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掌舵(全二卷) > 第二卷 4 资本市场愿意为美好的故事埋单

第二卷 4 资本市场愿意为美好的故事埋单(第1 / 7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接下来又谈到寺庙的商业活动。一名安徽的和尚说:“印度的佛教以乞食为主,而且印度人都习惯供养出家人,不光是佛教的出家人,其他宗教的出家人他们也供养。但是中国人并不习惯供养出家人,因为大家会觉得你们佛教出家人是不劳而食。在这种情况下,寺庙进行一些商业活动,只要不被一些商业利益集团绑架,我认为无可厚非。”

这名和尚还引经据典道:“其实中国早就有寺院的经济建设。敦煌文献的发现,让大家直观地看到了当时寺院经济的真实情况。20世纪50年代,法国学者谢和耐还出版了一本书,专门研究中国社会的佛教经济。”

一名来自福建的和尚这时插话:“寺庙经营实业并不奇怪。虚云老和尚在福州鼓山涌泉寺革旧立新的时候,允许把山林承包给僧人打理。在他亲自与涌泉寺常住僧人共同议定的《鼓山涌泉寺重订安单规则》中规定:‘议本山森林,亟待培植。加以时世迁变,崇尚实业,若有劳资并出,发心承办者,见利后得与常住平分所得。’新中国成立后,僧尼为了自养,寺庙开办了很多厂,如僧服厂、被服厂、毛巾厂、袜子厂,等等。”

这些观点,杜林祥以前从未听过,他颇有些兴趣。

海空报上了几位高僧大德的名号,杜林祥却没听说过。“对了,”海空最后说,“咱们的那位老朋友,赖敬东赖居士届时也会莅临。”

杜林祥认识海空,正是赖敬东引见的。一听说赖敬东要来河州,杜林祥显得很兴奋,他十分渴望这位中国证券市场的大佬,能再次为他指点迷津。与海空通话结束后,杜林祥立刻拨通赖敬东的手机:“赖总,我听海空法师说你要来河州,怎么不给我说一声?”

赖敬东呵呵笑起来:“杜总是大忙人,实在不敢叨扰。”

“赖总太客气了。”杜林祥说,“你何时到河州?我来机场接你。”

赖敬东推辞道:“我们是一大帮人,大佛寺安排了大巴车来机场迎接,就不麻烦杜总了。”

庄智奇飞去香港了。他在香港联系了几家有名的投行,希望能为困境中的纬通借回“东风”。杜林祥只让儿子杜庭宇跟着庄智奇一道去香港,自己留在了河州。

身在河州的杜林祥,一天中午接到一个陌生电话。手机号码他并不熟悉,只看见尾数是四个八。接通电话,对方的声音似曾相识:“杜施主,你好!”

杜林祥这下反应过来了,这不是大佛寺的住持海空法师吗?杜林祥说:“法师,你好。好久没联系了。”

海空也向杜林祥问好,接着又说:“当初我为你们公司修建的几栋别墅开光,这几栋别墅,如今卖出去了吧?”

“都已经销售出去了。”杜林祥还记得这事,海空法师为别墅开光后,坚持分文不取,事隔一段时间,却为了修缮寺庙的事来找自己捐款。

这种情形,杜林祥实在不好喧宾夺主,他转而说:“那行吧,就依赖总的。不过你到了河州,我一定要尽地主之谊。”

论坛下周二如期举行。看在赖敬东的面子上,杜林祥也来到会场。尽管纬通的境况并不太好,不过在海空法师眼里,杜林祥依旧是难得一遇的金主,他对杜林祥自然是殷勤备至。

杜林祥被海空安排在第一排就座。他不好推辞,心里却暗暗叫苦。自己只是来陪赖敬东的,这些高僧大德满口佛经,哪里听得懂?溜到后面,还能玩玩手机,这到了第一排,非得强打起精神正襟危坐。

论坛开始了,杜林祥也装模作样地竖起耳朵。不过刚听了一会儿,他却有了惊喜的感觉。论坛上讲的东西,他完全能听懂!

一位来自东北的和尚,一开始就呼吁在座人士利用各自的影响力向有关部门建言献策,解决僧侣的社保问题。见自己的发言引发众人共鸣,这名和尚继续说:“常有人跟我反映,有些年纪大的出家人,一辈子都勤于苦修,没什么名气,没什么社会影响,也没什么徒弟,晚景都有点凄凉。甚至有的寺庙明确规定只要四十岁以下的,听着叫人有种被抛弃的感觉。我们期待能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现在已经有几个经济发达的寺院在试点进行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佛教被纳入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之中应该是可以期待的。出家人如果连基本保障都没有,真是说不过去。”

“那就好!”海空说,“像杜施主这样有善心的人,生意一定会越做越大。”

客套了好一阵,海空终于言归正传:“下周大佛寺要举办一场论坛,到时来的嘉宾很多。纬通大厦里的酒店,如今是河州最高级的,我们想让一部分嘉宾来酒店下榻。我的几个徒弟和酒店的人联系过,房间也都安排好了。就是这价格上,不知杜施主能否优惠一下?”

杜林祥终于明白,敢情人家是来套交情打折的。杜林祥倒也爽快:“法师开了口,还有什么话说。我直接让他们按最低折扣收费。”

“谢谢了。”海空说。

杜林祥随口问道:“这次论坛,都有哪些嘉宾?”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