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下)(第1 / 3页)
白清新立即将网站链接通过微信发给了英杰、李树威和蒋来。英杰和李树威都没有回复,蒋来回了两个字:收到。然后就什么都没有说,白清新明白,媒体一旦曝光,神仙都救不了。
很快,调查和处理结果出来了,张运强被撤职,执法队被通报批评,由宣传部牵头协调电视台对后续处理情况进行了跟踪报道,同时,关于街道落实公车改革情况进行了正面宣传。
但这些都于事无补,在官场,你做好了一千件事,只要做错一次,就会粉身碎骨,没有人会同情你,会帮你,只会远离你。那些口口声声说讲感情、重感情的,都是谎言。
白清新觉得,这事李树威不能善罢甘休。
英杰及时打断他,说道:“林部长吃喝口味较重,喝好酒,吃好菜,这违反了八项规定,要批评。”实际上,林晓亮喜欢年轻小伙子的传闻甚嚣尘上,大家都心知肚明,只是在这种场合说出来就完全变了味道,林晓亮和李树威都有可能会打起来。
本来,计划会议从早上九点开到下午五点,但因为突发状况,一直开到晚上七点半,大家都饿着肚子,有的还挨着尖锐的批评,林晓亮被批评得最多,他只有招架之功毫无还手之力。
最后,英杰做了总结讲话,她没有看稿子,娓娓道来:“今天这个会,开得很好,是真正意义上的扯袖子、红红脸、出出汗,气氛热烈,效果非常好,我觉得开得很成功,很到位。各位,想一想,我们是不是很多年都没有这样被人当面批评,甚至指着鼻子骂?是不是也没有人这么直接地指出你的问题?这是什么,这才是民主生活会。我们党,当年创立这个制度,为的是什么,不是为了走过场,不是为了给外界作秀,而是要真枪实弹地批评,我们的先烈们就是这么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结果怎么样?开完会,大家依然都是好同志,依然是一个团结奋进的集体,所以,我希望,会后大家根据提的意见,认真反思,积极整改,抓好工作贯彻落实。散会!”
英杰讲得很中肯,很有人情味,也很有高度,蒋来先鼓掌,然后众人都鼓掌了。
这次民主生活会非但没有打击到英杰,反而让大家看到了她控制大局能力很强,反应很快,而且顾大局,善于团结班子。
众人都把头转向了英杰。英杰脸色很难堪,这个应该是她预料之外,她眼睛越过对面领导的肩膀,一直看着外面。白清新很为她担心。
英杰咬了下嘴唇,脸上带着隐秘的冷笑,打开话筒,说道:“东旭同志的批评很直接,很到位,很有效果,确实让我出了一身汗,脸都红到了脖子根。东旭提的意见我都接受,我表个态吧,下来我会改正,民主集中制会贯彻好,落实好,至于说屁股朝下、脑袋朝上的问题,我承认,我刚来余南不久,还不够了解情况,跟各位沟通交流不够,这些都可以补上,我觉得如何做到脑袋朝下、深入群众,我有一条经验啊,给大家分享一下,就是下社区走访、调研,不要带那么多人,两三个人就够了,这样你才能看到真实情况,才能解决像张大爷提的那种问题,比如小区污水横流,居民没地方买菜导致路面乱摆卖泛滥,这些问题我来之前都存在了几个月甚至好几年了,都说是老大难问题,怎么解决不了呢?我亲自去抓,很快就解决了,这才是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精髓,而不是坐在办公室里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批判这个不对,那个不懂。”
英杰居然反客为主,话里带刺,把矛头指向了黄东旭等领导,白清新暗暗为她鼓掌。
英杰最后说:“那么,既然东旭同志起了个好头,我们就按照这个尺度和标准,大家说开,说透,不要客气,不要顾忌,只要是工作,都可以提意见。”这句话是在向宋卫国、石献瑞等人下命令,可以开战了。
接下来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就形成了两个阵营,孔德成、宋卫国、石献瑞、李树威站在英杰这边,林晓亮、段适夷站在黄东旭这边,张启明、赵岩秋、廖艳红等人中立,只有他们三个人按照事先准备好、通过气的批评意见进行发言。
其实,英杰压力很大,会后她第一时间跟区委书记和区长将情况进行了报告,说明了情况,承认了自己的疏忽和过错。而区里并没有把这事看得多么严重,反而意见更多是给予肯定和表扬,因为今年的民主生活会怎么开、开成怎么一个尺度,大家都没有把握,反倒是余南这个最大的街道开了先例,市里听说后都表示赞同、支持。于是,余南街道的民主生活会很快就被区委定为模板,要求其他街道参考执行。
当然,白清新知道,英杰和黄东旭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深了。
果然,在方舟市宣布公车改革正式实施的第三天,黄东旭首先采取了报复行动。
自从做了秘书后,白清新晚上一旦有时间,就会上网把当天方舟电视台《都市频道》的负面报道找出来看,终于,她找到了一段报道,题目是《某街道执法队中队长顶风违纪公车私用很繁忙》,内容如下:根据该电视台记者的蹲点跟踪拍摄,记录了某街道执法队一名张姓中队长一天的公车私用情况:他早上用公车把小孩送到学校读书,然后去银行办事,十点半才赶到单位,中午十一点半,他又开着那台公车带着几个同事,赶到五公里外的一家饭店吃饭。下午四点钟半张中队长驱车离开执法队,五点将孩子送回家,回家后他又开着车带老婆出门了,来到30多公里外的海边某海鲜餐厅,跟朋友吃烧烤、喝酒,记者没有继续等下去,跟拍到此为止。
那个中队长正是余南街道办执法队的张运强。
会上,林晓亮倒了一肚子苦水,说:“英书记你搞的这个正风肃纪运动,根本没有必要,劳民伤财,属于一阵风的运动,过后,不还是一样?结果弄得大家人心惶惶,无心工作,有几个站长都跟我反映说不想干了。”
这话让纪委书记陈建国听着很不舒服,对林晓亮说:“第一,这个不是一阵风,以后会月月搞,天天搞,目的就是要大家转变工作作风,做到廉洁从政,坚决不能再出现洪天伟这样的事情;第二,身子正不怕影子斜,给一点压力就不想干的,要他们干什么!”
纪委书记陈建国心里也有怨言,做了四年纪委书记,每一次搞廉政建设,想把群众反映强烈、投诉较多的、经查确有问题的干部给揪出来,却都被黄东旭和林晓亮等人否决,自己很没有面子,大家都说,这个纪委书记只会吹牛皮,是个窝囊废,查案都得看组织部的脸色。宋卫国对林晓亮也有很多意见,说:“你组织部一手遮天,自私自利,从来不考虑街道大局,把组织部当成自己的组织部,而不是大家的组织部,比如,你把街道优质公务员全部调到你们部门,组织部只有四个公务员编制,却塞进去了八个公务员,全是年轻能干的男同志,结果我们经济发展与市场监管办,八个公务员编,只有一两个公务员,而且阴盛阳衰。”
就这样,两派阵营针锋相对,你来我往,说的基本上都是心里话,但都还知道控制火候,没有造成激烈争吵。
英杰对其他领导的批评全部是照本宣科,包括对黄东旭的批评,这令大家有点意外,后面的领导们之间的批评很火爆、很露骨,但英杰似乎置身事外,又似乎控制着场面,以至于不会太过分,失去控制,比如,当李树威批评林晓亮说“你生活作风腐化,口味越来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