骚你也可以发,但冷笑就是另一种意味。本来他还有挽留的意思,只要对方条件不是太苛刻,完全可以将他挽留下。但对方冷笑一出,史睿枫就知道怎么做了。“好吧。”他说了一声,伸出手,对方还没明白过他要什么,他大声说:“拿来我签字。”对方手一啰唆,辞职申请差点掉地下。

这个下午,史睿枫一连签了八封辞职信。签的过程也是再次自我反省的过程,企业拿什么留住人,员工又凭什么给企业效力?反省到后来,他明白过一个道理,企业必须解决好员工的长期利益与目标,要建立与员工目标相匹配的中长期规划。也就是说,企业的发展不能只以企业利益为准则,还要兼顾员工的追求,要将员工个人发展目标与企业目标有机结合起来。

而这些,海宁真是做得不到位。内陆企业追求的往往是老板的利益,在社会、政府、企业与员工之间,其他利益都能兼顾,独独对员工兼顾不了。这是硬伤,也是企业致命的短板,如果这一课补不了,员工永远不会跟企业同心。

随后史睿枫听到,有两位离职的没去别处,而是直接进了南洋。朱浩还说:“是南洋人事部经理开车来接的。”

“南洋?”史睿枫傻了眼,周船雨真的跟他玩这个?虽然之前有心理准备,事情真朝这个方向走时,史睿枫还是接受不了。周船雨?他一遍遍念叨着这个名字,上次见面的场景一幕幕浮现出来,周船雨那张脸,那双眼睛,不住地在他眼前晃。史睿枫觉得自己有点滑稽,也有点搞笑。史睿枫真心厌恶企同行间这种斗来斗去的恶意竞争,互相中伤,自相残杀,什么时候才是尽头?有那么一段时间,他将同样的希望寄托在周船雨身上,期望有一天,周船雨也能醒悟过来。可是现在……

“以人为本。”史睿枫本不想用这个词,他知道,这词已被用滥,用得没有任何价值,但他还是用了。他想,此时此刻,他所讲的以人为本是有新含义的,相信会有人听懂。

顺着这四个字,史睿枫又讲一通。这天他话有些多,但他必须讲,这是加盟海宁后他第一次在中层面前演讲。他痛陈了国内企业的诸多弊病,对海宁这些年所犯错误做了一次深层次的梳理,并就自己五年来对海宁及内陆企业的思考做了精彩陈述。他指出,企业是要以利益最大化为终极目标,但这个利益不仅是指钱,也不只是指企业家或管理层的利益,但凡进入这个企业的每一个人,利益都应得到尊重与兼顾。企业更不能成为政府的附庸,企业跟政府应保持优雅的距离,近,能形成合力,能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共同出力。远,能保持自身独立,不能成为政府的连座,更不能成为政府错误决策的买单者。讲到这,史睿枫提到了奉水中国船城,提到了镜湖那些半拉子工程、烂尾工程。

“那都是我们的血汗钱,所有的损失最终都得由我们再赚回来。政府一句错了可以交代,什么责任都不用担,但银行不会给你免去一分钱。”这是他首次在员工面前提及中国船城,之前中国船城跟许案一样,都是禁区,无人敢提及。史睿枫却打破了这个禁区,他说,一个企业不能正确审视自己所犯错误,不敢面对过去,就永远面对不了未来。对大船,史睿枫则发出另一种声音,他说大船的失败证明我们还没有掌握世界一流的技术,它再次提醒我们,企业不拥有自有技术,不搞技术研发,不苦练内功,一心只想着投机,最终是死路一条。

他赢得了掌声。史睿枫的坦诚还有关键时刻敢站出来承担责任的勇气及对未来企业的理想构建,在这个特殊时刻激发了海宁,他重新唤起了海宁中层内心活跃的东西,大家从他身上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海宁走出困境的可能。

公司形势很快有了改观。虽然还有人抱着消极观望态度,也有极个别人在发着议论,但几天前一边倒的趋势被遏制。大家像是疗了一次伤,开始恢复元气,各项工作很快正常起来。而且可喜的是,再也没有人向他提出辞职。

乐观的怎么总是他呢?史睿枫狠狠地摇摇头,将周船雨那看似清晰却依旧模糊的影子轰出了脑外。得采取果断措施,再也不能犹豫了。史睿枫跟自己说。你不是一直想改造海宁么,不是想把海宁从迟兆天那种模式彻底扭转过来么,现在机会来了,你还犹豫什么?

这个下午,史睿枫去了江边,他在江边独自走了两个多小时,江风习习,吹打着他的脸,也拂起他不少心事。有那么一刻,他想打电话给母亲,想把这边发生的一切跟母亲说说。但他又打消了这念头。暂时还不能让母亲知道这些,母亲会比他更急,急就会犯错误,就会给海宁带来更大的损失。还有那么一刻,他想打电话把周船雨约出来。不知哪来的自信,史睿枫居然想,只要打电话,周船雨一定会到江边来的。江边风景如画,他想跟她走一走。可以不谈企业,不谈两家的竞争,但他们可以谈谈过去,谈谈两人国外的经历及感受。史睿枫一直想跟别人谈这些。迟兆天对此不感兴趣,范正乾呢,谈了也是白谈,老范不会接受他那些想法或理论的。

周船雨会接受么?史睿枫忽然就怔住。半天,苦笑一声,还是免了吧,他们也许永远是对手。哦,对手。史睿枫冲滔滔江水吼了一句。

喊过,居然轻松了,真的轻松。没什么,天并没有塌下来,迟兆天不过是去了该去的地方,今天不去,早晚都得去。让他进去把事情交代清楚也好,如果他真干了违法犯罪的事,那他就是自己给自己掘墓。至于范正乾这边,他想他会问清楚的,也相信范正乾不会瞒他。所以现在不急着找范正乾,一是他有一种期望,期望范正乾能主动来找他,范正乾应该有这个胆略也有这个必要。二来呢,他也想再认真想想,范正乾真的会借助柴亚玲对迟兆天下黑手吗?史睿枫一直坚信不会,范正乾不是那种人。但有个谜团一直在他心里,到现在解不开。迟兆天许肖彬做的那些事,范正乾又怎么知道。柴亚玲跟范正乾,之前认识么,情急时刻,柴亚玲怎么会找到范正乾?

这都是谜,他得一步步去搞清,既不能信迟兆天单方面的,更不能以现在这心态去见范正乾。他需要调整。海宁每一个人,现在都需要调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