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第1 / 2页)
宋玉华和曹秋实是多年的老相识,他们是高中时代的校友。据宋玉华讲,青少年时代的曹秋实英俊挺拔,学业优异,既是学校乐队的队长,又是篮球队队长。后来,以全市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清华大学。到了清华大学,也是莘莘学子中的佼佼者,全面发展,非常优秀。
曹秋实当然是优秀的,从小到大,都是优秀的。如果不是因为文化大革命,他不仅会是一个优秀的人,也会是一个幸福的人。可是,那场浩劫,毁了他的青春,也毁了他的幸福;那场浩劫,一度把他置入了谷底。
曹秋实的祖父和外公都是旧上海的资本家,文革时,两家都是家破人亡,曹秋实也难免不受牵连。大学毕业后,就被分配到东平省凌铁市的一家铸造厂进行劳动改造。那个年月,二十五六岁的小伙子还没有对象,就是大龄青年了。曹秋实的师傅王占奎很替曹秋实着急,一连给曹秋实介绍了三个对象,可是,姑娘们都嫌他政治成分不好,见都不见。第四个姑娘终于同意见面了,这个姑娘就是曹秋实的前妻——满秀琴。
满秀琴脸色黑红,人高马大,看上去比曹秋实还要强壮。只有初中文化的满秀琴非常喜欢读书人,她之所以答应和曹秋实见面,就是因为看上了曹秋实名牌大学毕业生的身份。而王占奎把满秀琴介绍给曹秋实,也是由衷地为曹秋实着想——满秀琴根红苗正,祖祖辈辈都是贫农,曹秋实真要是跟满秀琴结婚了,可以弥补一下他的不良成分。
曹秋实的母亲病逝后,柳依萍主动和专案组取得了联系,叮嘱专案组的同志不要把老母亲去世的消息告诉曹秋实,也不要把她怀孕的消息告诉曹秋实。
这之后没几天,曹秋实就被检查出了肝癌。专案组的同志们为此一筹莫展,该不该把这个坏消息告诉给柳依萍呢……她是一个孕妇啊,她正处于一个女人一生中最需要被人呵护被人照顾的时段,该怎样把这个不幸的消息告诉她,她又是否会承受得了这样的噩耗呢……
为了这件事,陈之行驱车赶回宏远,与东平省纪委书记张可达和宏远市纪委书记宋玉华坐在一起,反复商量,反复考虑……可是,几个人还是不知应该怎么办才好。
后来,陈之行问宋玉华:“宋书记,您是女人,应该比我和可达书记更能了解柳依萍的所思所想,您的意见如何?”
陈之行的提问得到了张可达的赞同,张可达说:“对,之行问得好,玉华啊,你说说吧!”
宋玉华抿着嘴唇,皱着眉,思考了好久,再说话,竟是泪眼婆娑。
宋玉华说:“我有一个大胆的建议,不知二位会不会采纳。”
张可达说:“你说吧。”
宋玉华说:“如果不把这个消息告诉柳依萍,一旦曹秋实日后离世,柳依萍会更加接受不了,而且也会怪罪我们不近人情;如果只是把这个消息告诉柳依萍,却不让他们夫妻见面,对他们来说,也是太残忍……我的意思是,既然曹秋实来日无多,不如让柳依萍在他身边照顾他,这既有利于我们工作的开展,也比较人道。要不,他们夫妻会终生遗憾的……”
宋玉华说完,就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