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形势突变 第4节(第4 / 4页)
孙涛书记笑道:“眼下村民们忙,还是不打扰他们了,这儿离五佛近,就到五佛吃吧。”
八老汉这边的纷争还没平息,一道梁子那边又出事了。胡二魁和“七十二”带着沙湾村的人,虎视眈眈候在那里,就等冯桥一行从二道梁子翻过来。
这夜,冯桥书记没回流管处。他视察完东坝乡,又到南湖边的棉田里看了看,跟种棉的老农照了张合影,然后问孙涛书记:“晚饭在哪儿吃,要不就在村里吃吧,我也好久没吃沙乡的饭了。”
消息是司机们送来的,沙湾村的男女老少,蜂拥而来,拿着绳索,将十几辆小车拴在了一起。
林雅雯回到流管处,会议已经结束,她问祁茂林,有啥结果?祁茂林恶狠狠说:“啥结果,我妹跑我家闹去了!”林雅雯想,一定是小侯子被带走的消息传到家里了,一时,也不知怎么安慰祁茂林。祁茂林丢下她,连夜坐车往县城赶。车子离开流管处没十分钟,又打电话让林雅雯找一下郑奉时,把县上欠流管处的账查清。
除了郑奉时免职这一条,其他的,全发生了变化。
何况,八老汉又重新提起了“12·1”,提起了南湖血斗,这些,对冯桥来说,可都是伤疤啊。
第二天中午,祁茂林还没从县城回来,林雅雯正在胡杨乡跟王树林安排布置下一步工作,冯桥同志还有三个乡镇没视察完。他这次下来,是想把自己曾经蹲过的这片土地走个遍,其中,胡杨乡沙湾村放在了最后。林雅雯还是不放心胡二魁这个人,怕他在最后一天做出什么惊人之举。林雅雯叮嘱王树林,一定要做好胡二魁的工作,必要的时候,让他向乡党委写一封书面保证。工作刚安排完,电话响了,孙主任让她火速回流管处。林雅雯回到流管处,就听昨天定的五条有四条又被推翻了。
“口口声声让我们做出牺牲,我们牺牲的还少?为这个流管处,我们让了多少步,地让了,树让了,井让了,我们的死活呢,谁管?”
风波是第二天中午平息的。前一天的会议做出了五项决定:第一,免去郑奉时流管处处长职务,由乔仁山同志全面主持流管处工作;第二,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胡杨河流域管理处体制改革、推进胡杨河流域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决定,全面启动管理处改革方案;第三,流域内五家中小企业月底以前全部移交沙湖县政府;第四,撤销陈根发预制厂厂长职务,对其所犯严重错误,交由沙湖县纪委处理,刘副厂长同时被削职;第五,小侯子等人交由沙湖县公安部门处理,同时要求流管处以此为戒,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场面再次陷入混乱。
林雅雯赶到沙湾村时,“七十二”已圈好羊,背着双手,找宋二蛤蟆编谎去了。村支书胡二魁刚从地里回来,一听林雅雯说村民们上访,立刻红着脖子说:“谁造的谣,村里风平浪静的,鸡都不敢叫一声,骆驼的嘴都让我给捂上了,哪个敢上访?”事情查清,林雅雯在电话里向孙涛书记做了汇报。孙涛书记说:“风平浪静就好,你留点心,这个时候,千万别再添乱。”
到了这时,林雅雯才知道,王树林为啥不见人影?他压根就没到八道沙来。接完林雅雯电话,王树林正要出门时,乡秘书就跑来说,沙湾人要行动了,他们想把所有的车辆扣下。
沙湾村村民酝酿上访纯粹是一场恶作剧。流管处紧急召开会议时,“七十二”赶着一群羊从那儿经过,看见一院子的人,好不热闹,进村后就说,走啊,我们也凑热闹去。没想,就这么一句话,立马惊动了留守在村里的警察,三个警察一阵慌,生怕村民们真要闹事,就将电话打了上去,结果,事情就传到了孙涛书记耳朵里。
冯桥的声音弱下去,在八老汉连珠炮一样的质问面前,他终于缄默了。曾庆安刚插了句话,就被陈家声一句顶了回去:“没你说话的份,你心里打什么算盘,当我们不知?”
他真的不知道?
其他人见状,全都闭起了嘴巴,到了这份上,孙涛书记也不好说什么了。这些日子,为了调研组顺利把工作开展下去,孙涛书记做出的让步,已经够多。他婉言提醒过冯桥,林地归属权,在沙乡是个敏感话题,能不碰,尽量不碰。冯桥胸有成竹地说:“林地有森林法管着,只要依法办事,就不会有问题。”这阵儿,他的法不灵了,八老汉提出一个过激的要求,要把沙乡人的林地要回来,一棵树也不让上面拿走!
于是,一行人便驱车去了五佛县城。后来林雅雯才听说,陈根发带人围攻流管处的事,谁也没敢向冯桥汇报,孙涛书记把事情挡在了他这里。当时冯桥并不知道流管处大院发生了如此严重的事。
“我们栽的树,得留给我们的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