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1 大佬之间的见面,都是有讲究的(第1 / 4页)
杜林祥点头说:“所以啊,我们必须对大众股份的股权分布进行全面了解。这方面,战略发展部的同事还有许多功课要做。”
杜林祥今天心情不错。不仅因为众人的发言条分缕析,思路清楚,更缘于今天会上的每一句话,他都听懂了。以前来战略发展部开会,那些专业的资本市场名词,经常让他听得云里雾里的。杜林祥曾找庄智奇谈过:“咱们两方面都要努力啊。我这边要加强学习,尽量补课;你那边的人也要学习,学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资本市场的事讲明白。”
从今天会议情况来看,杜林祥的专业知识突飞猛进,庄智奇手下这帮秀才,经过强化培训也掌握了深入浅出的本领。
头脑风暴持续了整整一个下午,关于买壳的许多具体细节,都在这次会议中敲定。杜林祥最后伸了伸懒腰:“谷伟民不好对付啊,我们必须考虑到各种细节,做好万全的准备。还是那句话,朋友来了有好酒,真是个豺狼,咱们手里也要端着火药枪。”
会议结束后,杜林祥特意拍了拍祝天瑞的肩膀:“小伙子,表现不错,努力干!对于那些真有本事的人,纬通是能够给他提供一个平台的。”能得到董事长的垂青,祝天瑞自是喜不自禁,众人也投来艳羡的目光。
杜林祥当然不会退出这场竞争。
从得知万顺龙也在图谋买壳上市的那一刻起,杜林祥就打定主意,一定要在这一局中胜出。如今面对万顺龙时,杜林祥表现得越来越谦恭。但在内心深处,对万顺龙的恨意却与日俱增。杜林祥念念不忘的,就是如何击败万顺龙。这已经超越了普通的商业竞争,而是带有复仇的性质。
在出席完万顺龙酒宴的第二天,杜林祥就召集公司战略发展部的全体人员,进行了一场关于上市的专题会议。
在公司内部,杜林祥脸上不会再有面对吕有顺、万顺龙时憨厚的笑容。他一脸威严,凛然不可侵犯。扫视全场一圈后,杜林祥言简意赅地说:“今天上午,庄总已经把香港之行与谷伟民会谈的情况向我汇报了。现在关于买壳上市的事,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下一步怎么做,你们谈谈各自的想法。”
慑于杜总的威仪,全场鸦雀无声。庄智奇摸出一支烟,亲自点将:“天瑞,你先说说,平时我看你不是挺有想法的嘛。”
诚如杜林祥所说,谷伟民是一头狡猾的资本饿狼,其对于商业谈判节奏的把握,堪称一等一的高手。自打庄智奇回河州后,谷伟民就没再同纬通方面联系过,摆出了一副优哉游哉、爱买不买的模样。与此同时,大众股份即将展开资本重组的消息却在股市不胫而走,上海的财经媒体甚至刊发了消息,称有意出资重组的,是一家来自内地的房地产企业。受此利好影响,大众股份连续两天涨停。
杜林祥自然关注大众股份的一举一动。他找来庄智奇,把报纸往桌上一扔:“这个谷伟民,一副姜太公钓鱼的样子,背后小动作却很多呀。”
庄智奇笑了笑:“我认真分析了大众股份的行情,前两天连续涨停,都是在午后接近收盘的半小时内,股价急剧飙升,庄家操盘的痕迹很重呀!我几乎可以断定,这是谷伟民有意为之。”
杜林祥说:“谷伟民就是想造成这种效果,让我和万顺龙都着急。”他接着问:“谷伟民还是没和我们联系过?”
祝天瑞如今很得庄智奇的赏识,他清了清嗓子说:“既然公司已经确定了买壳上市的战略,也选定了壳公司,下一步自然就是进入实际操作环节。根据行业惯例,为顺利实施买壳上市,收购人应聘请有资格的中介机构,如财务顾问、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和资产评估事务所。”
杜林祥点点头:“这一点,庄总也跟我提到了。与相关中介机构的接触早已展开,下周我就要去上海,和他们签订正式合同。”
祝天瑞又说:“收购开始前,还应当先确定合适的控股比例。确定控股比例的原则是:在保证控制的前提下尽量少持股。因为,既然花钱买了壳,就得实际控制上市公司,不能大权旁落;同时又要量力而行,不能为了买壳把自身实力耗尽,收购比例越高,收购成本就越高。在确定收购比例之前,应当分析壳公司的股权结构,尽量选择一个可以达到控股目的的最低比例。”
庄智奇对祝天瑞投以赞许的目光。他补充说:“打个比方吧,所有股份平均分散在十个人手里,每人持股10%,我们只要从其中三个人手里买进股份,持股30%,就是大股东,能够相对控股。可要是有人手里持40%的股份,哪怕咱们手里有35%的股份,也依然是小股东。”
“选择最佳持股比例,前提是做到知己知彼。”庄智奇继续说道,“有些上市公司,其股权很分散,但是关联关系十分复杂。买壳上市后,这些散落的股东可能联合起来对抗你,注册成立一个新公司,作为投资人进行控股,这样你就很难控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