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这只鸟飞得太猛,已经是大鹏展翅了(第3 / 5页)
瑞克兴奋地说:“你还是原来的那个睿,一点没变。”两个曾经一起共事的人,在奉水河问题上,很快达成一致。谈到高原提出的战略性合资协议,瑞克说:“我这次来就是找投资点的,说简单点就是费城船业需要一条进入内陆的通道,需要更多的合作伙伴。我们愿意与有诚信的政府还有企业一道,把船业这块蛋糕做大、做强。奉水河是块宝地,只要政府有信心,有诚信,我这边没什么问题。”高原感动坏了,他以为过程要麻烦得多,哪料想人家这样痛快。
“行啊史总,风头让你一个人出尽了。”周船雨主动打招呼,她依旧落落大方,并不因海宁如此大张旗鼓而自惭形秽。
史睿枫说不可以:“我们不能再卖地了,得把精力转移到船城去。”
史睿枫跟周船雨在签约会上见了面,史睿枫知道,这都是高原的刻意安排,他无权也没理由拒绝周船雨。事实上他内心一直期待着她的出现。周船雨比上次见面时瘦了许多,憔悴分明写在脸上,一双眼睛黑黑的,虽是化了妆,但还是难掩眼中苦涩。
“真的要重新启动船城?”牛海生疑惑地问。船城启动一事,史睿枫之前跟谁也没提,签约那天,吃惊的不只是外界,包括牛海生他们,也都露出惊讶的目光。此刻史睿枫提起这话题,牛海生免不了要多问几句。
签约仪式几乎是奉水市政府全力操办,海宁只是当了陪客。史睿枫知道,凡事不能抢政府的风头,人家高原都客气成这样了,再不答应真就说不过去。就这,海宁还是赢得了大片掌声。尤其是史睿枫坚持将宁百川这边对几家小企业的兼并收购安排在同一现场签约,更是让海宁出尽了风头。不到半月时间,海宁形象几乎来了大翻个,各家媒体争相采访,多角度报道,着实让海宁火了一把。
“周总用不着挖苦,你我都是企业中人,企业每迈一步,有多艰难,想必周总感悟不比我少。”
但是怎么才能让周船雨领会他的意思呢?约她?史睿枫摇了摇头,他从高原那里已经得知,最近南洋日子很不好过,周船雨比他还要焦头烂额,这个时候约她出来谈船城,周船雨会骂他无聊。让高原做中间人?怕也行不通。眼下高原只顾着奉水河,根本不容许他们两家有别的动作,高原恨不得此刻就拉他们过去,轰轰烈烈地开发奉水河。但史睿枫偏又将宁百川撤了回来。奉水河收购已完成预期任务,达到了该达到的效果,接下来,他会让宁百川还有牛海生一道进入镜湖。这计划要是让高原知道,会骂他个半死。
“可这只鸟飞得也太猛,已经是大鹏展翅了。”
每个人追求的目标不同,看待问题的角度就不同,解决问题的办法更不同。高原虽然是为船业着想,但本质上讲,还是为了政绩。一个官员不能没有政绩,犹如一家企业不能没有效益。史睿枫并不怪高原,而且高原叫喊奉水河,同样是在帮他。只要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在发展上,迟兆天带来的一系列后果才会慢慢消失掉。
“我是笨鸟先飞,没老本可吃。”
史睿枫没正面回答,笑着反问一句:“牛总觉得呢?”
接下来便是签约。史睿枫主张签约仪式搞得简单一点,高原不同意,力主要隆重。他说这不是形式,他也反对表面主义和形式主义。但奉水眼下死寂一片,需要来一场有震动性的签约仪式。“就当借你的力为奉水吆喝几声吧,怎么样,这点面子还给吧?”高原扮出一副讨好的样子。史睿枫哭笑不得。跟高原认识这么久,真正了解他,还是这次。
“太冒险了吧,船城本来就是败笔,我们应该设法逃出来,而不是再往里瞎塞钱。”牛海生就这性格,跟范正乾一样,说话很直接,从不知拐个弯儿。
后来两天,几乎就是高原唱主角,史睿枫倒成了其次。双方经过几轮磋商,初步达成意见。对奉水河的开发与利用,由双方共同论证,费城可以提供技术与资金,奉水方面务必要拿出一个极富战略性且有吸引力的开发方案。鉴于时间仓促,双方这方面并未深谈,只是粗略谈了一个合作框架。约定了双方的工作计划与时间进度,还有前期各自要承担的要务。
“怎么逃?”史睿枫依旧微笑着,但目光,显然多了层意味。
史睿枫决计边行动边观察,他对周船雨还是抱有信心的,如果周船雨真想让南洋解套,不会无动于衷。反之,那他只能破釜沉舟,孤注一掷了。
“哪敢捧场,我是来学习的。史总连续发力,让人眼花缭乱。”
他现在没有退路。
“哪有,周总过奖了,谢谢周总来捧场。”史睿枫也以礼相待。
牛海生这边再次传来好消息,除恒远外,江北另外两家大地产公司也参与了进来。牛海生说,大华还有龙江两家企业的老总最近频频找他,想从海宁手里拿到另外两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