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茫茫的北湖 第3节(第3 / 3页)
看完现场,林雅雯将他们请到乡政府,简单寒暄后,林雅雯切入正题。她跟二号区买地最多的田发良说:“县上有个想法,想对北湖进行一次大改造。你们几位能不能带个头,以股份制的形式,把大家手里的土地集中起来,别再各自为政,弄得谁也形不成气候。”
去北湖之前,林雅雯在跟强光景交代这一任务时,怀着无比神圣的心情说:“这是一项百年大业,我们一定要本着对子孙后代负责的精神,尽自己所能,把这项光彩事业做好,做大。”到北湖那一天,强光景已带着资料去省城找媒体了。她相信,有了全社会的互动,北湖的绿色屏障一定能建设起来!
平地的一共五位老板,当初二号区买地的有十多人,纠纷发生后,县上给其余几位退了钱,这五位本来也要退,但他们打了井,地也平整了一半,要想解除合同,就得赔偿他们的损失,县上真是拿不出钱。经过协商,他们愿意按县上的规划和要求重新平地。林雅雯当时的想法是,先鼓励他们把地平好,至于将来怎么开发,等大方案出来后再定。实在不行,就咬着牙付钱,从他们手里再把平整好的地买回来。现在大方案已在她脑子里,林雅雯需要跟他们进一步沟通。
大方向她已确定,现在就是一个骨头接一个骨头往下啃。一、三号区的难题,交给年轻的杨树槐去啃。二号区的难题,交给田发良。其他几个区,林雅雯还不想动。只要这三个区行动起来,另外三个,问题自然会迎刃而解。
望草湖一共分了六个区,相比之下,二号区的矛盾简单,纠纷也少。林雅雯跟毛岩松在几个老板的陪同下,四处看了看,跟上次来时相比,二号区的情况令人高兴。地是按县上的要求统一平整的,湖里零零星星的树,也完好地保护了下来。唯一的遗憾,就是草没了,让推土机给翻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地已经卖给了人家,不平整等于是荒地,一平整,就得付出代价。
说完,林雅雯拿出方案,递到田发良手中。田发良捧着方案,忽然就意识到,今天林雅雯找他们,真实用意,是想把已经卖出的土地收回!
“政策你放心,一旦方案确定,我代表政府跟你签字,五十年不变,怎么样?”
“这么着吧,田老板,你们几个好好合计合计,北湖肯定要整治,而且这一次县上决心很大,不管遇到什么阻力,县上都不会动摇。大方向已在方案里了,围绕这个方案,你们拿出自己的意见,合理,县上就采纳,不合理,就依法解除合同,该赔多少,县上赔给你们。一个原则,土地是农民集体所有,掠夺和盘剥农民,他们不答应,县上也不能答应。县上犯的错误,县上纠正,哪怕代价再大,也不能一错再错。”
“都说五十年不变,有时你们早上说的事,下午就变。”杨树槐看着憨,说出的话却一点不憨。林雅雯让他的话说得没了词。是啊,哪项政策出台前,都是做了保证的,结果呢?农民们真是让政策变怕了,变得对政府越来越不敢有信心。林雅雯没在这事上跟杨树槐多说,杨树槐能当着她的面提出这问题,说明他还是一个有思想的年轻人。
“林县长这样说,我田某就不好意思了。”田发良也是性情中人,当初县上一窝蜂吵着卖地,他也提过不少意见,可惜没人理会。北湖折腾成这样,他心里也很愤怒,两次政协会上,他都递交了关于保护生态、合理开发北湖的提案。林雅雯从政协要来了他的提案,认真研究一番,确信在如何有效保护北湖土地资源,防止恶意哄抬地价方面,田发良跟她观点相同。今天把焦点对准田发良,也是想让他在下一步的整治中起个好头,充分发挥他优秀企业家和政协委员的作用,为县政府排忧解难。
当然,另外三个区的背后,还隐着别的矛盾。林雅雯想,必要的时候,她就去找朱天成,看他怎么说!
林雅雯开始跟杨树槐交底,她想把自己心中描绘的那个蓝图完整地呈现在这位年轻的村支书面前。
“不难我找你田老板做什么,你田老板是县上有威望的企业家,又是政协委员,该给政府帮忙的时候,还得帮忙是不?”
一号区和三号区连着,靠近湖湾村,当初划区,是由近到远划的,离村子近的两个区,划给了湖湾村,远的,划给了乡上和县上。林雅雯想,先想办法把一、三两个区统一到一起,平整后集中种树苗,树苗她已跟林业厅联系好,由林业厅无偿提供。种植技术,由县上聘请专家,进村指导。这是一项远期工程,不能指望一两年就见效益。林雅雯的想法是,县上设立一项基金,专门用来扶持种树的农民。除一、三两个区外,还可以向农民提供优质树苗,让农民在自己的庄稼地里种。但凡退耕种树的,由县上按当年最高亩产,对农民进行补偿,种树所得,归农民自己所有。三年后,树苗成材,由县上统一收回,每棵树的价格按市场价定,收益归农民所有。但必须保证,要把树继续种在沙漠里。这项政策要是真能到位,农民的积极性就会调动起来,那么,不用县上再发动,周边农民也会行动起来。这样就会形成以湖湾村为中心,苏武乡及周边乡村互动的一个大的防护林体系。
田发良笑笑:“难啊,林县长,情况你也清楚,这地,真不是说集中就能集中起来的。”
落实这一方案,关键因素有两个:一是水土保持技术,不能因为种树加大对地下水的开采,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用水量,方案她已交给孙悦他们去做了;另一项就是资金。资金难度确实不小,林雅雯想分三步走:第一步,县上先挤出二百万,专款专用,用来做前期投资;第二步,就是向市里、省里争取扶持性资金,重点解决农民退地补偿;第三步,林雅雯想通过新闻媒体,向全社会争取支持。胡杨河流域的生存与消亡,牵动的绝不只是流域内百姓的心,但凡有点社会责任感的,都在关注这一流域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